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帛画的内容是墓主生前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体现,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帛画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作方法和形式特点,是中国绘画史上不容忽视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2.
学界一般认为,马王堆汉墓是一个受黄老思想及楚文化共同影响的汉代墓葬。实际上,道家阴阳学说与神仙思想对于汉初的葬仪葬制影响也很大。在道家的宇宙生成逻辑中,气聚成精,继生万物。生人若要干预墓主死后命运,力所能及的便是设法聚合死者的精气,故而T形帛画中描绘了大量阴阳合气的场景,旨在期冀墓主由此能“出死入生”。同时,该帛画上的璧、龙组合促成了死者从肉体存在到永恒灵魂、由此世到彼世的转化。流行于战国末期至汉初的神仙思想认为,人类在神的指引下修炼成仙,可和神一样超脱时空约束,但又不像神那样完全与尘世俗乐隔绝。从神仙思想出发可以清晰地看到帛画除却“铭旌”与“魂幡”的第三种用途:把灵魂从地府召回之后,正面朝下平铺在内棺盖上的帛画与内棺、轪侯夫人尸体在第三重棺内部会产生某种互动,它指引逝者的灵魂循着灵璧的孔进入神仙世界,而不是引导灵魂上天或入地。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70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文物出土以来,一号墓与三号墓的T形帛画因丰富的内容和瑰丽的外观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焦点。众多学者从考古学和史学视角对这两幅帛画进行了考察,但对其艺术价值与美学意义的研究并不多。以目前已有的讨论汉代艺术特征及美学精神的相关文本为基础,以马王堆汉墓的两幅T形帛画为依据,探析这两幅帛画体现出来的西汉初期长沙国独特的关于生命力的艺术风格及价值,探索其中的楚地文化内涵,并挖掘其浪漫主义美学意义背后的包容性实质。  相似文献   

4.
濮阳西水坡第45号墓的蚌塑龙、虎、鹿图案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灵魂升天图。两周时期的人物龙凤合体玉雕也是表现灵魂升天的一种艺术作品。楚国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和汉代非衣帛画以帛画形式表现墓主人灵魂升天的主题。壁画墓则以壁画的形式来反映墓主人灵魂升天的主题。画像石墓、画像砖墓则随着墓葬建筑材料的变化,改变为雕刻的画像形式。虽然艺术形式千变万化,但表达的都是关于死后灵魂升天的同一主题。  相似文献   

5.
长沙战国时代楚墓出土帛画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2月12日,在湖南长沙东南郊陈家大山战国时代楚国的坟墓里出土了一张帛画。[注一]这张画的面积不大,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此一本16开本的杂志(如人民文学)稍微大一些。帛质已呈土褐色,四边略有损坏,但它却是我国今天所能见到的唯一的一张古画。文画中的内容,与当时的宗教迷信、风俗习惯有关,因此,它在艺术史上、文化史上、考古学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自从这张画被发现以后,就引起学者们广泛的注意。长沙文管会蔡季襄先生首先作了著录与考释(未见)。继之,在1951年,郑振铎先生编辑“伟大祖国艺术传统”时,也加以著录,题名曰“晚周帛画”。[注二]1951年春天,北京历史博物馆从事“夏商周”的陈列时,我们把它墓中墓绘出来,陈列在战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09,(5):43-43
门笺,又被称为“挂门前儿“、“门吊子”、“吊千(钱)儿”,是我国传统年节门(窗)楣的吉祥装饰物。挂门笺源于古代的幡胜,从南宋开始,节日里人们把幡胜悬于门前,作为新年吉兆。自清朝开始,幡胜逐步演变为门笺,并沿用至今。从古至今,门笺始终演绎着“避灾驱邪,纳福求祥”的内容,人们在贴门笺的同时,也载满了“迎春除旧、祈福驱邪”的美好意愿。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二年三月,甘肃省博物馆在东距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二十五里,西距秦安县陇城三十五里处,勘查和清理了一个北魏时期的墓葬。出土文物除有陶器,铜器、银碗、铁刀、铜幡首外,还有合在一起的墓志两方。关于此墓出土文物及断代等问题,秦明智、任步云同志写的《甘肃张家川发现“大赵神平二年”墓》一文已详叙(下简称秦文)。现就出土墓志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帛画主题似乎已经有了定论。无论是《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美术通史》等宏篇巨作,还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术简史》。《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等高校教科书,都认为帛画表达的是同一个主题思想——祈求死者的灵魂升人天堂,即权威的“引魂升天”说。如,汉代帛画“与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两幅昂画《人物龙凤帛画》。《人物驭龙帛画》一样无非是祈求死者的灵魂升天。”①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旮对这一所谓的不刊之论,发出了质疑。笔者也认为“引魂升天”说与当时的礼仪利制不符,只有安魂才是帛画…  相似文献   

9.
据《光明日报》2006年4月30日报道,陕西韩城梁带村26号墓为“甲”字形大墓,墓道长26米,墓室长7米,宽5.8米。在26号墓中同样发现了数目可观的精美随葬品,包括22件铜礼器、六件“弄器”和多组组玉佩饰。值得一提的是,26号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高50厘米的铜方壶益盖内侧铸有铭,为确定梁带村墓地的国别又提供了新的证据,而作为玩物的“弄器”的出土,不但体现了北方草原化与中原化的完美结合,同时也是墓主人生前奢华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0.
汉画像反映墓主生前生活说辨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汉画像作为墓葬的建筑材料与装饰 ,它本身不表现汉代社会的现实生活 ,更不是墓主“生前生活”的写照 ,它创造的是一个神鬼世界 ,反映了对墓主“生后 (在阴间 )生活”的理想追求 ,是汉代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民风民俗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1.
西安理工大学壁画墓是西安地区发现的第三座西汉壁画墓,壁画保存较好,内容丰富,不仅有西汉常见的镇墓辟邪、羽化升仙,还出现了东汉流行的反映墓主人现实生活的狩猎、乐舞等内容。画面线条纤细,人物眉清目秀,完全不同于汉代“粗犷朴拙”的绘画风格,为研究西汉时期京畿长安地区的社会生活、丧葬习俗及中国绘画发展史提供了最真实、鲜活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2.
西汉马王堆T形帛画的主题思想并非是引魂升天,汉代流行的是活着的人通过修炼达到成神成仙,没有死后成仙的观念.此图应该是死者进入祖地的路标,是死者在阴间生活环境的表现,具有巫术性质.由于巫术是古人通往灵魂的主要手段,所以T形帛画应该是用来行使巫术的一件工具,它的作用有两种一、把灵魂引到新的住地--墓室;二、由于中国民间有人死后要到祖地去见祖先的观念,所以帛画又具有死者在阴间的路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两汉时儒家“孝道”思想占统治地位,在“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思想的影响下,不仅流行墓上祠堂祭祀,还流行墓内祭祀。墓内祭祀是汉代开始流行的葬俗,当墓主下葬后,在象征着“地下祠堂”的前室为墓主举行祭奠仪式,墓室封闭后,墓内的祭器与祭食就象征了对墓主灵魂永恒的供奉。目前考古发现的西安地区东汉时期的墓内祭祀遗存较多,与其他地区发现的东汉时期墓内祭祀遗存既有着共同之处,又有着地区特点,体现出汉文化的多元统一性。西安在东汉时期属于陪都,地位仅次于首都洛阳,其文化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通过研究该地区的墓内祭祀遗存,可以研究东汉时期的丧葬礼俗、丧葬思想、生死观念以及墓内祭祀这一礼俗背后的政治、文化背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上海博物馆的陈列室里,悬挂着一幅西汉马王堆帛画的复制品。这幅二千一百年前的古代装饰画,描绘了一个“人神杂处,寥廓荒忽,怪诞奇异,猛兽众多的世界”,不禁想起屈原的《招魂》,其中描绘的不正是如此境界吗!李泽厚《美的历程》中指出:“楚汉文化(至少在文艺方面)一脉相承,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明显的连续性。”他还认为汉代南方的马王堆帛画,明显地与楚辞中《招魂》等篇章中的形象和气氛相关。我认为,两者的相关岂止形象和气氛,在结构上亦有相似之  相似文献   

15.
宋代“婚姻不问阀阅”“不限阀阅”是否可以构成其婚姻的一大特点,它到底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唐代及其以前“婚姻必由谱系”的状况,这点一直是学界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而且有明显的抬高倾向。事实上,从墓志资料中不难看出,宋代婚姻仍然是相当讲究门第出身的,不仅体现在墓主为其诸女择偶的标准上,而且墓主本身的选偶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每年立月十四到十六,北京西郊门头沟大山深处。的。庄户和千军台两卉拊匿纷纷从城里返回村庄,进行一年一度的幡会活动。幡会主要由二十余面幡、旗组成,中间配合着秧歌、大鼓、狮子等花会表演。整个仪式包括十四夜间的请神、十五、十六两天的走幡和十六夜间的送神等内容。村民们世代相传,从明、清、民国至今已有四百余年,是自明初,以道教为基础形成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民间宗教信仰的完整展现。  相似文献   

17.
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适合时宜的提出,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是对人类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荣辱观的创造性发展。它对扼制人精神生态的恶化,将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学术生态的恶化,过分强调生活方式选择的自由性,片面强调“各人有各人的活法”,这就为丑陋的生活方式和颓废的生活行为提供了理论上的帮助,成为荣辱倒置的思想器具。因此,学术期刊应以马克思主义的文风、学风和作风,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提供理论与智力支持,要尊重媒体传播规律,突出特色,创造性地使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8.
在蒙古国考古文化遗存中,有一种墓葬习俗与红山文化的积石冢的外部形制非常相似,那就是墓上积石的“石堆墓”和“石板墓”文化。虽然红山文化积石冢与蒙古国的“石堆墓”“石板墓”之间的文化内涵差异巨大,很难做大范围的跨时空比较研究,但将蒙古国“石堆墓”“石板墓”与红山文化积石冢的外部形制、墓葬构筑特征进行一个粗线条的梳理,以期对红山文化及后来的北方游牧民族积石为墓的葬俗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即蒙古国“石堆墓”“石板墓”与红山文化积石冢之间,在埋葬习俗方面具有相似性,它反映出远古时期的先民们“天圆地方”观念的形成,对万物有灵世界及灵魂观念的虔诚笃信。  相似文献   

19.
战国楚墓帛画人物形象兼具巫觋与墓主双重角色,是汉代关于死后世界想象和图像出现的先导。汉墓帛画描绘天象与天府(太一主神)组合的天界图像,汉墓壁画、画像石描绘天象与仙界(西王母主神)组合的天界图像;汉代冥官系统复杂,但缺少冥界图像。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墓葬照墙与墓室覆斗顶四坡描绘西王母与东王公共同主宰的天界图像,天象图像较少出现。南北朝时期,孝子高士与渐趋科学的天象认识组成的天界想象出现。对天界的无限向往与对冥界的极端回避是汉魏晋南北朝中国人关于死后世界想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通常所说的四灵是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汉代的壁画墓、画像石墓中,以及汉代的帛画、铜镜、印章、瓦当上,都常见到它们的图像。有的是单独的;有的是以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方位排列。考古上在各地的普遍发现以及数量之多,似可说明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