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儒家传播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主要构成之一,影响深远,衣被中华数千年。儒家传播思想的核心是传播与现实政治紧密相连,借助传播以实现对道德的规范,影响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在历史的进程中,儒家传播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由“传者本位”——“受众本位”——“回归的传者本位”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经过千百年的冲击震荡、发展演变和自我完善,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思想史上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传播事业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世界文化依然是多元并存、百家争艳的时代。作为世界上影响最为深远和广泛的两种文化形态即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共荣成为历史的必然。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的大事,延绵五千年而不息的中华文化无疑能够为北京奥运会提供有价值的精神资源。儒家思想主张的“世界大同”、“自强不息”的精神与奥林匹克运动所主张的“和平、友谊、团结、进步”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不谋而合,儒家传播思想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将会对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实现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其中以人伦为基础的儒学传播思想,身→家→国→天下的社会生活传播结构,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传播功能依然具有跨时代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阐述“以人为本”,“内圣外王”等儒家基本精神对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产生的广泛深远的影响,认为我国优秀传统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主流,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建设我国现代企业文化的重要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4.
从周武王、周公营建洛邑“天下之中”,到后来“天下之中”演变成一个重要的政治、文化概念,历代儒者不仅论证、阐释了洛邑“天下之中”的地理地位,还基于儒家的德政思想阐释“天下之中”的历史渊源和深刻内涵。运用意大利思想家安东尼奥·葛兰西提出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解读儒家的“天下之中”观念,既可以准确理解“天下之中”观念的深刻内涵,又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儒家确立和传播“天下之中”观念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意义:一是作为历史上统治最长久的朝代,周代立国八百余年,“天下之中”的文化向心力功不可没,这启示当代中国要重视知识分子的理论阐释作用,制定恰当的文化策略,在全球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彰显自身的文化魅力;二是“天下之中”并不是以自己为中心而形成的一种观念,它的产生是周初统治者主动选择文化发达地区建立文化中心、借鉴吸收夏商两代优秀文化的结果,这启示我们应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三是儒家对“天下之中”观念的传播、阐释,既有顺应时代民心的德政主旨,又掺杂了所谓“天道之数”之类的愚昧迷信,我们应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以古为鉴,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5.
文化本位论是陈寅恪文化史观的核心,它是否有体系一直是学人争论的问题。通过研究,认为它有“文化”本位论、中国文化本位论、儒家文化本位论三个层面的含义。这三个层面所体现的从文化角度研究历史、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以及儒家文化精神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等思想,对陈氏的史学方法与信念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试论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不在之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者和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若换一个角度进行研究,传者的“不在”是体现受众本位的方式,受众的位置更加重要,传播者的“去势”赋予受众更多的参与层面,但传播者的“不在之在”体现了时下复杂的新闻传播结构。深度挖掘潜藏在事物背后的本质“象”,诱发探究传播者如何将现实反映归纳为“象”的模式,镜映现实的世相之象,为新闻传播学的传者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主体性哲学的角度考察传播活动中传、受双方的关系,则“传者本位”和“受众本位”的理论体现的都是主客体二元对立的传播关系,而理想的传播关系应是传者和受众的互为主体和良性互动。然而,现实中的传播关系根源于主客体在现实中的社会关系,因此,现实的传播关系不可避免地以主客对立的传播关系为主导,主体间性只能在主客对立的过程中实现,即在主一客一主的框架中追求完美主体间性的传播关系。  相似文献   

8.
劝学诗作为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诗歌形式,是儒家教育思想和学习思想的诗化呈现,也是中国古代悠久的劝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以主题归类的诗歌类型,古代劝学诗的内容和主题范围相对集中,主要包括劝“立志”、劝“ 苦读”和劝“ 惜时”三个核心主题。尽管部分劝学诗鼓吹、宣扬功利化的庸俗思想,对古代的读书风气和社会风气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总体而言,中国古代劝学诗中体现出来的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主题和基调,仍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在中国历史上,古代劝学诗对于儒家的读书、学习思想的传播、普及以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读书、学习风气的形成,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学术研究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非情绪化的宣泄,在事实确认、价值选择、思想方法上需要基本的底线。辜正坤先生以儒家传统文化本位观否定"五四"的文化选择和中国百余年的现代历程,显然有悖于基本的历史观和价值取向。这类为体现所谓的学术立场故作惊人之说,只会有跑马圈地之嫌,绝非学术研究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美文化交流始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曾对美国的社会变革产生过重要影响.儒家文化在美国的传播一直是中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途径.现代美国儒家大师讨论儒家文化的历史地位、现代价值、世界意义以及儒学研究发展方向的理论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以往时代知识相比,具有两个不同特点一是它更注重知识的实践性,即更注重科学理论的技术化过程;二是它必须与智慧相结合.由此而言,知识经济似乎可以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相衔接.但是,儒家重道德轻知识的理论传统,又与知识经济的要求不相和谐.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儒家文化是一次严峻挑战.与西方文化必须经过"转识成智"的过程,开出智慧以平衡科技一样,儒家文化也必须经过"良知自我坎陷",开出科学精神以回应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人学美学的学理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的美学大势是走向人学。其学理依据在于 :其一 ,西方美学起于哲学 ,展于艺术美学和审美心理学 ,最终归于人学 ,人学成为西方美学发展的脉理依归和各派美学的价值取向 ;其二 ,中国古代以儒道为源头的楚骚美学、经学美学、玄学美学、佛教禅宗美学、宋明理学美学 ,以及明代心学美学等 ,无不以人文精神和人学理念为其筋骨 ,2 0世纪的中国美学更是以时代精神汇入人文传统而呈人学大势 ;其三 ,新世纪的美学需要关注人的生存世界、洞悉人的意义世界、瞩目人的情感世界 ,更应该从学理上丰富美学的人学底蕴  相似文献   

13.
文化全球化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文化全球化强调文化在多元基础上对话、交流机制、突出文化的开放性。文化全球化使中华传统文化面临挑战和抉择。主要表现为文化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理性至上与传统思维方式的矛盾 ,西方化、现代化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只有正视这些冲突才能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主流文化的融合 ,利用文化全球化的历史机遇 ,实现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古老传统文化的泱泱大国,民族音乐传统悠久丰富。然而,在当今的乐坛和音乐教育中,许多人已形成了“西方一元化”的理念,民族音乐受到冷漠。因而,我们一定要重视民族音乐教育,调整音乐教育课程结构和教育内容,加强学校民族音乐教材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教育的氛围,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培养民族音乐的“知音”,使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后继有人。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文化艺术上的交流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浪潮:魏晋隋唐时期的“梵学东渐”、明末清初的“中学西传”和晚清民国时期的“西学东渐”。从广度和深度上看,明清以后的两次文化艺术上的中西交流影响甚为深远。从两次“西学东渐”的文化交流主体方向上来看,前者是主动的吸取(梵学),而后者则是被动的接受。这主要是当时的国力使然。如何在明清以来的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的背景下构建现代艺术。文章认为,在艺术的现代化转型时期,面对西方文化艺术上的强大的攻势.中国的艺术必须在坚持民族性传统的前提下,以融合中西为途径。努力摆脱“西方中心主义”观念下的边缘化倾向,从而在走出“跟世界接轨”的误区后真正实现艺术上的现代化构建。  相似文献   

16.
博学传统是历史学科基本特点的体现,是历史通识的要求;从知识论上说,是一个时代知识多样性对史学家的要求。历史学的博学传统是在历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古代民族文化的特点直接影响史学博学传统的形成与变化,而博学传统促进了史学的开拓与发展。到了近代史学博学特点与史学近代化相联系,新世纪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历史产生深刻的影响,也使得历史学的博学传统带上时代的特色。注意博学传统,创新史学是振兴民族文化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义是什么?这是一个曾经困扰了人类二千年的难题。西方古代的思想家曾经给予了不同的答案。在17世纪,基于"人权保障"和"权力制约"的正义观被提出,到20世纪中叶在全世界获得了基本共识。但是就每一个具体国家而言,正义社会的建设内容本身需要根据各自的国情和时代要求而确定。基于生产力落后以及封建官僚传统这一国情,我国正义社会的建立具有鲜明特色:以"生存权保障"为核心建立权利保障制度,以"反腐倡廉"为基础建立权力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8.
明清西方力学在华的传播为中国近代力学发展奠定基础,其传播路径反映了社会文化差异、受众认知特点等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中国古代知识的积累及明清时期的实学思潮成为西方力学知识在华传播的基石;17世纪初西方力学的发展水平、中西文化差异及明清受众对西方科学的态度转向影响了西方力学在华传播路径的形成;在诸多因素的推动下,西方力学在明清时期呈现出理论与技术各异的传播路径。该路径的形成既是中国传统文化通过重构以吸收西方力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中国近代力学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