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抗战前期国民党政府对日只应战,不宣战的策略是有其复杂的历史因素的,客观上是由中日实力对比悬殊造成的,主观上则是基于蒋介石集团的“剿共”政策及其争取西方外援的需要而产生的,这一政策奠定了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对日方针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1927年国民党政权建立后,继续保持了北洋军阀政府同苏联的外交关系。尽管其对外政策的基本点是亲帝反苏,但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与苏联关系一直较好,1937年8月两者还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苏联从道义上和人力、物力上对中国抗战给予了很大支援。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后,两者关系日趋冷淡,直至恶化。本文就两者关系恶化的原因作以分析。 一、国民党政府对苏政策的不稳定性是两者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 第一、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是中、日、苏三角关系平衡的对外策略。 1932年12月12日,迫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国民党政府同苏联恢复了外交关系。在英、美等帝国主义的冷淡政策下,只好求助于苏联来援华抗日。然而,当双方于1935年准备为缔结协定而进行谈判之时,国民党政权却止步不前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国民党政权害怕影响同日本的关系,它既想同苏联结盟,以抗衡日本,又不想立即结盟,以免导致日苏关系紧张而刺激日本,加深中日矛盾。因而采取的是中、日、苏三角关系平衡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对日索赔问题欧阳雪梅按照国际惯例,1945年日本战败后,应该对侵华这笔民族间的血债进行偿付。而当时中国政府也曾参加过远东委员会对日索赔行动,但是,中国所受损害最终并没有得到应有赔偿。那么,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对赔偿问题的态度怎...  相似文献   

4.
<正>在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政府对日抵抗是比较积极的,但是,国民党政府的对日妥协投降活动从未停止,对神圣的民族抗战产生了极为消极的作用。然而,近几年来,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冲击下,我国史学界极少数同志,只讲国民党如何抗日,而对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对日妥协投降活动则避而不谈。我们认为,在充分肯定国民党抗战业绩的同时,必须实事求是地搞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妥协投降活动及其产生的恶果。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评价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向华北大举增援,并扬言要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但国民党统治集团,在  相似文献   

5.
从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是抗战初期。在这一阶段中,国民党政府在抵抗日寇进攻上还是比较努力的,国民党战场是主要战场,国民党军队抵抗了相当数量的日军,在战争中取得了一些胜利。毛泽东同志1945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说:“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到一九三八年武汉失守这一个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在这  相似文献   

6.
抗战爆发后,中国出现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两个战场,即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后战场。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主要战场。“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到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这一个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初期(1937.7~1938.10),国民党政府在日军的大举进攻面前奉行了一种所谓“不屈服不扩大”方针。其具体表现就是一面在军事上顽强抵抗,一面又在外交上努力谋和。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前辈和同行。 一 芦沟桥事变的爆发,使国民党政府面临痛苦的抉择:抗战抑或妥协。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严重性质,决定选择前者,即不再屈服,准备抗战。但同时又  相似文献   

8.
国民党政府发表的《自卫抗战声明书》,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文献。它的发表及其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一直为史学界所忽视,即便论及,也大都持批评态度。本文从“自卫抗战声明”发布的背景、历史作用和该声明与中日“和谈”的关系等方面逐一作了论述,认为“自卫抗战声明”在抗战中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的发表并不是为投降准备后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以孔祥熙名义与日本进行的几次秘密和谈。这些和谈是为交战双方战争的最终目的服务的,反映了日本的政战两略侵华政策和国民党政府在抗战中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10.
国民党政府以大西南为大后方的抗战战略的形成是基于其对内对外政策的转变。转变的原因在于:(1)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使“攘外必先安内”的理论基础发生动摇;(2)由于日本对华北侵略的加剧而引发了全国人民抗日运动的高涨。国民党政府以大西南为大后方抗战战略的实施是在其对内对外政策逐渐转到以抗日为主后进行的。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民族危机的加剧,以大西南为大后方抗战的战略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11.
抗战胜利后初期 ,国民党内主政的政学系 ,为维护国民党的执政地位 ,主张以和平方式处理国共关系 ,策划和参与了国共重庆谈判、停战谈判达成协议、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等重大事件 ,使全国范围的国共军事冲突暂时得以平息。这顺应了战后国内人心望治、反对内战、和平建国的历史趋势。但政学系最终屈服于国民党内顽固派的压力 ,从以和平方式处理国共关系的立场全面后退。随后 ,内战全面爆发。  相似文献   

12.
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中国的22年历史中,“训政”时期延续了20年之久,抗战前的国民政府训政是奠基和初期实施阶段。由于国民党内部不同派别之间的相互牵制,训政的纲领以及训政体制的形成,有一个曲折演变的过程。为了维护和加强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抗战前的国民政府把“安内攘外”确定为具有全局性的战略国策,这一战略国策使国民党政府在军事、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不断增强“党治”色彩,走向专制独裁。然而历史事实表明,从总体上说,这一时期国民党的训政体制还没有从整体上完全形成个人专制独裁。政权由初建到相对巩固,在有些方面还有进步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领导权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抗战时期国共领导权的历史考察,认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充分的政治领导权和在陕甘宁边区的全面领导权。事实上,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面抗战路线对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抗战后期,随着国民党的消极抗战,中国共产党对抗战的政治领导权意义随着抗战的深入而逐渐凸显,促使整个抗战领导权在国共两党间发生了明显的转移。  相似文献   

14.
抗战后期及其全面内战爆发前后,作为国共两党以外最大的党派--中国民主同盟,在坚持团结抗战、反对投降分裂,坚持和平民主、反对独裁内战的立场上,为争取抗战胜利以及维持国内和平民主、避免全面内战而积极奔走,为调解国共两党时张时驰的紧张关系、维护第二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对外宣战的传统说法是错误的,没有根据的。6月21日慈禧以光绪皇帝名义下达给内阁的"上谕",其实只是慈禧对清王朝内部关于"和战剿抚"问题争论的决断和表态,属于内部性质的谕旨。有人把它解读为"宣战诏书"是讲不通的。因为它既没有对外公开颁布,也没有送达任何国家政府或使臣,而且其措辞写法也根本不像宣战诏书的样子。因此,所谓清政府对外宣战的说法不能成立。实际上,在当时的中外媒体、有关的外交往来函电、列强的反应以及国际公法的视角中,也都找不到清政府对外正式宣战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由于特殊的国情,中国的抗日战争分为国民党领导的、以国民党的中央军和地方实力派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主体的敌后战场。抗日战争爆发前,国民党为抗战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国民党广大爱国官兵,表现了中华民族强烈的英雄气概;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促成了相持阶段的到来;正面战场牵制了2/3以上的侵华日军,为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掩护了沿海工业内迁,使大后方的工业基地得以建立,形成了支援抗战的物质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7.
法币改革不仅是中国货币形式上的一种进步,而且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为战前中国的经济恢复与发展开辟了道路,刺激了农工商业和外贸业的发展,增强了国力,完成了对日作战的准备,在抗日战争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思想的比较,分析了国共两党在持久抗战的战略基点、核心内容、战略战术原则、战略阶段的划分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区别,从而反映出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也导致了两个不同的抗战战场局面。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国民党对日抗战总呈现出时战时和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中共力量的消长、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日本吞并中国策略变化都影响着国民党对日抗战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把握时代脉搏,提出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并为此进行了积极的努力。联合政府主张的实质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变化作出的政治妥协。由于当时中国政治妥协条件的缺失,联合政府最终未能建立。分析国共两党围绕建立联合政府的谈判斗争,对于今天海峡两岸以史为鉴、以政治妥协的精神进行和平谈判、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