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校科技创新是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分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高校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内涵认识和高校科技创新机制运行过程中要素构成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评价高校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地位和作用的重要依据,其评价体系与方法亟待完善。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以100余所"211"及省部共建的高校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研究对象在2009年至2013年的科技创新绩效进行评价。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模型的分析能兼顾主观和客观因素,对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有效性和科学性。另外,针对目前科技发展存在校际和地区间不平衡问题,提出在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应引入质量因子等新指标,建议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应根据不同发展阶段采用分类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现技术创新与飞跃的动力来源。在此基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和相关理论,通过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这些指标对吉林省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进而分析吉林省高校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解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要素和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由36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权重赋值,通过综合评分法建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为高校制定科技创新战略和优化科技创新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原始创新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经济和科技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高等学校因其在人才积累、文献资源等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以及原始创新自身的特点使得高校理所当然地成为原始创新的主要创新主体。文章在分析创新能力演化规律、原始创新的特点及内容、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设计了我国高校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设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企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科技创新评价研究现状,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实现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企业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洛阳市企业为例,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是激发高校创新创业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提供了目标导向依据.在阐释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依据的基础上,从创新创业平台支撑环境、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配置环境和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三个方面,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研究的问题,引入群组G2法作为评价方法,完成了评价指标赋权.然后结合指标体系特点,应用非线性加权法完成了评价模型设计,最终构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基于赋权结果确定的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转化评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转化是影响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制定科学、完善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转化的重要政策导向。目前,国内大学侧重于大学教学和科研的评价研究,但对创新能力转化的研究欠缺。从科技创新投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高校科研制度的安排、市场转化机制4方面分析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转化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科技创新能力转化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北京地区6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转化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提出了高校既要加强经费和研发人员的投入,也要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制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评价体系是开展技术创新研究的重要基础。分析了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针对存在的不足,将企业科技创新评价分为科技能力评价与科技创新水平评价两部分,并由此构建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全要素科技创新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DEA-Malmquist指数方法评价了2011-2015年31所教育部直属"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全要素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结果显示:在考察的31所高校中,还有1/3左右高校的Malmquist指数小于1,导致所有高校的Malmquist指数平均值略小于1(0.983 0);B类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并不比A类高校逊色;农业类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高于综合类和工科类,而师范类高校相对较差;西部高校的科技创新效率优于东部高校,而东部高校优于中部高校;技术进步效率是各类高校提升科技创新效率的短板和未来继续深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1.
高校科技发展能力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科技发展能力是衡量高校发展前景的一种综合测度,是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高校科技发展的几个方面为背景,对高校科技发展能力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作出客观分析,以提高科技核心竞争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为视角,对高校科技发展能力的挖掘与提升作了探讨和建议,为科学地发挥科技发展能力的作用,使高校科技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最终推动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为在实践中增强高校科技发展能力而一系列微观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资源投入、研究成果、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流4个方面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部分“211”及省部共建的108所高校为研究样本,利用熵值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赋权,并对样本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发现:资源投入和研究成果的产出是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综合科研型院校以及部属院校高级创新能力较为突出;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并呈现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现行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科研部门合作及科研主体激励上存在缺陷和不足,应该从科研创新的过程激励和评价激励两方面来变革高校科研创新机制,使科技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科研部门得以协调合作,科研主体得到有效激励,从而促进高校科研创新实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4.
浅议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的科研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校已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之一。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今天,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十分重要。本文阐述了如何加强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和管理,着重阐述了在科研团队建设中必须加强人才建设、科研设备建设、制度建设,并阐明科研团队在管理中应以目标管理为导向,以健全的管理机制为保障,以适当的激励机制与定期评估为动力。  相似文献   

15.
高校科技综合实力评价是提高高校科技管理能力的基础性策略。基于R&D资源清查数据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相关指标数据,借助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高校科技综合实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将江苏省与其他省份R&D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江苏省高校科技综合实力提升面临诸多挑战,为此必须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保证资源投入,统筹各项科技计划,强化过程管理,转变人才观念,注重知识资源管理和科技条件建设,培养创新文化环境,从而促进江苏高校科技工作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在强化学生创新意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探究性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本文运用系统论的研究方法,结合教育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梳理了当代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发展历程,并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科学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当前各高校还尚未建立定量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高校内部控制的很多指标难以量化,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依据我国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和评价指引,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校内部控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类,构建带有权重指标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为完善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提供客观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论科技统计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研管理的成绩在科技统计中,科技统计的作用在科研管理上。本文探讨了如何做好高校的科技统计工作,使其为高校的科研发展起到指导和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校基层党组织及党员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及党员的考核评价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基层党组织及党员考核评价体系主要体现在确立考核评价主体、制订考核评价指标、选择考核评价方法以及对被考核对象进行客观公正评价等4个方面。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结合高校组织工作实际,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及党员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求能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与大数据的融合创新过程中,呈现出隐私侵犯、信息茧房、智能依赖、评价定势等伦理风险,对于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价值前提造成了威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融合创新出现伦理风险,与大数据应用主体泛化后的利益寻租、大数据本身潜在功能具有的伦理诱因、大数据应用过程中外在保障和约束机制的不完备息息相关。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过程中遭遇的伦理风险,当前亟待重塑积极的技术伦理观,谨守大数据应用的伦理原则,不断完善大数据应用的伦理保障机制,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创新营造良好环境,进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