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中国诸子百家之不同,不在于是否主张专制,因为他们都是肯定专制的专制主义论者;也不在于主张在何种历史条件下应该专制,因为他们都认为专制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是应该的,他们都是永恒的超历史的专制主义论者。他们的不同只在于主张怎样的专制:是王道的、开明的、仁慈的专制主义,还是霸道的、野蛮的、邪恶的专制主义?因此,中国专制主义便可以归结为两大混合类型:以孔子和儒家为代表的“永恒且开明专制主义”与以韩非和法家为代表的“永恒且邪恶专制主义”。  相似文献   

2.
论专制主义(中)——专制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于专制政体的国民的奴性、传统习俗、思想家们的专制主义理论、功勋无比的伟大领袖以及国家和国民意志的统一之需要等等,固然是专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却唯有三者--亚细亚生产方式和“最高领导人是一个人”的社会结构之本性以及“最高领导人追求独掌最高权力”的人性--才是专制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亦即专制之真正根源。从专制之根源及其诸多原因来看,专制在任何条件下--即使在造成专制政体的所有根源和原因都存在的条件下--都是偶然的、可能的、可以自由选择的;专制是绝对偶然的,绝对不具有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亚细亚生产方式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亚细亚生产方式即以“公有”或“国有”为其现象的“国王官僚所有制”及其所产生的农业手工业相结合的家族宗法制的自给自足经济,乃是东方专制政体所由以产生的经济根源,是专制制度最牢固的基础和最深刻的原因;反之,西方“古典的古代”生产方式亦即每个公民都是真正私有者的自由和平等的私有制,则是西方民主制度所由以产生的经济根源,是民主制度最牢固的基础和最深刻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极其丰富地展示了专制与民主各种政体的广阔天地,而中国诸子百家——儒家、墨家、法家和阴阳五行思想家——却统统是倡导和主张专制的专制主义论者之最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中文学术界把西文绝对主义误译为专制主义的现象十分普遍,应该纠正。中西历史是不同文明孕育的结果,有各自独立的演变路径,不能被简单地割裂、误植。西方转型时期的绝对主义政权在君主肆意施政能力和权力体系的生命力等方面均不能与中国传统社会的专制体制相对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主题有两个紧密相依的侧面,一是近代民主思想的不断生长,二是反抗和批判专制主义,两者相互依存,但各有重心.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更是沉痛地刺激了中国人,唤醒了民众的民族危机意识.在这一时期,晚清时人从反专制的视域,不仅梳理了儒学与专制主义之间的关系,而且对儒学支撑专制主义理论部分进行了深刻地批判.因此,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的十余年,是中国近代反专制的重要发展时期,其上承明末清初批判专制主义之绪余,下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先声.  相似文献   

6.
“新权威主义”是在我国经济改革进入困难阶段,一些改革措施失灵,社会和经济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政治主张。新权威主义认为,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展商品经济只能在政治集权的条件下实现。因此,当前在政治领域中的改革不是推行政治民主化,而是实行必要的政治集权和政治垄断。通过集权政治来发展商品经济是中国改革必由之路。用一句话来概括,“新权威主义”就是这个主义的倡导者们所说的实行“开明专制”,实质上就是新专制主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认为,东方社会是不同于西方社会的亚细亚社会形态,其经济、政治均有其特殊性。就其政治制度而言,马克思用“东方专制主义”以概之,近代中国政治制度也属于这种性质,它具有中央集权与皇帝专制相结合;有一套完备的专制机构和官僚队伍;以国有土地为基础,采取租税合一的剥削方式,农民为主要剥削对象等特点。这种政治制度的产生,与自然环境,与农业和手工业的特殊结合有密切关系,并致使政治上改朝换代不断更替,经济结构却很少发生变化,似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总是处于平衡状态之中,使社会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状态。直至鸦片战争才打破这种平衡,导致社会经济结构逐渐解体。由于近代中国所处的国内外历史环境,中国前途可能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取代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8.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自战国时期以来,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各个方面也有所变化与发展。文中在介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梳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演进之后,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开明专制论”是梁启超渐进改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开明专制”,就是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为最终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创造必要的条件,梁启超对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艰巨复杂性的认识,是清醒而深刻的。然而,“开明专制论”又有浓厚的空想性和保守性。“开明专制论”虽未能给当时的中国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但在思想理论上仍有值得后人深思之处。  相似文献   

10.
平等与民主是对专制与特权的否定,但它也可能会产生另一种"民主的专制"。托克维尔以其敏锐的思维,看到了民主时代人们偏爱平等的政治文化,有可能使人们为了平等而放弃自由,从而使政府将大权集中,产生所谓的"新专制主义",最终造成自由的失落。托克维尔认为,在民主社会里,要通过培育市民社会、实行宪政以及培养新型的政治文化等措施来防止新专制主义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近代启蒙运动本期望以理性代替神话继而肯定人的主体性,但却发展出成熟的工具理性和"合理化的社会",从而对个体形成宰制,造成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西方的一些思想家希望通过"审美救赎"来摆脱困境,但审美救赎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因而具有虚幻性、片段性,而缺乏普适性。从儒家的生存智慧中发掘思想资源,应该能够为现代人精神的救赎指明一条现实的通道。  相似文献   

12.
民主作为一种政治体制形式,经历了从雅典直接民主到近代代议制民主的漫长发展过程。直接民主最符合民众的普遍期待,却因太过理想化而未能在现实的政治土壤上生根发芽。代议制民主虽然借鉴和吸纳了直接民主思想的合理部分,并获得了实践的可操作性,但仍存在实质上的少数人专政以及阶级立法等缺憾。透过民主的历史足迹,对当下的代议制进行解构发现,代议制包含民主与独裁两个动态的因子,面对具体公共事务,民主制下也存在独断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初,英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帝国建制工作。早已衰落的自由主义再度成为帝国建设的主导思想,文化相对主义、社会主义也适时对帝国建设提出补充性看法。根据这些理论,英国建成了白人移民殖民地、印度、附属帝国三层帝国管理体制。然而,该体制也暴露出了滞后性和难以真正解决权力平衡的弱点,这与后来的帝国解体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管子》四篇”存在着明显的“实化”精神、“虚化”政治的问题,这一问题与中国“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政治思想传统完全契合。本文着重辨析了“《管子》四篇”将老子之“道”往实际政治的方向引领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管子》四篇”中所表现出的君主专制思想因素,也将“《管子》四篇”对政治活动中精神作用的夸大与其他思想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文章试图从形象的“想象与再现”、人物形象间的对话、形象的“自我内化”三个方面,考察茨维塔耶娃回忆录《中国人》中塑造的不完全等同于神话化和意识形态化的“他者”形象——中国人形象,重现“他者”形象的域外之音和其永恒的魅力。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以期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形象学的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专制制度"特指欧洲近代历史上继等级君主制之后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的"新君主国"。近几年来,我国史学界对于这一时期"欧洲专制制度"的研究一直存在着争议。文章拟从"欧洲专制制度"的译名、产生时间、产生原因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九僧”是宋初“晚唐体”的代表诗人 ,但很少受到后人的关注。从其诗歌入手 ,对他们的交游、诗歌艺术两方面进行考察 ,认为这个诗僧群体在承袭“晚唐体”的同时 ,也体现了宋初诗歌发展的某些新面貌 ,呈现出过渡时期的色彩。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不仅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批判,而且也尝试着对新型社会制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他认识到“经济,是最要紧的了”;同时“提倡文艺运动”,进行“文化的改革”;建设新文化,他提倡“拿来主义”;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他强调要坚持长期的韧性战斗;同时还认识到“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  相似文献   

19.
18世纪后半叶,乔治三世通过强化君主权力、建立“国王之友”内阁,从而确立起个人专制统治.这一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做法,在英国遭遇到各界的质疑和反对.威尔克斯事件的爆发、伯克等人的批判与乡绅请愿运动的兴起、北美殖民地的独立及其对英国的影响,从不同层面冲击着乔治三世的个人专制统治,最终促使乔治三世个人专制统治的终结.  相似文献   

20.
寓言与民主     
民主问题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中国民主问题屡遭西方国家的指责。民主是一种社会制度,没有普适的民主。我们需要借鉴西方民主发展的成果,但民主建设只能走自己的道路。在此将通过三则寓言,对什么是民主、专制做出阐释,对民主建设提供有益的思索。无论正确与否,这种探索都是有意义的,这本身就体现了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