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等农科类院校承担着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重要使命.但农科类高校在发展中出现了特色淡化、竞争力削弱、服务“三农”功能弱化等突出问题影响了其服务“三农”的效果.借鉴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高等农科类院校应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方面做好服务“三农”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
农业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发展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农科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在总结我校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农业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发展模式,即:面向“三农”服务,把握实践教育的方向性;开展“三期”教育,注重实践教育的层次性;坚持“三化”要求,强化实践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培养高等农业教育创新人才对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具有重要意义.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职能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等农业教育创新人才.让他们献身于农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科技创新.培养高等农业教育创新人才时,一定要注重农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农科应用人才服务岗位与业务素质结构、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向.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等农业创新人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4.
人才质量内涵的时代性对高等农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宏观上分析了影响高等农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在于思想观念误区没有冲破 ,教育体制障碍没有打破 ,教育产业水平没有突破。提出了推进高等农业教育创新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1 )树立新型的高等农业教育思想观 ;(2 )加大改革力度 ;(3)发展与产业界的伙伴关系 ,实施开放办学  相似文献   

5.
湖南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人才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力,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载体,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当前湖南农业科技人才不足且难以稳定,农业科技人才不"务农"情况较严重;农业科技人才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呈削弱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不平衡,农科类生源相对不足,农科大学生就业难等原因使本来不足的农业人才资源更加紧缺。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念、积极发展高等农业教育、采取积极的人才政策和措施、大力挖掘和稳定"乡土"人才。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作为高层次农业人才输送基地的高等农业院校必须顺应这一潮流。农业院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存在着两个较为突出的障碍,一是来自农业院校办学条件的障碍;一是来自农科类大学生自身的障碍。提高农科类大学生素质必须更新教育思想,帮助农科大学生转变观念,创新教育评估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英、法、德、荷欧洲四国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模式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英、法、德、荷欧洲四国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模式有很大差异,英国是“综合性大学 地区学院 独立学院三元结构模式”,法国是“高等专科学校单一结构模式”,而德国和荷兰都采取了“综合大学 专科大学或国立综合性大学 地方农学院的二元结构模式”;四国的涉农综合性大学多以非农命名,除了德国外其他三国的涉农专科性院校多以农命名;德国、荷兰的农科类院校有升格、改名、合并现象,不同模式则适应了本国农业教育及农业科技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时代的产物。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业走上了一条转型发展的道路,因而世纪之交农科大学生的职业适应面既非传统农业,也不是完全意义的现代化农业,而是介于计划农业与市场农业之间、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转化、产业结构和产业水平逐步升级的一种转型农业。高等农业院校检讨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探讨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与方式,不能就教育论教育,必须立足于这一宏观时代背景,以准确把握转型农业对农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特定要求。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校适应形势,更新观念,主动地贯彻《纲要》和高等农林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遵照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与主要任务,联系实际,开拓进取,积极探索高等农业专科教育办学新路子,形成了我校建设、发展的《规划》和办学思路:“主动适应四川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发展的需要,按照二十一世纪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专科人才素质要求,从提高结构性质量人手,形成加强农科,突出经济,延伸渗透,多科发展的专业格局;充分发挥高等农业教育功能;探索经济技术复合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模式;坚持不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社会服…  相似文献   

10.
“多元”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是能与现代“三农”发展相适应的既懂法律又懂农业的具有“多元”素质的统一体。以东北农业大学法学专业为例,在“多元”法律人才目标定位的基础上,从培养“多元”法律人才现存问题入手,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为高等农业院校法律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三农”问题的逐步产生和破解一直伴随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之中。中国从一个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走向新兴工业国家的第一天起,工业反哺农业这种破解“三农”问题的基本模式就已经被提出,但由于观念和方略的滞后,运行结果却差强人意。“三农”问题的本质是虚拟价值与实体价值的不对称,因此有必要从基于价值创新的广义虚拟经济新视角来审视以城乡差距为表象的“三农”问题。取这种视角对三种工业反哺农业的模式进行探析,就必然会得出以改变土地寻租模式和劳动力大迁移模式为辅而以发展庄园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为主线的“三农”问题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2.
旅游对贫困地区的就业创业发展、百姓脱贫致富、引导消费转型以及生活质量提升等具有较好的产业联动效应,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特别是农旅一体化项目建设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盘县娘娘山景区在农旅一体化实践中,通过创建联村党委,实现了联产联业、联股联心抱团发展;通过能人激励示范带动“三变”改革,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生态增值,为农村精准脱贫与绿色减贫提供了样本借鉴与路径选择。盘县娘娘山景区农旅一体化的实质,就是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思想与精准脱贫理念,直面贫困问题,尊重经济规律,有效培育和壮大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由此构成绿色减贫样本的理论逻辑与行动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民职业教育面临问题的深层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的主体,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在提高包括占人口70%的农民素质,核心是对农民进行教育。目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诸如供求脱节、投资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究其深层原因,主要在于对农民职业教育认识不清,定位不准,现行就业制度、教育制度、投资机制、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以及职业教育的低收益高成本制约和约束着农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不仅能够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而且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内在动力。然而,当前农业人口向市民转化进程缓慢,城镇化质量不高。究其原因,农业转移人口缺乏竞争性的职业技能。为此,要通过提升农村社区居民素质教育、企业订单式培训、培养区域能工巧匠、加强“两后生”职业技能培养等多种职业教育途径,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5.
发展循环经济与解决"三农"问题并举,是循环经济的发展与"三农"问题的解决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同质性要求的必然结果.实证研究表明,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具有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农民非农化,有利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有利于乡村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解决民族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的主要途径是,推进民族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二三产业的发展步伐,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效益;积极开拓农民的视野,强化发展市场经济的意识,开发培育特色支柱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引导农民培植致富的新亮点;从实际出发探索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多种形式;建立和完善各级农村教育体系,调整优化县乡教育结构;加强与欧亚国家的农业合作,开拓农民增收的新领域;着力建设一支能够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高等农林教育服务"三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高等农林院校近年来高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旗帜,为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对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目前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进一步开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作为一个封建农业国家,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三农"问题自共产党建党以来一直都是受到高度重视的。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土地革命时期领导农民进行了土地革命的尝试,这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党日后政权的建立和稳定以及革命事业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我们今天解决"三农"问题也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基于实地调研,指出加大政策支农,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组织性,增强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中小城镇建设等是转移农业过剩人口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及其发生动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地流转对促进农业产业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明显的正面效用,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以陕西省白水县3个村、西安市阎良区5个村和灞桥区4个村为研究实例,对235户样本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归纳和计量分析,深入探究了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特征及其发生的动因。研究结果认为:农户是否参与农地流转以及选择怎样的路径流转,都是特定行为环境下所做出的主观抉择;户主年龄减50的绝对值、户主文化程度、家庭非农业收入、农户愿意种植面积和家庭承包土地面积之差的绝对值、流转政策是影响农户农地流转与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