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休谟的伦理学认为,人的品格对于行为以及支配行为的原则具有优先权:有德性的品格指导和迫使人们审慎地实践。在传统的功利主义的伦理学或康德的伦理学中,品格从属于实践的审慎:德性仅在激发有德性的行为时才被需要。而有德性的品格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用“自爱”这个术语来理解的。一个有德性的人的自爱使他能够适当地估计实际的情况并且展示在这种情况下所需要的德性。尽管如此,休谟的伦理学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仍存在着重大的一致性,因此休谟的伦理学也是一种德性伦理学。  相似文献   

2.
从德性理解环境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既有一般伦理学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自然作为环境伦理学中最直接的对象,具有与人相似的生命特性,这是有德性的人将其道德情怀和品性投射于自然的重要原因。人的环境行为和态度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和间接性,这削弱了道德规则和规范的效力,稳定而内在的德性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也能保证现有的伦理道德规范和规则的实行。德性的实践品性、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统一性决定了在环境伦理学中德性的现实性。立足于德性观察和理解问题,有利于环境伦理学的建构,也有助于实现环境伦理学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
休谟的伦理学认为,人的品格对于行为以及支配行为的原则具有优先权:有德性的品格指导和迫使人们审慎地实践。在传统的功利主义的伦理学或康德的伦理学中,品格从属于实践的审慎:德性仅在激发有德性的行为时才被需要。而有德性的品格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用"自爱"这个术语来理解的。一个有德性的人的自爱使他能够适当地估计实际的情况并且展示在这种情况下所需要的德性。尽管如此,休谟的伦理学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仍存在着重大的一致性,因此休谟的伦理学也是一种德性伦理学。  相似文献   

4.
德性伦理学的形而上根据在于人的生存,德性的展现与人的生存过程同在。德性伦理学关怀人的生存意义,为人们过上繁盛、幸福的生活提供担保。德性伦理学立足于现实、具体的人,展现于人的生存实践,与人的生命过程、社会生活样式以及人性提升紧密相关。德性伦理学是成人之学,它追求幸福生活,展现人的生命状态,寓于人的生存实践,由此,体现出强烈的生存论特质。理解和把握德性伦理学的生存论品格不仅有助于德性伦理学的自我证明,也有助于道德哲学展现其应有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5.
环境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既有一般伦理学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自然作为环境伦理学中最直接的对象,具有与人相似的生命特性,这是有德性的人将其道德情怀和品性投射于自然的重要原因。人的环境行为和态度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和间接性,这削弱了道德规则和规范的效力,稳定而内在的德性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也能保证现有的伦理道德规范和规则的实行。德性的实践品性、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统一性决定了在环境伦理学中德性的现实性。立足于德性观察和理解问题,有利于环境伦理学的建构,也有助于实现环境伦理学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品格教育复兴的实践表明,品格教育是当代道德教育可以“有所为”的选择,但品格教育不是包治现代社会道德生活痼疾的万能良药,品格教育本身也有其局限性,这种局限性集中体现在作为品格教育基础的德性伦理的局限当中。深入分析与批判品格教育的伦理学基础,将不仅有助于我们在理论上更为全面地看待和认识品格教育,也有助于提升品格教育实践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教育服从于德性,儿童德性培育是教育的基本使命。但在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中,儿童德性逐渐异化。从逻辑起点看,它源于教育中以儿童身体为基的自由的丧失;从价值根源上讲,由于教育中"是"与"应该"的断裂与分离。教育要实现其基本使命,需要在身体法乎自然的过程中成就儿童的德性,在儿童个体生活的治理和公共生活照看中实现儿童德性。  相似文献   

8.
麦金太尔认为,要对道德合理性原则进行重构就必须复归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是以形而上学的生物学目的论为前提、以希腊城邦伦理为基本维度、以善的生活为核心要素的。在批判继承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麦金太尔指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的人类品质,是通过实践而获得的内在善物,实践的完整性要求实践主体践行德性。这是对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的回归和扬弃,也是对道德合理性问题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德性与规范:道德二维及其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性论伦理学和规范论伦理学对道德作了不同侧面的强调,德性论首先强调人应当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规范论则主要强调一个人应当做什么以及应当怎样做?从道德与人的关系来说,道德本身便内在地蕴含德性之维和规范之维。道德作为德性时指涉的是道德对于人的本体性意义,即道德使人成之为人而区别于动物,并且成就、实现和完善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为主体内在品质;道德作为规范时指涉的是道德规范可以约束人、规范人,从而维护人类社会秩序和人类整体生存,主要体现为具体的社会道德规范。道德之二维是互生互成的一体两面,过分强调其中之一维而忽视另一维都会导致对道德的片面理解。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理论不仅表现在他根据灵魂中“自身是理性的”和“自身是非理性的但能够接受理性指导”的差异将德性区分为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而且表现在他根据实践与生活的不同将德性区分为个人性的和公共性的。前一种区分实际上是在知识形态层面讨论什么是德性以及德性的类目,后一种区分已不再是知识上的德性分类,而是直接强化了德性的实践与行动的含义。从伦理学本来就是实践哲学的意义上说,后一种区分对于理解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的进路来说更根本、更关键。从“什么是德性”推进到“如何做一个有德性的人”进而过上好生活,这是一种从理论向实践的深入与深化。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人的生活实践有两种:一种是个人的,一种是公共的。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概念一方面用于描述个人生活的特征,这是道德哲学所要考察的;另一方面用于描述政治生活的特征,这是政治哲学所要考察的。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既是作为“为己之学”的道德哲学,又是作为“待人之学”的政治哲学。而“为己待人”两个维面上的卓越就是亚里士多德德性理论在个人性与公共性之间凸显出来的张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党和国家对提高公民道德建设这一工作的重视,尤其是应用伦理学的兴起,使得伦理学越来越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伦理的研究者除了要关注伦理学发展的历史和规律,还有从事具体的道德常识教育,关注我国伦理学理论研究,注重国民道德修养和德性培养备受重视。德性的培养和德行的实践,只有通过伦理学者研究的道德(德性)理论去服务和诉诸,通过道德教育引导、促进和激励公民德行的觉悟,才能使之价值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德性”的源始涵义是指一般自然生命的生生力量,与作为导向生命坏死的“恶性”相对;通过属人的德性伦理学的内在转化,德性则被用来描述人之向善厚生的那种行为动因和道德能力;中(儒家)西方古典德性论伦理学的学理思路分别建之于人之纯粹情感能力和纯粹理性能力之上,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德性论伦理学的话语体系.西方古典德性论伦理学是基于主客对立的认识论方法和物理—生物学的学科背景而构建的,并通过人的那种具有超时空抽象能力为实现个体自我生命的独立繁荣而提供了一种学理理想.儒家古典德性论立足于主客不分和生命体验的方法论建制,根据人之现世生活的“情感积淀”和人之“此在”状态的生命“境界凝聚”而提供了一种学理理想,并且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当代西方德性复兴运动中,从情感角度和情感主义路径构建德性论已成为德性伦理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与中国儒家伦理思想多有汇通之处.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人内在的一种以道德为核心的精神品质和实践活动的表征,德性崇尚善良的意志倾向、适宜的行为方式和崇高的情感,并以此来创设个人和整体的意义和价值。坚定的德性操守,能有效引导人们的价值趋向、规范人们的实践活动、培育人们的理性自觉。在个体德性的外化过程中,德性对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4.
德性是《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的核心概念,并贯穿于本书的始终“它是一种能够实现人类最终目的(幸福)的品质”以人的本质为依据,亚里士多德将人的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理智德性是灵魂中理性部分对自身发挥沉思功能时表现出来的德性;伦理德性是灵魂中非理性部分的欲望和激情在理性的指导下的德性.系统地学习德性伦理学,不仅能够促使我们反思当下道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而且有助于培育出真正的有德之人.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伦理学中,德性的主体为个人,其根基为共同价值诉求的社会共同体。马克思哲学认为,随着近、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德性的存在根基和主体发生了根本变化。马克思哲学通过异化劳动理论阐发了对德性的独特理解:德性作为品格,不应该被视为独立于特定社会关系存在的永恒个人实体的品格;也不应该被视为永恒社会实体自身的品格。德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个人德性因异化劳动而丧失,资本德性因异化劳动而存在,因而,德性的主体是资本,根基为资本主义制度。唯有消除异化劳动,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才能重新实现个人德性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论德性     
德性是个体在把握自我或处理人际利益关系过程中稳定体现出来的向善品性.作为人存在的必要精神形式,德性由多种积极的道德心理因素组成,以趋向善行为目的,是支撑个体的可贵精神力量.德性在社会生活领域具有驱动经济增长、保障政治生效、引导科技造福及促进闲暇有益等功能.在仿识典范中让个体自觉知善、通过净化环境激化人们自愿亲善、养成良好道德习惯以实现自然向善是培育德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后果主义是当代规范伦理学发展出的一种新型伦理学理论。然而,后果主义实际上是多种后果主义伦理学理论的统称,动机后果主义和德性后果主义就是其中的两种。动机后果主义认为,人的行动(行为)动机对于行为的后果起着决定性作用。亚当斯通过案例讨论了动机对于后果的复杂影响。德性后果主义则认为,人的德性品格对于行为好坏(善恶)起着关键性作用。德莱夫提出一种品德只有产生更多的善而不是恶时,这样的品德才是德性。动机后果主义与德性后果主义都注重从人作为行动者的内在方面来进行行动后果的起源追溯,这两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8.
和谐文化建设与文化的德性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德性是文化应具有的内在道德精神和外在道德意义的有机统一,是文化的内在品质和要求,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加强文化的德性培育,以德性引领和谐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德性之于学生在于其在对生活整体的“善”的寻求过程中,以善的方式把握生活之中的各种关系,从而使生活好,达到生活幸福的目的。德性是为生活的。学校德育以培养学生德性为质的规定,理应关注学生生活,对学生的生活进行指导;指导学生经验德性的生活背景和理解生活的内在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德性的意义和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当今这个高扬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 ,我们绝不能忽视德性的价值。德性作为精神性的内在品质 ,具有思想的功能 ,是一个人的灵性生命成长的“活泉” ,也是生命力的“启动器”和自我规范的“自动器”。德性作为一种价值原则 ,具有终极性 ,是提升生活原则和生活价值目标的内动力。德性作为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导向性 ,对于引导知识的合理应用、法律的公正实施和社会文明的健康发展 ,都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从德性特征的分析中 ,可引出德性的内在价值和外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