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从国内关于科技伦理学的研究现状出发,提出建构科技伦理学理论体系的任务;主张按照科技价值论-科技伦理规范论-科技道德论-科技应用的线索进行建构;论证了以功利规范与道义规范的结合或互补作为科技伦理学理论框架的合理性,同时指出了系统功利主义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伦理学研究如何伴随它的时代迈入"不惑"之境?必须回应具有前沿意义的三大追问:"道德哲学"如何"成哲学"?"伦理学"如何"有伦理"?"中国伦理"如何"是中国"?"不惑"之境的要义,是以认同与被认同为核心的现代中国伦理学的安身立命。"成哲学""有伦理"是在现代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中的"安身",核心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是中国"是在现代文明体系中的"立命",核心是中国气派。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现代伦理学面临"哲学认同"的危机,危机源于两大学术误读:对于中国传统伦理学的哲学气质的误读;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伦理学关系的误读。现代中国伦理学必须回归"精神"的家园,透过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体系的建构而"成哲学"。"无伦理"是现代伦理学研究最明显也是最具标志意义的"惑","道德"的话语独白导致"无伦理的伦理学",它根源于中国伦理学传统的断裂和康德主义的影响。"是中国"不仅是中国理论体系、中国话语体系、中国问题意识,而且是伦理道德和伦理学研究在现代文明体系中的文化天命;不仅关乎伦理学研究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且关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现代文明体系中的文化自立。迈入"不惑"之境必须完成三个学术推进:由概念诠释系统到伦理道德一体的问题意识的推进;由学术气派到学术使命的推进;由"礼义之邦"到"伦理学故乡"的推进。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以来中国人对"伦理学"这个西方学科的接受主要是从研究对象出发的,未能从思维方式角度思考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成立的前提条件,因而普遍忽视了"中国伦理学是否能成立"这一对于研究中国伦理学来说根本性的问题。其结果是人们不假思索地将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学说一律称为"中国伦理学"的内容,不仅导致对西方伦理学的误解,而且无益于国学传统的发扬光大。从亚里士多德对phronesis与sophia在希腊文中的含义区分出发,可以发现"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成立的前提问题非常重要,只有区分"儒家学说中有伦理学"和"儒家道德学说是伦理学"这两个判断,才能正确使用"儒家伦理学"或"中国古代伦理学"这类术语。此外,"儒家伦理学"、"中国古代伦理学"其实是用"伦理学"这一西方学科范畴对中国古代学术传统进行人为加工和重构的产物,决不能代替本来意义上的中国古代学术传统,特别是儒家学术;把儒家学术纳入"伦理学"等西方学科范畴,并以之为中国古代学术传统的最佳现代解读方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对中国古代学术传统、特别是儒家传统自身独立性的抹杀和独特价值的忽视。  相似文献   

4.
科技伦理学的兴起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 ,加强科技伦理学研究是时代的呼唤。作为科学技术学与伦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科技伦理学要研究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间的关系 ;作为职业伦理学的一个分支 ,科技伦理学又要研究科技道德现象 ,研究具体科技领域中的种种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5.
康德伦理学因与中国哲学的"因缘"而备受中国学者的关注,又因所谓的"形式主义"与"严格主义"而在中西方都引起争议.那么,究竟在康德那里,何谓"形式",何谓"质料"?称他的伦理学为"形式主义伦理学"是否合适?在何种意义上,这一伦理学形态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本文拟通过对文本的认真解读,管窥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代科技发展对伦理建设的理论、制度和主体这三个不同方面均提出了新要求.在理论建设方面,要求实现从近距离伦理向远距离伦理的延伸,从规范伦理学向应用伦理学研究的转向,并立足于多学科基础上的大交汇、大融合;在制度建设方面,要求变革社会制度,加强科技立法,引进科技伦理的"软着陆"机制;在主体建设方面,要求明确科技主体的伦理责任,建设科技主体的伦理规范,开展多极主体的对话.  相似文献   

7.
儒学在中国古代学术中属于"谱系儒学","儒学"一词的含义只是"儒家之学"的意思,没有学理性的指涉;而在现代学术中,儒学却被称为"哲学"、"伦理学"或"宗教",并在这样的"名分"下被研究.但是,究实而论,儒学无论是在学理上还是在范式上都与所谓的哲学、伦理学或宗教相去甚远.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将儒学称为"哲学"、"伦理学"或"宗教"就不是很"名正言顺",而且更严重的是,将儒学当作哲学、伦理学或宗教来研究大大地遮蔽了儒学的独特性.在现代学术研究中,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将儒学看作是可以用来建立新的哲学、伦理学或宗教的"思想资源",而不应直接将其看作是哲学、伦理学或宗教本身,这就好像我们应该将煤看作是电的资源而不应直接将其看作是电本身一样.  相似文献   

8.
黄勇认为,"美德伦理学"比"德行伦理学"能更好地反映儒家伦理学的特质.他的证说至少有三处值得商榷.首先,作为具有互释性的儒家概念,"德行"与"德"皆将品格与行为视为一体之两面,"德行"并非以"德"作为"行"的修饰词.由此,virtue虽然不能被翻译成"德行",但从语言翻译的角度否定"儒家德行伦理学"的结论亦不能成立.其次,"德行"而非作为品格的"美德"才是儒家伦理学的首要概念.在儒家那里,从品格无法派生出情感与行为,而"德行"则能定义品格与行为,所以,"儒家德行伦理学"才是更为恰当的表达.最后,"儒家德行伦理学"并没有排除对情感的关注,而是在品格评判中同时兼及情感与行为两个向度,由于特定原因而未发行为的不正常情况得到了儒家式的独特应答.由此,我们不能认为其限制了儒家伦理学的范围.要彻底走出以西释中的研究路径,唯有"德行伦理学"才能表达儒家伦理学不同于西方伦理学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9.
科技伦理学的兴起是科学技术的历史必然,加强科技伦理学研究是时代的呼唤。作为科学技术学与伦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科技伦理学要研究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间的关系,作为职业伦理学的一个分支,科技化理学又要研究科技道德现象,研究具体科技领域中的种种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明末清初到戊戌维新之前是中国与西方伦理学的早期接触时期,无论是明清耶稣会士的译著,还是林乐知、花之安等传教士的著作,传播的主要是一些宗教伦理观念,兼有一些世俗伦理思想.虽然,作为学术意义上的"伦理学"的输入还没有真正展开,国人对西方伦理学的自觉传播还没有形成规模,但这一切在客观上都作了西方伦理学在华传播的先导.先有这些思想观念的输入为之铺路,就为此后西方伦理学在中国全面的传播做了理论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关于科技伦理与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使得某些科技活动可能导致恶的结果,科技伦理的非强制性使其对科技行为的规范作用具有局限性,因此必须进行科技伦理立法的研究,创制科技伦理法,以更有效地规范人们的科技行为.  相似文献   

12.
科技伦理与公共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伦理领域面对的往往是多元道德价值之间的内在冲突,我们在价值取向上应持开放性的态度,以促进科技与人文在发展中的动态协调.再加上科技体制化的现实,科技伦理中价值取向的选择与实现呼吁一种社会、政治机制上的开放性,以形成社会公众的道德理性对政治和利益团体的制约,而公共理性经过合理论证可以用于解决某些伦理问题.作为上述分析的结果,科技伦理可能孕育着一种新的实践哲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一项科技活动的最终结果存在着与科技的目标之一——善相反的可能性,这就是科技风险.可以说,科技风险始终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而且随着人的认识能力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所涉及的领域的不断拓展,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在人类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科技的风险也在不断地增大.人们要考虑的,就是怎样尽可能地减少科技的风险,使每一项人类的科技活动可能产生的负效应减少到最小.  相似文献   

14.
关注高科技发展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技术进步在本质上是一种革命力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科学技术进步.在当代科学前沿和社会需要的结合点上,高科技通过创新不断发展,我们要关注和研究它所提出的伦理问题,预测科学技术进步可能对传统伦理带来冲击的方方面面,以避免或减少这种冲击造成社会混乱.  相似文献   

15.
科技论文文摘翻译方法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摘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它是解决读者尽可能多地掌握信息与身体精力十分有限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为了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中文科技期刊论文、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等均要求提交英文摘要以便于国外检索机构对期刊论文进行收录。然而,上述两类论文中真正从内容和文字表达上都符合国际标准(ISO 214-1976(E) Docum entation AbstractofPublications and Docum entation)的英文摘要不多。因此,科技文献的文摘翻译急需规范化。文章在分析国内英文摘要的常见错误基础上就英文摘要的内容、形式及其写作特点做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区域科技政策制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介绍了我国区域科技政策制定的发展历史,探讨了我国区域科技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入世后我国区域科技政策的制定提出了建议。认为确立区域科技发展战略模式,是研究区域科技政策的首要问题,要以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为重心的体制创新为前提,重新审视我国区域科技人才政策,区域科技政策的制定要坚持确立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17.
科技成果二重性与科学家社会伦理责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成果二重性问题己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科技的价值是非中性的,科学家在进行科技活动时必须受到伦理的约束.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要增强伦理意识,履行相应的责任,用科学良心支配自己的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8.
农业信息化及其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进入 2 1世纪 ,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信息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重组、消费为主的信息经济时代。为适应农业所面临的变革和竞争 ,必须积极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 ,以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过程本身就是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 ,而农业信息化则是一场带有深刻意义的农业科技创新 ,其实质都是将农业科研与生产和市场紧密结合 ,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 ,依靠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生产力 ,促进生产力产生新的飞跃 ,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将加快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 ,并有力地带动 2 0世纪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克隆人的诞生将会带来的一些伦理问题,以及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些问题,并以此为契点,探讨了科学技术与伦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