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事件具有高度公众性、议题性和影响力,深层次触及受众情感和切身利益.本文以媒介生态学为研究视角,从微博事件传播的媒介生态因子和传播模式两个角度来解读和研究微博事件的叙事文本、受众生态、环境生态及传播模式,对其发生发展规律及传播模式作系统性的考察,为我们正确把握微博事件传播的特点,引导微博发挥社会正能量提供一个新的参考视角.  相似文献   

2.
当今中国进入了不确定性增加、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高风险社会。风险社会改变了传播的理念和定位,对传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社会促进了传播主体与内容的多元化,加剧了传播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微博传播的兴盛与突发公共事件的增长形成了叠加效应,从而也使微博传播成为突发公共事件治理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微博为突发公共事件注入新鲜元素的同时,也为突发公共事件的治理提供了新工具和新场域。至于政府、传统媒体和公众的三重博弈关系,也因微博的深度介入而被注入了新内容。要有效地治理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在这三重关系博弈的实践中充分考虑微博带来的新变化,努力把握微博带来的新契机,化被动为主动,以微博治微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政府该如何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有效的危机沟通,遏制二次危机传播带来的损害,最大限度地帮助组织控制危机局面成为当下研究热点。本文选取H7N9事件、非洲猪瘟事件作为对比案例,以议题构建和公众参与作为理论支撑,结合政务微博双重属性,展开内容分析和编码,调查线上公众态度和行为,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务社交媒体的沟通效果进行刻画。结果表明:在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注重政务微博信息框架的构建,忽略了行动、观点框架的构建;政务微博沟通的公众参与度很高,而政府回复率较低;可以通过政务微博进行议题构建、正确引导,实现政民良性互动,形成政务信息有效沟通机制,提高危机沟通效果。  相似文献   

4.
微博的传播方式有别于以往任何一种传播媒介,它集便捷性、公开性、交互性等特点于一身,实现了随时随地传播信息的可能,以140个字符体现了微博用户主体的观点,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各项事务中有着自己特殊的传播方式。在网络社会的公共领域中,微博媒介发挥着“社会公器”的作用,文章旨在从传播学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公共领域”中微博用户的类型特征及行为需要,在研究微博用户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讨论微博对网络舆论的监督与引导机制,结合社会热点事件,探讨微博在现实社会的传播意义。  相似文献   

5.
微博的传播方式有别于以往任何一种传播媒介,它集便捷性、公开性、交互性等特点于一身,实现了随时随地传播信息的可能,以140个字符体现了微博用户主体的观点,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各项事务中有着自己特殊的传播方式。在网络社会的公共领域中,微博媒介发挥着"社会公器"的作用,文章旨在从传播学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公共领域"中微博用户的类型特征及行为需要,在研究微博用户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讨论微博对网络舆论的监督与引导机制,结合社会热点事件,探讨微博在现实社会的传播意义。  相似文献   

6.
微博维权事件一般会经历"萌芽期——升温期——高潮期——解决期"四个演进阶段。微博创造了公共话语空间,为政府、媒体、机构和公民提供了对话交流的平台,打破了传统公共行政强权者的话语体系,构筑起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维权能量场,在真诚、自主、高效的对话中促进维权事件进入公众议程,进而引起权威部门的关注并得到解决。微博维权具有表达方式便捷、心理威慑作用强、成本低、效益高等优势,对民主的发展和公众监督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网民媒介素养较低、网络谣言的传播等问题对微博维权甚至社会管理的健康发展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建立政府微博中的热点事件信息可信度影响因素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当前政府微博中的热点事件信息可信度较好,因此政府可以将政府微博作为一个有效平台来发布热点事件信息。此外,影响政府微博中热点事件信息可信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信任,其次是公众的受教育程度和党派归属,而微博自身的碎片化、非逻辑化和娱乐化特征并不构成政府微博中热点事件信息可信度的消极因素。因此,要提高政府微博中热点事件信息的可信度,首要的是建立我国公众的社会信任。  相似文献   

8.
“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发生后,在微博上迅速引发大量讨论,反映了公众对此事件的情绪。而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对相关微博进行情绪识别,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节点识别、主体差异和作用机理三个方面探究愤怒情绪传播中的关键节点,可以发现:愤怒情绪的传播网络呈放射状结构,少数用户占据优势地位;新闻媒体及名人明星具有较高的情绪吸引力,是重要的“情绪源头”,草根大V具有较高的情绪凝聚力,是关键的“情绪枢纽”;在媒体和明星的情绪启动效应以及草根大V的情绪助推效应作用下,事实流、意见流让位于情绪流,共同导出网络舆情中多元主体参与的情绪图景。  相似文献   

9.
由名人微博爆料引发的“老酸奶”事件,由于涉及整个社会极为关注的食品安全话题,经过作为新媒体典型代表的微博的广泛传播和传统媒体的推波助澜,一时间引发公众广泛议论,几近酿成公共危机事件.然而,由于始终未得到证实或证伪,成为一起少见的有始无终的传播事件.媒体应该反思在这起事件中的呈现,提升食品安全报道的“净化力”,强化食品安全报道能力,实现食品安全报道的日常化,以提升公众对于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风险感知与辨别能力.  相似文献   

10.
微博中的谣言传播及其规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为话语自由表达在公共领域建构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但由于其自身管理体制的不规范以及对公众素养要求不够到位,谣言却也时刻伴随着。谣言的恶性传播使微博的传播、沟通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阻碍着微博舆论平台的健康发展,甚至危及公共领域建构的进程。如何妥善规避微博传播中的谣言、不断完善微博传播平台,从微博自身管理机制以及对公众的素养要求等方面的考量,提出建立完善的事实和身份审核机制以及呼吁公众理性表达、监管部门适度引导,以期制止微博谣言传播,创造一个纯净的微博沟通环境。  相似文献   

11.
微博有助于组织将公众引入对话传播,从而建设组织-公众间的对话式关系。从对话传播的视角,以Kent和Taylor的"网络对话传播原则"为分析框架,对10个政务机构微博的200条微博帖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政府微博的对话传播现状,并在3个假设验证的基础上,为政府如何有效地通过微博进行对话传播提出了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信息碎片化是微博、微信等"微传播"场域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信息的碎片化容易在公众中激发出刻板印象效应,造成信息的误读。通过对"罗尔事件"的网络民族志考察,还原事件主角罗尔"重男轻女"公众形象的建构过程,指出信息误读背后既有信息不足的原因,也有情绪化的非理性因素,同时也有某种基于微博、微信运营的市场理性,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微传播场域复杂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实证的人类动力学研究认为人类活动的时间间隔分布具有胖尾特性。通过研究新浪微博——中国最成功的在线社交系统上所搜集到的数据,选取四类情况(包括三类重大事件以及普通情况),分析微博用户发布微博、转发微博以及评论微博的情况。研究发现四类情况下微博发布、转发和评论的时间间隔分布均服从幂律分布,并因为事件影响时长而互有差别。在微博用户行为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排队论和自适应网络提出了一个兴趣驱动模型,该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幂律分布与各事件影响时长之间的关系,这些发现对于探索信息传播机制的规律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在微博的传播空间中,每一个用户都有可能成为一个传播中心,以自己的粉丝群体为基础,构成一定范围的传播空间。微博传播具有多中心性和多向性的特点,并且其传播效果具有弥散性。微博用户由于其经历、学养和性格的不同,其所体现出来的话语风格也各不相同。在微博空间里,各种风格竞相登台,各放异彩,也因此造就了微博传播的复杂性特点。微博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物理空间的现实社会状态的复制,但是这种以话语实践的方式所建构的社会状态,由于微博传播的自媒体属性、网络传播的匿名特征而显得更为复杂,这种建立在话语表达实践中的复杂性通过舆论的推波助澜又反射于社会实践中,进而转化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力量。这种基于自媒体特征的微博传播风格决定了微博传播内容的多元性和传播效果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微博作为一个爆炸式传播信息的社会化媒体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掌握微博信息的扩散规律可以对不良信息传播进行有效监管。本文采用易感者、传染者及免疫者(SIR)模型将微博用户分成未转发用户、已转发用户和已淹没用户三类,成功模拟了微博用户的转发行为。通过Matlab仿真得到微博信息扩散过程的曲线,发现了微博中信息扩散的主要规律。基于仿真结果的分析,对微博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微博信息传播的巨大优势和其所拥有的庞大用户群,打破了传统媒体以及政府主导的社会舆论生成机制,已成为了新的舆论阵地。本文试图通过对于几个在国内外影响重大的突发性事件的分析,研究突发事件中微博传播的特点以及作用,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对策,使微博在突发性事件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形式,在日益成为信息时代主要传播渠道的过程中,一方面下放了传播权,另一方面,更多意见领袖集聚这个平台,产生的集权效力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尤其在舆情事件传播中,微博意见领袖正在成为推动舆论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从微博意见领袖的特点入手,对微博意见领袖在舆情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作用进行探讨,并就如何充分利用微博意见领袖积极引导舆论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突发性事件报道屡见不鲜。新技术——Web2.0自媒体产生带来了媒介的新发展,使传统媒介不再是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唯一主角。微博正在改变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微博的研究对转型期的中国具有意义。文章以微博信息传播方式的角度出发,探讨突发性事件中微博的传播模式、微博传播效果、微博舆论引导、微博谣言的控制和引导等切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受限于操作性障碍,大多有关微博议程设置作用的实证研究仍停留在质性状态和对定量支撑的寻求.微博议程仅仅是作为另一种网络形式的公众议程存在还是已深深嵌入大众媒体的议题选择过程中?本文选取2012香港特区特首选举作为焦点事件,利用内容分析和时滞相关性分析,从两级议程水平上探究新浪微博和作为传统媒体代表的报纸之间的媒介间议程设置流向.结果显示,微博与报纸在焦点事件进展过程中交替为对方设置议程并在事件发展到顶点阶段实现了强烈的议程互设,这表明微博不仅仅提供一种公众议程的获取途径,也完全有能力为大众媒介设置议程.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新媒体微博已成为变革传播方式的新型生力军和各大门户网站重点建设的新宠。我国微博用户的庞大数目和快速增长给社会政治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微博问政、微博打拐、微博求血等事实彰显了微博不容忽视的微力量。微博逐渐成为各种突发事件和热点事件传播的舆论中心,给自上而下的传统舆论控制体系提出挑战。立足大众传播理论视角研究微博作用于社会生态的规律有利于扩大微博的正面社会效应,建构web2.0时代网络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