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作为一种参与性广、文化性独特、经济效益高的旅游形式,旅游节庆对塑造区域旅游品牌、传播区域文化、提高区域的知名度、促进对外经济合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节庆发展速度快,但历史较短、节庆层次不强,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之间存在差距。文章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从节庆品牌建设数量、品牌类型、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等四方面对城市旅游节庆活动的发展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中小城市旅游节庆发展品牌化道路的探索提供基础论据。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参与性广、文化性独特、经济效益高的旅游形式,旅游节庆对塑造区域旅游品牌、传播区域文化、提高区域的知名度、促进对外经济合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节庆发展速度快,但历史较短、节庆层次不强,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之间存在差距。文章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从节庆品牌建设数量、品牌类型、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等四方面对城市旅游节庆活动的发展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中小城市旅游节庆发展品牌化道路的探索提供基础论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湖南凤凰古城“一票制”风波产生的原因,分析并指出了构建旅游城市品牌战略意识、建立品牌危机传播机制、科学谋划品牌危机传播策略的重要性,并从旅游城市的品牌塑造尤其是危机传播的战略角度对重塑城市品牌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营销”时代,旅游城市要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必须走品牌化之路。宜昌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城市,如何通过品牌化来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加快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三峡旅游最佳目的地城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由此从SWOT分析入手探讨了宜昌旅游城市品牌建设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品牌塑造的误区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挖掘和提炼城市品牌,已成为当今所有中国城市面临的重要选择。在许多城市品牌化取得成功的同时,也有一些城市品牌设计走入误区。实际上,我国城市品牌的塑造,不仅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且要有科学的方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其竞争经历了景区(点)竞争、线路竞争、城市竞争,现在进入到区域协作和区域竞争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核心旅游资源对打造完整的产品体系以及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通过目的地所拥有的核心资源打造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并通过该品牌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力是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杭州市为例,在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的基础上,利用SPSS17.0经过因子分析,得出休闲旅游城市游客体验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游客体验与休闲旅游城市品牌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显示:游客杭州之行的体验满意度水平为中等;服务因素等五大影响因素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游览过程因素与休闲旅游城市品牌塑造的相关性较低;游客体验满意度与品牌塑造满意度对休闲旅游城市品牌忠诚度的影响是正向的。  相似文献   

8.
在全域旅游的视域下,需求品质化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在旅游领域的集中表现,也是旅游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而需求品质化既需要旅游品牌作为支撑和助推,也是旅游品牌塑造的重要路径和核心要素,同时,需求品质化要求旅游品牌的高端化与之相协调。以需求品质化为视角,通过分析旅游品牌特质及其发展规律,构建旅游品牌体系,提出在需求品质化、全域化、国际化背景下,旅游品牌塑造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旅游品牌的塑造与传播、旅游品牌竞争力的提升,特别是为我国旅游业的高品质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舟山群岛新区的设立,舟山旅游业迎来了大开发、大发展的良好机遇,但同时也是对舟山旅游如何转型升级的一个新挑战.对舟山群岛女性旅游品牌进行了界定,在分析舟山旅游品牌建设现状的情况下,结合舟山海岛女性旅游资源的基础条件,首次提出舟山群岛女性旅游品牌的塑造,同时也对塑造舟山群岛女性旅游品牌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促进先行先试的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品牌引领是竞争环境下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在大力发展蓝色经济、推进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实施品牌引领战略、打造蓝色文化品牌是文化名城建设的必由之路.应以底色的蓝色文化为基础,以本色的蓝色文化、着色的蓝色文化为重点,按照由做大到做强再到名城确立三步走战略,通过明确区域文化发展定位、塑造城市精神与主题文化、科学设计推进战略、突出战略重点,分类分步推进蓝色文化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是支撑印尼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旅游业在2011—2025年如何推动印尼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应进行综合考虑。2015年东盟经济共同体成立后日益严峻的旅游竞争,促使印尼国家旅游部推出各种战略手段,最重要的就是对国家品牌重新定位,将“访问印度尼西亚年”变成“精彩印度尼西亚”,以提升印尼旅游业的形象和竞争力。国家品牌宣传对游客人数、旅游收入等有很大影响,采用描述性的定性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等对印尼国家旅游业品牌战略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提升印尼旅游业在游客心中的形象和竞争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初探——以湘鄂渝黔边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品牌培育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的非价格竞争手段。湘鄂渝黔边区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老、少、边、穷、库”区,应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以促进当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文章概述了湘鄂渝黔边区旅游产业集群及其品牌培育的意义,提出了对该区进行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培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旅游品牌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品牌化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分析了旅游品牌化的作用以及当前我国旅游品牌化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目标品牌战略、品牌规划战略、品牌再活化战略、品牌延伸战略、品牌形象强化战略等旅游品牌化的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北京旅游业发展的进程,未来北京的旅游产业一定是向主题更加突出,更加追求旅游产品品质的品牌化方向发展。品牌化发展战略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北京旅游产业品牌化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策略与发展路径,为北京旅游产业的品牌化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案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论国家地质公园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地质遗迹作为旅游资源,其吸引力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国家地质公园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要将国家地质公园的品牌效应最大化,将地质公园建设积极纳入到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统筹规划,理顺管理渠道,细分旅游市场,进行旅游产品创新,并进行大规模的促销活动。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区域旅游合作的红三角旅游区建设问题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区域旅游合作,已被实践证明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区域旅游合作的形式、理想模式、空间结构形态以及产业链与产业体系的构建等几方面,是发展区域旅游的重要理论基础。韶山、花明楼、乌石三地旅游资源既有相似之处,又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具备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条件。三地应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和服务网络,塑造整体旅游形象并开展联合促销,构建领袖故里红三角旅游区,共同打造湖南省红色旅游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旅游开发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向优质发展阶段。温泉旅游集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商务会展等为一体,深受旅游开发者和游客青睐,树立温泉旅游品牌优质形象、助推温泉旅游向高质量发展是我国优质旅游发展的重要任务。云南保山位于祖国西南边疆,其温泉的数量和品质在世界上均屈指可数,但其旅游资源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保山温泉旅游品牌建设主要存在市场细分不足、推广力度不够、文化内涵浅显、公关重视不够等问题。在未来的旅游建设中,保山温泉品牌应进一步加大在规划设计、内部建设、市场营销、文化塑造、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打造力度,不断提升保山温泉的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都市休闲旅游深度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旅游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热点与趋势之一。我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都市休闲旅游以促进城市旅游以及经济的发展,然而都市休闲旅游在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总结我国发展都市休闲旅游存在的普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都市休闲旅游开发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化旅游业作为陕西省的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在全国各省市旅游发展收入的排名和增长方便却存在退步的趋势。针对当前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国内外旅游相关文献的梳理,将文化旅游产品划分为自然生态类、遗迹遗址类、建筑文化类、文化旅游商品类和民俗节庆活动等五大类,在此基础上对陕西省三大区域即关中、陕南和陕北地区的文化旅游产品(数量、类型、等级和空间分布)和文化旅游景区等进行评价。研究认为,目前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处在发展过程中,文化旅游活动以文物观光为主,吸引力不足;文化旅游产品以低端产品为主,精品项目较为缺乏;文化旅游产业拓展不足,业态较难创新;文化企业品牌影响力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应着力于促进文化旅游产品类型的多样化,以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应提升文化旅游过程中服务的文化内涵,增加文化旅游产品价值;应加强文化技术创新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提升旅游者文化体验质量;应对大文化旅游企业实行“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增强本省文化旅游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