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925年和1926年,徐志摩与胡适这两位自由派知识分子好友先后游历莫斯科。莫斯科之旅使他们发生了深刻的思想逆转:徐因苏俄之梦的幻灭而回归自由主义,胡则激赏新俄“伟大的政治新试验”而引起“新的兴奋”。由此,徐胡之间发生了一场关于苏俄问题的论争。徐对俄罗斯文化的“吊古”情愫体现了他的诗人本色,而胡对新俄政治新试验的欣赏则体现了他的“士大夫”性格。胡徐苏俄观的分歧表征着自由知识分子深刻的思想冲突。在这场思想论争中,诗人徐志摩成为古典自由主义原则的守护者,而作为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精神领袖的胡适,则因心仪莫斯科新政而成为苏俄革命的同情者。胡徐围绕苏俄问题的歧争是20世纪前期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饶有意味的事件。  相似文献   

2.
《欧游漫录》所传递的苏俄形象投射着徐志摩的政治立场与价值观念,记录了他苏俄观转变的心理轨迹。徐志摩基于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价值理念对苏俄乌托邦提出的质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1920年代中国人对苏俄乌托邦的浪漫想象与革命冲动。其对中国政治道路、政治模式选择的仔细考量,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徐志摩为代表的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秉持的苏俄观和政治理念,在当时激进情绪鼓胀的政治文化语境中注定了无地自由的尴尬命运。  相似文献   

3.
傅斯年与王世杰之间的交往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与曾经有过自由主义倾向的国民党政府官员间的交往。王世杰是胡适派文人与国民党高层联系的桥梁纽带。他们的交往涉及三、四十年代社会文化史上某些较有影响的事件。因政治立场、人生追求、精神境界不同,对于某些事件的态度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抗战胜利后全国发生的学潮,引起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高度关注,他们在<观察>周刊上发表文章,客观分析学潮的起因,明确表达对学潮的态度,深刻意识到学潮的重大历史意义,强烈呼吁政府深刻反省失误的同时需迅速做出真实的努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20世纪4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和政治态度.  相似文献   

5.
作为近现代中国自由主义公共知识分子的代表,胡适对自由的张扬却体现了"文化边际人"情结,即他在超越传统时又没有远离传统文化的土壤。他在西方自由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接中塑造健全个人主义的魅力;诠释无为而治的现代意义;其批政、议政的做法体现着传统强烈的人文批判意识;而其容忍的原则则在质的追求中又晨露出士大夫懦弱的心迹。然而忽视对中国社会政治格局的科学把握最终酿成了胡适的自由主义之累。  相似文献   

6.
胡适提倡自由主义起先是从输入政治思想着手的,随后延伸到文化和文学上来。胡适的自由主义文学观主要体现在他的自由主义思想、对个人主义品格的倡导、自由主义观念在文学中的表现以及独立的创作态度。胡适大力宣传易卜生主义,希望文学能够促进国人健全的个人主义人生观的确立。胡适把《易卜生主义》里张扬的个性主义输入到新文学中,他主张个人须要充分发展自己的天才性,须要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胡适的自由主义思想还反映在创作上,认为作家有文艺创作的自由,可以与政治意识形态保持疏离。  相似文献   

7.
胡适与中国自由主义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中国著名的文化自由主义者,胡适的文学思想及全部文学活动始终与他的社会文化活动相联系,并以后者为出发点。文章从泛功利的文学价值观、改良文学的态度与方法、对易卜生主义的鼓吹等方面论证胡适是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始作俑者,并简要评价了胡适自由主义文学思想的贡献与局限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中国著名的文化自由主义者,胡适的文学思想及全部文学活动始终与他的社会文化活动相联系,并以后者为出发点。文章从泛功利的文学价值观、改良文学的态度与方法、对易卜生主义的鼓吹等方面论证胡适是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始作俑者,并简要评价了胡适自由主义文学思想的贡献与局限。  相似文献   

9.
以胡适禅宗研究为个案,研究了胡适自由主义思想与传统自由思想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胡适的禅宗研究虽然缺乏思想深度,但他的自由主义理论与禅宗存在关联,胡适要求政治与文化自由,这是中国近代自由主义不同于传统的主要进展,但胡适并没有意识到现代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中也能找到它的参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期的知识分子经过多年的分化,按所秉持的理念,逐渐演化出三大类知识分子:保守主义知识分子、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除了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外,其他两类知识分子在1949年都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这个抉择影响了他们自己的生命轨迹,也暗中波及着中国现代的政治和文化。  相似文献   

11.
《宋元学案》编纂者梳理了湖湘学派的发展源流,厘清了胡安国作为二程私淑弟子及孙复再传弟子的师承关系及其理学与春秋学的渊源。黄宗羲基于儒佛根本理论差异在于是否承认天理的观点,批评了胡寅基于表面现象的佛教批判,又从性、心、工夫3个方面反驳了朱熹对《知言》的批判,指出胡宏的性无善恶说是指作为本体的善性,避免了将善恶混在的气质之性混入义理之性中,胡宏以心属已发的观点出自程颐早年的未定之说,胡宏察识本心发出的端倪而后容易下涵养工夫的观点与程颢的识仁说一致。编纂者基于心学立场推崇张栻较朱熹更早重视涵养工夫,批评其向外穷理的“集义”说,又肯定了湖湘学派以察识日常生活中本心流行的端倪作为体认仁体之方法的宗旨。  相似文献   

12.
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当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表现视角,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50-70年代、新时期十年和1990年代以后。50-70年代,该题材小说主要是国家视角;新时期开始后发生了不彻底的转向,“人性”成为书写的要素之一,但此前表现视角的惯性仍然在起作用;90年代以后,对知识分子的表现视角彻底下移,个体性的私人书写代替了群体性的国家言说。  相似文献   

13.
苏轼任徐州知州期间与王巩多有交谊,二人诗歌互答,志趣相投。钩稽带有“组诗性质”的诗作,既可观苏、王二人在徐州相约、相会过程中诗酒风流的知己之情,亦可窥苏轼知任徐州时对党争的隐性描述及其旷放之外的孤独心境,是研究苏轼文学交游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苏轼的诗词是高度个性化的存在,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存在。然而,这种个性化除了来自于诗人的自我之外,同时也来自于诗人一生中各时段所在地方的特性,我们称之为“地方性”。苏轼诗词中的“地方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与诗人的自我、诗中的自然、诗中的人文和诗人的思想以及诗中的地名等有着重要的关系。苏轼诗词中的“地方性”,来自于他所到过的许多地方、诗人自己对自然的敏感以及他深厚的地理意识,同时也来自于他对于诗歌艺术时空的建构。苏轼诗词里的“地方性”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对于当代汉语诗歌创作也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在资本主义土壤上诞生的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新纪元。1991年,苏共以国家解体方 式结束了自己的历史进程。苏联共产党垮台与苏联解体的根本内因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严重束缚,外因是美苏争霸以及西方的和平演变,而苏联特权阶层的形成及其腐败 导致民心尽失是直接原因。这段历史在苏联已怆然定格,但是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历程不能忘记,十月革命的成果不能否定。追溯历史的目的就是要以史为鉴,特 别是对于源于十月革命胚胎的、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传承发展中纪念它,在重新审视中借鉴它,意义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16.
斯大林思想是斯大林同志领导苏联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理论体系,它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恩、列的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贡献。由于历史虚无主义有着错误历史观和不良政治企图,全面抹杀了斯大林的历史功绩,对斯大林思想不能正确认识,在世界上造成了不良影响。要正确认识斯大林思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唯物史观,还应该辩证地看待“斯大林主义”这一概念,将其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分析,并且必须仔细阅读分析斯大林的原著。  相似文献   

17.
苏俄时期,列宁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基础、民众的文化水平和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等基本条件有清醒的认识,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他结合苏维埃国家的现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同时,他对社会各阶层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做出了基本判断,提出了分类开展教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以来,俄国代议制机构经历了从国家杜马到苏维埃,再从苏维埃到国家杜马的两度更替。与旧国家杜马和苏维埃相比,重建的国家杜马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俄罗斯仍没有因此而建立起真正的民主制度。在代议制机构的嬗变过程中,影响变革的因素很多,其中,前代议机构地位和功能的衰微、领导者政治理念的不同和俄国特殊的国情特征是促使嬗变发生的主要原因。苏维埃取代国家杜马后又被国家杜马所取代的历史启示我们,代议制机构的有效运作有赖于制度建设的加强、政治文化的培育,以及借鉴吸收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基础上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韩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是随着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逐步演进的。历史上韩俄有过曲折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韩国实施北方政策,着力改善与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韩苏建交;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韩俄两国在政治、经济、能源等各个领域积极发展交流与合作,韩俄加强合作有利于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韩俄两国在未来的合作中将有崭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