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人文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城市理念、形态与模式,是对传统的"政治型城市""经济型城市"的反思与超越.相较于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等新型城市形态,人文城市无论是在学理研究上还是在建设实践上都较为薄弱与滞后.大力推动人文城市建设,在理念内涵上,要进一步深化对人文城市的认识,全面把握人文城市理念的批判之维、价值之维、文化之维、动力之维与生活之维;在现实路径上,要严格"城市紫线"管理、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重视文化规划、提升人文城市建设的文化自觉,要挖掘人文资源、引领人文城市建设走特色发展之路,要注重人文之治、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城市作为一个物质、经济、文化的综合体,需要通过合理的规则协调各种景观文化元素,融合可持续生态建设的价值观,使城市景观文化具有实际科学的、审美的价值意义。当代城市景观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多方面的。在人文价值取向方面,当代城市景观建设应符合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了解城市的历史文脉,识别城市的环境基础空间,在此基础上建设和谐的人文生态景观环境;在生态价值取向方面,城市景观建设必须保持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生态环境中动植物等生存发展的生态功能,确保城市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在当代城市景观文化的建设中,需要开拓性的规划,使自然生态和人文价值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3.
正七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底蕴。刘邦文化使沛县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具备了与众不同的精神和魅力。而近年来沛县城市建设的成就,又使刘邦文化从历史和人文概念变成了触手可及、有目共睹的物质财富。从龙城水乡的定位和沛县城市建筑的鲜明风格可以看出,汉风汉韵已经渗入到沛县城市的骨髓之中。用历史文化充实城市内涵,是沛县城市建设的首选概念。以城市建设打造刘邦文化载体,则是沛县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城市建设要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环节。提高城市文化内涵的方法论原则主要有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原则、特色性和国际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城市文化建设的向度有科学文化、人文文化和生态文化。要注意新型工业化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城市建设要文化化、人性化、数字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5.
关于构建民族地区高校人文社科创新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社科创新体系的构建是新时期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而民族地区高校人文社科创新体系建设又是我国人文社科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宁夏大学为例 ,阐述了民族地区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必须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 ,立足民族文化的土壤 ,挖掘民族文化精髓 ,将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以学科建设与培养高层次社科人才为重点 ,突出地方性、民族性和区域性 ;在西夏学、回族文化、民族史学理论等领域 ,积极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以政策为导向 ,以科研平台为依托 ,营造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创新体制、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 ,来促进民族地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建设。以重点学科、学位点建设为龙头 ,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支撑 ,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三位一体互动与协调发展 ,将是宁夏大学构建人文社科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论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个基本内容。生态环境不只包括自然环境 ,还包括人文社会环境。民族文化是构成人文社会环境的基本要素 ,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必然联系。在西部大开发中 ,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不能只是片面地指向自然环境 ,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金陵瞭望》2009,(21):8-9
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局领导班子紧密结合南京文化建设的实际.统一了思想认识.在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南京下一步以科学发展引领文化建设的思路: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城市发展目标.以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倾力打造特色鲜明、在同际上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文化名城。到2015年.力争将南京建设成为文化基础设施配套完备、文化遗产成功保护、文艺创作成果丰硕、文化产业优势突出、文化市场繁荣有序的先进文化的示范城市、文化共享的和谐城市、文化创新的核心城市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城市.南京文化的软实力进入全国同类城市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8.
青岛文化由青岛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城市文化构成。研究青岛的城市文化,尤其需要重视青岛建置以来的城市历史。在文化圈理论视阈下可以发现,青岛城市发展史上德国占领时期的建设,给青岛带来了西方文化圈中的一些新鲜元素。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青岛城市文化逐渐成型,在人文价值、文明理念、建筑风格、重商主义、语言习俗、饮食风尚等诸多方面体现出中西合璧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9.
广州是决定中国近现代命运的三大阶级的最早诞生地,是近代中国多种叛逆型思想的起源地,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发源地,是中国近现代许多历史人物的政治活动地,其文化资源的丰厚性、独特性,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丰厚的文化资源没有直接导致辉煌的文化现状,其深刻的原因在于文化发展具有区别于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广州目前的文化建设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自己丰富的文化资源,在人文教育、社科研究方面加大力度,在城市建设等方面突出地方文化品位,形成整体效应,促使广州的文化建设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品等,它积淀和凝聚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城市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重庆市城市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并提出保护重庆历史文化遗产和建设城市文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论人口素质与生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质量分为主观感受型生活质量和客观条件型生活质量,在生活质量概念中人口是生活质量的承担者,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人口的素质与生活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人口素质主要体现为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它们从各方面影响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人口素质,为生活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针对现实社会分别提出了各自的社会理想,两者虽然存在某些区别,但也存在很多相同或相通之处,正是这些相同或相通之处促进了儒、道两家相互吸收、相互提高、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彝学是认识彝族,认识自然和认识社会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彝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彝学自然是中华学整体中的一个局部。彝学与中华学的关系就是局部与整体互相关联,缺一不可,并互相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雷蒙德·威廉斯在早期的文化研究中注意到对大众文化的探讨从观察的出发点上就存在一系列值得质疑的问题,通过对大众概念的剖析和指出大众文化研究中观察的局限,他提出了自己的观察立场.对其"大众观察"理论的归纳是希望对我国的文化研究状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一以贯之的思想,也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文章指出党要始终代表好人民利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不是仅有良好的愿望就能达到的,因为人民利益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涉及多重复杂关系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特点,必须认识和把握人民利益的时代特点,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7.
九十年代专书词汇研究的进展,表现在题材范围扩大、内容的完备化、方法的科学化、价值的多元化四方面。专书词汇研究的不足表现在缺乏完善科学的理论体系,对专书词汇的研究应寄望于未来。  相似文献   

18.
当前证据规则的立法已成为法律界关注的焦点,但在认识上不统一,迫切需要从理论上予以解决.为了强化对当事人权利的保障,需要对公共权力加以制约,保证司法公正;同时诉讼过程有客观规律可循,亦需制定规则以统一证据的运用,这就给证据规则的制定提供了理由和理论根据.而证据规则与自由心证原则相违背,因而证据规则的制定宜粗不宜细,以保障人权和保证适当的心证为限.  相似文献   

19.
论党管干部原则确立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管干部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原则,其实质是党组织引导、支持人民选拔、管理、监督干部。党管干部被确立为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原则的理论依据:党的性质理论是党管干部原则的根本理论来源;党的领导原理是党管干部原则的直接理论来源;政党政治录用的基本功能是党管干部原则的基本理论来源;现代官员理论奠定了党管干部原则的一般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试析唐传奇中"仙妓合流"现象的历史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仙妓合流是唐代诗文中出现的文学现象 ,其中 ,仙女与妓女有着不解之缘。这一文学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唐代许多女冠兼有娼妓之身份 ,其根本原因要从宗教理论和社会现实两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