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生消费存在着较大的内部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消费分层。作为家庭消费的延伸,大学生消费亦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以恩格尔系数作为大学生消费分层的依据,重点对家庭经济、文化资本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所作比较分析表明,家庭经济、文化因素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机制不同。家庭收入水平与大学生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但对大学生的消费分层无显著影响;而家庭文化对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与消费分层均有显著的影响,父母所处的职业阶层越高,大学生消费支出越高且相应的消费阶层也高,父母的消费观念对大学生消费分层有着显著的影响。另外,不同性别大学生在消费分层上存在显著差异,是否参加学生组织对大学生消费分层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民族高校大学生贫困现状与消费行为包括:1.民族高校大学生消费水平远低于东部地区的高校学生消费水平,研究生的消费水平显著高于本科生,城市生源学生的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农村生源学生的消费水平;2.民族高校学生消费中最高的是饮食花费,学习的花费次之;3.民族高校收入弹性比较高的项目主要是恋爱、服装、医疗保健支出,价格弹性比较高的是服装、恋爱和学习项目;4.民族高校大学生贫困面比较大,贫困学生主要为农村生源。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特点与经济状况和消费结构密切相关。经济状况和消费结构的差异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在培养大学生提高理财能力,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同时,应注意帮助大学生调整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社会认同状况研究——以某高校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认同倾向量表对438名大学生的社会认同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认同倾向主要由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组成,其中社会认同除了其本身的内涵外还包括关系认同与集体认同;无论是个人认同还是社会认同,当代大学生认同中的积极成分要高于消极成分;影响大学生社会认同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是政治身份、民族、性别、专业、生源、年级,但其各自的影响力度不大;政治身份、专业、生源、年级对社会认同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当前倍受关注的一个社会焦点问题。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量表,对广东省生源的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态的调查。结果表明:贫困生自我效能较高,积极乐观,但躯体感受较差,存在失眠、厌食等症状;贫困生人际交往被动、敏感,在人际交往敏感性上存在性别、生源差异;贫困生大多具有良好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态度,但存在生源、年级差异;在家庭归属感上存在性别、生源差异,家庭压力上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河南省高校普通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呈多层次需求,体育消费仍以实物型消费为主,消费结构较单一,总体消费水平较低。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主要因素为没有时间、场地设施差、体育消费品价格偏高和经济拮据等。对此提出了相应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大学生消费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对目前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存在的消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归纳出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特点:消费主流合理;消费内容多样化;消费支出层次化;消费行为个性化和从众性并存。分析大学生消费的误区:消费主义倾向涌现;攀比消费和炫耀消费现象严重;宣泄性消费;理财观念淡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提倡节俭、适度的消费伦理观;净化社会消费环境;言传身教,家庭消费教育要首当其冲;学校要引导学生正确消费;大众媒体文化正确引导;培养大学生的理财能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常州市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常州市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呈多层次需求,体育消费仍以实物性消费为主,消费结构较单一,总体消费水平较低.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主要因素为没有时间、场地设施差而少、体育消费品价格偏高和经济拮据等.对此提出了对应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运动员择业效能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大学生运动员的择业效能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运动员择业效能感的整体水平不高(95.27±12.13);大学生运动员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男生高于女生;大学生运动员择业效能感的生源差异显著(P<0.05),城市生源学生高于农村生源学生;大学生运动员择业效能感的项目差异显著(P<0.05),个人项目运动员高于集体项目运动员;不同年级大学生运动员的择业效能感呈高—低—高—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抽样调查方式对2005~2008级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大学生价值取向专项调查研究,按照专业、生源、性别等分类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在学习、自我个性、人际交往、消费、爱情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针对这种差异性提出学习方面应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在自我个性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人际交往方面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交往能力和技巧,在消费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在爱情方面引导学生严肃地对待爱情婚姻。  相似文献   

11.
贫困生的大学生活特征及其应对贫困的策略是发展性资助支持体系构建的基础。通过对14位贫困大学生的访谈发现:贫困生的大学生活不仅有经济的压力,还有非经济的压力和发展的限制;而内倾、反思和参与是贫困生应对困顿生活的基本策略,与此相应的是贫困生走出困顿的3个阶段。基于这一发现,认为发展性资助支持体系的构建应对贫困生的大学生活持有综合的视角,同时要与贫困生的应对策略相切合。  相似文献   

12.
实施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整个社会处于一个价值转型期的过程中,高校里大学生礼仪教育方面的欠缺,正影响着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调查分析,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基础文明知识的欠缺;二是了解肤浅;三是缺乏深层次的认识。通过对学习者和未学习者的调查发现,礼仪教育在大学生中实施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它有助于规范大学生的社会行为与举止,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形象,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才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优于一般单纯性的理论说教。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揭示目前普通高校体育公共选修课存在的若干问题 ,并为今后普通高校能更好地开展体育公共选修课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访问了解、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普通高校体育公共选修课学生选项动机、选项状况及公共选修课的价值以及满意程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普通高校体育公共选修课已被公认是深受学生欢迎的 ,是学生在校期间享受体育运动欢乐、学习和提高运动技能的主要课程。但由于受选项因素的影响 ,致使学生选项动机不够明确 ,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学生对其选项的学习与其欲达到的目的差距较大 ,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想重新选项 ,尤其反映在学习成绩、获得的学分不能满足学生的意愿时而产生的对考核标准的褒贬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在贫困大学生勤工助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就大学生在图书馆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展开分析,指出它对加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和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即不仅能减轻图书馆的工作压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提出加强高校图书馆对勤工助学大学生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大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发现 :有相当多的专升本院校学生不明确学习目标和主要任务 ;部分学生因就读专业和学校不理想而采取不负责任的自我放弃态度 ;近一半的学生没有明确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相当学生没有刻苦意识 ,不知如何应对大学的学习 ,缺乏独立意识 ;多数学生对学习成绩和课堂纪律持内归因态度 ;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持怀疑态度。因此 ,应加强升本院校大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是否有效的利用了有限的时间资源是制约学生学业水平高低的重要原因。教师、学生及课堂环境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需注意的几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以大学生家长为收费对象的政策主旨,与大学生作为已经在法律上享有独立权利和承担责任的公民身份的法律原则及精神形成了内在的“紧张”,不利于我国建设法制社会必需的大学生公民意识和人格养成,而对现行的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的必要修正,则是保证大学收费政策在理论上合理、实践上公平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大学英语课堂小组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师无法对小组活动进行监控、活动主题与教学内容脱节等,研究并尝试了一种组间小组活动模式。该模式中,课堂讨论主要以问答形式在组与组之间轮流进行,讨论话题围绕所学教材。在探究运用交互理论研究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语言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这种组间小组讨论模式中,所有学生都能获得用目的语进行表达的机会;交际中也出现了意义协商,但意义协商的数量较少,多由句法、词汇障碍引起,学生也表现出了对自己语言进行修正的愿望。他们在交流中还运用了许多该课中出现的生词,对课文也获得了更深的了解,并能尝试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师应该以促进者而不是指导者的身份促进学生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对外语教学的现状有清晰的认知,在人本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通过各种途径与学生进行沟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与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诚信状况是互相影响的。大学生良好诚信品德的养成,直接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提高;诚信的培养是高等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学生诚信度的提高反过来又为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保障和前提;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诚信是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基础,诚信是大学生就业“绿卡”。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对此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高等学校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道德、信仰、制度等的教育还必须完善校园的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