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从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评价的六个基本要素出发阐释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按照“投入、产出、效益、管理”的基本思路设计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以湖南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过程和成果为实践基础,设计了以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为主要评价技术的农家书屋公共服务评价模型,详细阐释了从数据采集、权重计算到统计分析等一系列评价过程中所使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评价结果与实践成果的对比,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评价结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的国家民生建设工程。从建设的角度看,它是一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工程,从发展的角度看它是一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从建设的复杂性来看,纵向涉及到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机关的领导和管理,横向涉及到政府各个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因此,要保证"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与农家书屋发展相适应,与国家行为相匹配的层级分明、职责明确、事权清晰的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组织领导体系。根据构建县(市)、乡(镇)、村三级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要求,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行业指导的组织领导体系的思路,为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4.
治理困境下的乡村文化建设研究:以农家书屋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家书屋工程属于我国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J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现状的考察,以及对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与满足情况的调查,发现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之一的农家书屋存在建设和使用缺位与错位的现象,并面临着选择性政策执行、数字化政绩游戏、乡村干部责任缺失与信任危机等压力型体制下的乡村治理困境的影响。我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农家书屋建设管理主体和权力中心的多元化,从而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中的合作、参与、协商三维框架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农村公共服务是"三农"的短板,严重影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以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是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破解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的重要机制.我国农村初步具备了公共服务社区化的条件,使公共服务社区化成为可能:农村社区建设的提出与实践为公共服务社区化打下了基础;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为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零距离需求的企盼以及农村面临的社会与经济、就业、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等外部压力为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农家书屋"建设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大项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与功能。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与信息的中心,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参与"农家书屋"建设,构建一个公共图书馆与"农家书屋"服务体系的资源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7.
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了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鉴于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还存在着供给主体单一,责任不清,决策体制不合理,供需脱节,财政投入不足以及最基本的农村公共服务严重不足等诸多问题,指出必须在坚持新公共服务理念下,通过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多元供给体制,以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的决策机制,科学有效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以及完善的监督机制等途径,构建与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村公共服务"缺位"、"错位"、"越位"的太多,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存在许多问题。鉴于当前农村政治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要改革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完善各种公共服务体系,改革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各种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逐步建立起政府为主体的民间组织、私人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多元化供给格局。  相似文献   

9.
公共服务供给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越新公共管理理论,摒弃经济建设型政府和管制型政府是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由此决定了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必须肩负起宏观调控、直接供给、社会管理以及实现"善治"、"法治"的责任。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将通过创新管理观念,树立公共服务供给的理念支撑;而改革管理体制,则可搭建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平台。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点在于关注群众切身利益,以促进就业、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公共卫生体制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0.
建设、管理、使用是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三个重要环节,其中建设是管理、使用的基本前提.根据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特征,探讨农家书屋建设的三个基本原则,提出构建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公共服务体系既是弥补市场缺陷的重要机制,又是政府发挥经济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平台,对于实现"三化"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三化"协调发展的要求,中原经济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路径应该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非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化、公共服务体制弹性化。政府作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最重要主体,应该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推进事业单位和财政体制改革,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2.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是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建好农家书屋是各县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从书屋的择址、管理员的选择、业务辅导等几个方面,县图书馆在农家书屋建设中应发挥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是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建好农家书屋是各县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从书屋的择址、管理员的选择、业务辅导等几个方面,县图书馆在农家书屋建设中应发挥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公共服务作为一种社会性服务资源,在城乡分配过程中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远逊于城市。由于农村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农村供给主体单一、片面依赖政府力量、农民文化间的层差性等问题,导致农村公共服务趋于失衡。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在建构过程中还面临着财政、体制和实践等方面困境。为适应新常态发展,政府应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1)积极构建多元供给机制,保证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相匹配;(2)落实"公平发展"原则,强化城乡均等化服务体系;(3)转变政府职能,注重农民切身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农村公共服务及其体系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形成了较扎实的理论成果。但从现有的文献看,我国学者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宏观对策性探讨居多,而且容易受到多元化供给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束缚,视角相对狭窄,同时理论工具匮乏。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应借鉴趋向协同与整合的整体政府理论,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应用标准。  相似文献   

16.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采取的是技术性的治理路径。在技术性的治理思维下,领导部门对农家书屋工程的表达可以分为实质性目标和量化指标两个主要部分。量化指标是指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要达成的量化的、数字化的指标;实质性目标是指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要达成的对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影响和效果。技术性治理的项目制运作、自上而下的目标量化分解、条件约束下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以及选择性价值无涉的立场,使得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实践与表达呈现出一种既一致又背离的双重关系。一致的是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提出的量化指标,背离的是农家书屋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实质效果。一种尊重乡土文化、动员农民参与、自下而上的参与式治理能够成为技术性治理的替代路径,从而弥合农村文化建设中实践与表达的差距与悖论。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省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也日趋完善,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全省东南沿海与闽西北地区的发展不均衡,这间接导致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的不均衡。以福建省区域发展不均衡为出发点,选择福建省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福建省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的基础上,力求得出一些对福建省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学前儿童的入园需求急剧上升。学前教育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追求高质量和高水平等特点。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存在供需主体价值理念不对称、供给制度僵化、供给实施效果不佳等问题。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出现,为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优化提供了创新思路。为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满足农村学前教育公共发展的需要,应将新公共服务理论应用到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领域,提升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建立符合农村学前教育需求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省南平市实施的村级"八大员"制度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该制度作为一项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阐明该项制度的内在运作机理及其服务功能网络状况,从公共服务功能、互助服务功能以及市场化服务功能3个维度详细解析了村级"八大员"制度的服务效能,揭示了村级"八大员"制度是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有益尝试,并针对目前村级"八大员"制度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重要条件。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供给主体多元化、需求主体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内容的全面与多层次化、供给方式的多主体互动化,以及决策监督的民主化等新趋向。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把握住了这一趋向性,对推进我国其他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