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北京市地铁四号线是国内首个以PPP模式引入港资,以特许经营方式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PPP融资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的引入使北京市地铁运作的产权关系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运营机制的创新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尽管特许经营模式下的北京地铁四号线能否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运营业的成功范例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但和其他垄断行业一样,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产权关系的转变也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后,我国城市交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从分析现状入手,结合国内外特大城市交通发展的经验,对加入WTO后我国特大城市的运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大运量、高效率、低污染等优势,成为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首要选择,但其运营亏损靠政府补贴的经营模式,阻碍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升值的作用机理,并指出正外部性的存在导致轨道交通产品供给的不足,从而使得资源难以达到有效配置。同时,对轨道交通正外部性内部化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初始产权界定清晰的前提下,科斯的市场解将使轨道交通建设引发的土地增值转化为企业内部收益。提出轨道交通与沿线房地产联合开发模式,将促进轨道交通投资、建设与运营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上海明珠线的建设看我国轻轨交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上海明珠线的建设和轻轨发展历史分析轻轨交通系统在我国的交通发展中的作用、建设标准、投资途径等方面,提出了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发展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需要研究轨道交通的适应性,以明确远郊区县轨道交通的发展策略.为此,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分类,从经济和交通的角度出发,对每一类轨道交通的关键性因素进行分析,分析重庆市远郊区县的经济发展和交通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影响轨道交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和各个区县的实际情况,提出区县轨道交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由于准公共物品属性带来的搭便车现象造成的投资不足等问题,应对轨道交通的成本和收益边界进行重新界定,完善轨道交通的战略管理和成本补偿机制。从城市轨道交通成本构成展开分析,明确城市轨道交通的战略成本动因,将外部性目标纳入城市轨道交通战略目标集,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建模,确定战略成本动因影响战略目标的权重,可为创新城市轨道交通成本管理,进一步明确成本补偿范围,完善轨道交通发展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与资金需求、轨道交通投融资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通过政府的扶持、依靠地铁公司盈利、进行商业化的投融资模式与政策性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巨大的正外部效应,必然要求政府给予的投资和运营补贴总额与其外部效应的大小相当。而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和运营补贴总额由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及运营亏损情况决定,存在补贴不足或过度的风险。本文通过建立轨道交通外部效应的指标体系和计量模型,计算了基于外部效应的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补贴总额,并与实际补贴额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投资补贴不足、运营补贴过度的结论。本文建议通过沿线土地开发、PPP模式等增加投资建设资金,通过将直接运营补贴改为间接补贴、适时调整轨道交通票价和票制等方式来降低运营补贴额,以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种集中表现。城市郊区化对一个区域的作用是很大的。西方国家政府在郊区化过程中的角色与功能定位,对上海市政府在郊区化进程中的角色定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明确市场与政府的边界,以市场为主导,政府为补充,促进上海郊区化的健康发展。调整上海郊区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从政府主导型向政府引导型转变;从都市主导型向都市郊区互惠型转变;从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理顺市、区县和乡镇三级关系,进一步下放权限,建立多方参与的公共决策机制,同时进行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改革,彻底改变政府在郊区化进程中唱独角戏的弊端。  相似文献   

10.
中外城市郊区化在产生背景与外因方面有相似之处,在内在动力机制、具体表现以及最终结果上仍存在着巨大差异。对我国城市郊区化发展的思考与建议包括:构建城市体系、调整城市功能结构、改善城市空间形态、完善市域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1.
居住的郊区化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居住郊区化的异化现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区域配套设施建设的协调,明确各类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主体,并进行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12.
从驱动我国城市郊区化行为主体的研究视角出发,认为我国城市郊区化是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作用的空间行为选择过程,并探讨了新经济时代南京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规划与旧城改造、开发区与大学城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交通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等均是推动新经济时代南京城市郊区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人口郊区化的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人口郊区化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分布的主要趋势,中国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部分大城市也出现了人口郊区化趋势。对城市人口分布变动和人口郊区化的研究是近年来城市经济学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在前人诸多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武汉市第四、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武汉市人口郊区化的过程、规律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北京郊区化的趋势、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明晰郊区化概念的基础上 ,对北京郊区化给予全面分析。论述了北京的人口、工业郊区化现象和有别于西方国家郊区化的趋势 ;剖析了北京郊区化的积极作用 ;最后 ,提出若干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于美国郊区化过程中的过滤机制,形成了美国大都市区独特的人口分布模式,即中心城市与郊区之间的阶级和种族隔离,这就使聚集在中心城市的下层阶级和少数民族面临着极大的困境.因此,美国在六七十年代开展了"开放郊区运动".但是,由于根深蒂固的阶级偏见和种族歧视,开放郊区运动步履维艰,并最终走向失败.  相似文献   

16.
北京交通拥挤对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文章以交通拥挤机理分析为基础 ,通过对北京与东京土地利用、交通结构以及交通运输系统等方面的比较研究 ,探讨特大城市土地利用形态、交通结构和道路交通网构成与城市交通需求特性之间的关系 ,交通运输系统建设的经验教训 ,并提出从土地利用和交通结构等方面综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住宅郊区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宅郊区化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郊区住宅以其环境、价格、配套及服务优势影响百姓的生活和城市房地产格局。文章分析总结了广州市住宅郊区化的发展进程 ,并提出了住宅郊区化发展应加强规划控制力度、沿交通线组团开发、保护生态系统、关注新技术对居住观念的影响等观点。  相似文献   

18.
美国黑人向郊区迁移,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个引人注目的新趋势。它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种族矛盾的缓解,是美国学术界所关注的、也最有争议的研究课题之一。黑人郊区化在美国已成为一个规律性现象,但与其他少数民族动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迁往郊区后,除部分中上层黑人外,大部分黑人仍聚居在一起,形成新的以居住区隔离为主要特征的"隔都"。这一状况既是解决黑人问题的机遇,又是对美国郊区,乃至整个社会构成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9.
城市的再生     
从某种角度讲,现今世界上各大都市最繁华的地段都是由艺术家开发出来的,蒙马特高地、格林威治村、苏荷以及当今的切尔西……艺术可以改造环境的实例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20.
环城游憩--新的休闲产业发展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城游憩作为一种新的休闲发展形式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环城游憩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接纳为一种新的休闲方式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