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灾害”作为灾害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其社会与自然双重属性特质形塑了灾害多学科交叉研究现状。学界对灾害的定义和认知多从自然科学视角出发,而基于社会科学视角的灾害概念研究尚少。对灾害概念进行社会科学解读,可以将关于灾害概念的认识划分为“事件-功能主义导向”、“脆弱性导向”、“社会建构主义导向”、“不确定性导向”、“权利资源分配导向”,并以“危险源-关系链-结果”为逻辑架构结构化灾害概念,从而廓清社会科学领域关于灾害概念认识与研究谱系,并揭示出灾害社会科学的整合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关于灾害与社会群体的关系与互动分析是灾害管理政策产出的理论基础。本文聚焦灾害的群体脆弱性的分布机制与消减策略,先是揭示灾害问题与灾前社会状态的存续性联系并视之为一种社会问题,并提出"脆弱性分布"概念并将其与风险分配概念进行比较;进而指出群体脆弱性的多重要素在自然与社会维度上的双重配置过程;最后,本文提出以构建灾害社会管理为路径来达成灾害的群体脆弱性消减目标。  相似文献   

3.
灾害叙事中的身体景象,显示出文学与灾害于人学层面的融合统一。灾境的极致与特殊,凸显出身体存在的真切和多样,使得以身体视角观照现当代文学的灾害书写必要且可行。灾害叙事中身体的沉重与受难、交换与消费、规避与操控,展现出身体的自然属性以及围绕身体、生命展开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实践。灾害叙事对身体现象的关注,应当兼顾灾害的情境性、身体的多样性、文学的审美性,超越表象化、同质化的身体描述,实现灾害写作与身体叙事的互融共赢。  相似文献   

4.
2008~2017年间,《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刊载了一系列灾难研究学术成果,以灾难研究为学术增长点,在特色栏目的设立与整合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不遗余力地推动学术刊物、学者与学术之间的密切互动和良性发展,不断唤起学术刊物和学者的学术自觉意识。国内外学者围绕灾难/灾害概念、灾后重建、灾害治理、灾害应对等主题,从概念的理论辨析到地震、干旱、泥石流、海啸、风灾、火灾等具体的个案分析;从灾后重建、移民安置到灾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与适应;从灾难/灾害的现代应对方式到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古为今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民族志(亦称民俗学)"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灾害民族志"是将"民族志"用于减灾防灾研究的大胆尝试。它通过对选定的灾害经历者进行田野采访,收集大量个人采访资料并进行整理。通过灾害经历者自己的表述来了解和重现灾害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人们面对灾害的反应,从中总结出规律和重要经验教训,对灾害应对和应急管理人才培训很有意义。我国在这方面研究较为薄弱,应以汶川地震救灾减灾为契机,尽早开展巨灾灾害民族志研究。  相似文献   

6.
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及丘陵地带 ,故称山地灾害 ,是四川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它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暴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和难于治理等特点。四川山地灾害出现的原因既有地质地貌和暴雨洪水等自然作用 ,又有大量采伐森林、陡坡垦殖、修路开矿弃渣等人为因素。为了尽快减少或消除山地灾害所造成的各种危害和损失 ,四川必须进一步采取生物、工程和社会防治等综合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7.
“灾害与社会”研究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灾害有着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历史上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力条件下的社会对灾害的反映有所不同。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灾害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有过很大的影响,从我国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找到灾害遗留的痕迹。研究我国历史时期灾害的时空变化,灾害对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是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摘要]灾难的研究以社会学为先,大致强调灾害对社会成员以及社会环境的冲击,并试图找出问题及解决方法。人类学进入灾难研究虽为时尚浅,但对于灾害发生、灾害救援、灾后重建以及减灾过程中文化的作用的关怀却有新意。灾后所生成的新的文化,不仅在灾难应对中形成新的经验,而且对于揭示社会的本质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灾害经济学是以人类社会的灾害经济关系及其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特殊的、新型的经济学科。它属于正在形成与发展的学科。该文根据一般灾害经济的研究成果 ,主要探讨了森林灾害经济的一些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 ,包括 :森林灾害的概念及分类、森林灾害经济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和森林灾害经济研究所遵从的基本原理等  相似文献   

10.
从经典灾害社会学、社会脆弱性到社会建构主义,这是灾害社会学发展的最新趋势,也是其发展的主要学派和阶段性特点。基于对这三个学派基本内涵梳理和比较研究,文章认为经典灾害社会学学派适合灾害防备与应变研究,社会脆弱性学派适合灾害预测和评估人们如何适应或加强能力面对灾害风险威胁的研究,社会建构主义学派则适合公共风险和灾害形成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研究。这三个学派关注的重点不同,都有自己特定的解释边界和限制条件,一旦越界解释力就会下降。因此,不能简单地判断孰优孰劣。  相似文献   

11.
《救荒简易书》是晚清时期的重要救荒类农书,全书吸收了中国传统农业科技和西方相关科技知识,以河南地区为中心介绍了多种实用农业技术减灾措施:引进推广多种外来新作物品种,挖掘本土救荒作物的价值,对种植这些作物的轮作倒茬技术也有提及;从盐碱地、虫草地改良与有机肥的施用三方面记载了改良土地以抗御灾害的方法;井水取用上则涉及凿井取水、旺水和净化技术。该书可谓中国古代救荒类农书的集大成者与创新典范。  相似文献   

12.
风险社会是灾难电影的社会学语境,灾难电影中的灾难场景表达了社会结构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并且承载了人们对风险的伦理思考——如何面对并处理超出社会结构的不确定力量.基于"确认风险"与"感知风险"两个风险认识维度,灾难电影以"感知风险"的认知形态参与建构了风险社会的事实;灾难电影的个体命运叙事以"灾难终将过去"的结局寄托了人们意图掌握自己命运的伦理诉求.当维系社会结构的理由日益形式化,灾难电影传达了反思现代性的伦理主题:现代人需要从个体中汲取支撑社会合作的自然人性力量,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灾难与人文关怀》一书以文学人类学的学科背景为依托,展现了对汶川地震的人类学考察和民族志书写,在关于汶川地震的出版物中,具有独特的学术视野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日本政府及东京等大城市灾害管理政策、行政体制及实例为对象,分析研究了大城市在自然灾害管理中所应注意的问题和经验教训,为大城市的灾害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灾难为历史研究带来诸多启示,既促使学者深入思考历史进程中"变"与"常"的关系问题.又促使学者反思中国自古有之的鉴戒史现.从而寻求新的视角陈述和诠释灾难史.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的灾害与巫术救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国时期频繁的自然灾害,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也极大地削弱了社会的抗灾能力。面对无情的灾害,民间仍然盛行巫术救荒。探究其原因主要有:灾害频频发生,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把希望寄托于某种神秘力量的支持;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科学技术不发达,民众受教育程度低,遇有天灾,人们就求助于超自然的神灵;中国传统社会形成的对神灵的信仰已编织进广大民众的生活,成为潜藏在传统社会里的仪式性、符号性的交往和互动方式;政府通过祭祀鬼神的仪式,宣传天命论,用祈神保佑来转移民众的不满情绪,使现存社会秩序合法化和神圣化。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近代的大变局过程中,近代西方文化大举"东渐",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濡化。这一文化背景对近代救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它使近代救灾思想具有了某些现代性特征。文中从近代救灾思想的现代性特征、近代救灾思想的形成原因以及局限性三个方面进行考察,粗线条地勾勒出近代救灾思想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5.12"汶川大地震期间的社会心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并基于以往有关重大灾难后民众的心理行为研究,文章提出:灾难性事件会激活"预埋"在我们的生理遗传结构、心理反应倾向以及社会文化传承中的一整套古老的应对模式,此模式经由当时所处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的条件与规范的约束和修饰之后,表现为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社会态度与行为方式,而其核心则为灾难后心理行为上的原始化回归过程。文章从精神分析和进化心理学角度论述了心理行为上的原始化回归何以能够帮助人类适应灾难,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寻求更好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并将围绕灾难后心理行为原始化回归过程的短期与长期变化探讨和分析灾难后的心理行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类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对灾难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人类学作为社会科学将灾难中交汇的环境、生物和社会文化三个因素纳入思考的范畴,并在研究中形成了"考古与历史"、"政治生态学"、"社会文化与行为"和"应用与实践"几种范式。这些范式之间相互关联,吸取了其他学科的灾难研究经验,以人类学整体观的视野和微观的民族志田野方法对灾难研究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地震、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废墟,加之灾区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大量垃圾,对灾害救援和脆弱的灾区环境产生严重威胁。如何对灾害废墟进行科学管理已成为现代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是西方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和实践领域一个广受关注的主题。本文考察了灾害废墟管理兴起的背景,对灾害废墟管理的内涵与性质进行了界定,提出了灾害废墟管理生命周期模型,归纳了灾害废墟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对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期望推动国内学术界和实践界对这一重要新领域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