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贡献不断增大。我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逐渐加深,金融业的增加值大幅度增长,货币供应量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是递增的,金融对经济的影响逐年增大。但是我国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和贡献度还比较低,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和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力还较弱。我国的金融发展结构还未达到高级阶段,区域金融资源分布和发展水平极不均衡并且呈现出金融发展差异逐渐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弄清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并通过分析引起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发现发展地方高等教育对促进地区经济具有巨大作用,进而更进一步论证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1994-2002年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市场效率和结构的特征,认为我国金融的发展与经济的增长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同期经济的高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我国金融市场主要以银行为主,证券市场的发展则相对不足,金融市场效率比较低。为了使我国金融市场健康有序、有效地发展,我们一方面要深化金融改革,另一方面还要着重金融基础实施的建设,完善金融法律法规,提高金融业资源配置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利用1990年至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延边地区物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协整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延边地区物流的健康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这说明延边地区的经济增长促进了物流的发展,同时物流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延边地区应采用科学规划区域物流系统、加强投资、改善环境、培养人才等方法来提高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  相似文献   

5.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的方法,对吉林省金融业进行产业关联的分析,通过消耗系数和分配系数研究金融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后向关联、前向关联和环向关联效应。揭示金融业的产业地位及对国民经济的需求拉动作用和供给推动作用。为优化吉林省金融业的产业结构,理顺产业关系,从而有效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逻辑增长(Logistic)模型确定区域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以三大经济圈为倒,利用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计算出三大经济圈物流业的单位增长带来的区域经济的贡献。指出不同的物流业增长阶段,各区域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不同的贡献。决策者应当针对不同的阶段特征,制定正确的物流产业政策来促进区域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地区层面入手,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北京市金融业目前的总体发展状况,分别考察北京市金融资产总额、金融相关比率,以及北京市金融业对第三产业和北京市GDP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北京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对于湖北经济最直接的贡献是:提供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国际型人才资源;通过地方政府、社会和个人对其的投资来增加消费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由此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要办好湖北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地方经济结构来设置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要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科学研究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通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煤炭消费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我国煤炭消费的基本分析,本文运用了协整理论分析了煤炭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建立了煤炭消费和经济增长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得出了煤炭消费和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短期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了煤炭消费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和对经济产出的贡献,煤炭比重的过大是我国能源效率低的重要原因,煤炭对经济的产出的贡献低于能源对经济的平均产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综合不同的理论观点后选定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对四个重要模型即新古典增长模型、知识驱动内生增长模型、人力资本模型和公共支出模型逐一分析检验,认为研究山东经济增长应当以Romer内生增长模型为分析重点。发现,山东经济增长除具有资本推动这一主要特征之外,城市化进程的贡献也比较突出;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人们的期待并不相符;作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目标,国际化对经济增长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金融与经济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求金融服务业在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所作为."金融生态理论"作为一种系统仿生理论用于对金融体系进行分析是个全新的视角,"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构建可以使金融业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及监督优势将资金引向那些预期收益好、发展潜力大的行业和企业.对于在中部崛起中金融服务业需要起重要作用从而实现后发优势的江西省,应用相关"金融生态理论"可以较全面地分析区域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对区域产业发展的现实贡献.从而实现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地区小微企业众多。改革开放以来,小微企业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但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在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融资开拓了新路。本文试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对农村民间金融与地方小微企业共生机理及模式进行系统研究,探讨民间金融更好地支持地方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繁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现有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密切的促进关系。选取"金融相关率"和西藏GDP分别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指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西藏金融业发展对促进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的效果比较显著,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西藏地区应充分利用国家的特殊优惠金融政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资金筹集能力,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并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刺激社会对金融的供给和需求。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金融业和经济社会都有了巨大发展.首先借助制度变迁理论,详细描述山东省金融业30多年来的不同发展阶段及主要特点.其次以山东省经济和金融发展数据为样本,具体分析银行、保险、证券三个主要金融部门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中得出一系列关于山东省经济和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大力推进福建自贸区的建设发展,提升金融业效率,基于DEA—Malmquist模型分析了厦门和福州片区的金融业发展模式,并进一步以厦门片区为例,运用Tobit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厦门和福州片区金融业效率处于DEA无效状态,其中,厦门表现为规模无效,而福州呈现技术和规模均无效;金融业全要素生产率在2004—2013年间均呈现上升趋势。从分解看,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主要贡献;外商直接投资、金融集聚和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政府干预则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最后,提出提升福建省自贸区金融业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融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兰杰因果检验表明,我国金融创新是经济增长的葛兰杰原因,但存在利率非市场化的问题;内生金融经济增长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创新效率不高、融资格局滞后于经济增长。为此,我国应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支持金融机构合作开发新产品、支持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以促进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沿用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效率进行解读。通过对政府支出效率、投入产出弹性、全要素生产率等多维度的度量和测算,发现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经济的效率在逐步提升。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政府支出效率与政府支出结构相关,行政管理费的过高支出不利于政府支出效率的提升;外商直接投资竞争并没有提高资本-产出弹性系数和ICOR;同样,制度和基础设施竞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不明显。总体而言,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效率的提升贡献要弱于市场化、金融发展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东营市金融业发展成效显著,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但与此同时,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均衡性,存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覆盖面不广、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不高、金融创新难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金融风险加大等问题。因此,要通过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强化金融资源配置导向、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强地方金融风险防控等措施,补齐金融发展中的"短板",使金融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据PMG估计量分析,广东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从长期效应关系看,广东4大经济区域的金融差异对经济增长都有负效应,但在不同区域影响的效应并不相同,山区经济区对区域金融差异的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珠三角地区并不是最大的.值得关注的是东翼地区的金融发展差异对人均GDP增速的影响在不断增加.从短期效应看,珠三角经济区人均GDP的短期变化不受短期区域金融差异的影响,但东西两翼及山区,区域金融差异的变化对这3个地方的人均GDP变化有显著的负效应.在珠三角和山区5市短期抑制效应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说明在这两个区域金融业的作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摘要]本文利用1999-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工业企业为对象,分析了我国小企业活动的基本情况和地区差异,实证检验了小企业的活跃程度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一个地区工业小企业的活跃程度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显著的影响,小企业密度越大的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越快。本文的研究结果在小企业的发展是否有益地方经济增长这一重要的问题上提供了实证依据,对扭转地方政府对小企业的偏见,落实中央扶持小企业的各项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