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杨凌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为典型个案,通过实证调研方法,研究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的需求强度。结果表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特殊优势,使得农民对科技知识的需求强度总体较高;不同性别间农业科技知识需求强度不对称,女性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的需求强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弱;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农业科技需求强度不同;家庭收入影响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的需求强度。为了提高农民对科技知识的需求强度,需要在政策上充分认识农民的群体层次差异,针对不同类型农民选择不同的传播渠道;对不同层次的科技知识使用不同的传播路径;在农业科技知识传播中关注农民中的弱势群体,比如女性农民、年龄较大的农民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容易接受的科技知识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农业博览会在农业科技知识传播中功效的调查,发现农业博览会对不同年龄、性别、收入、文化程度、社区条件下农民的影响力不同,对男性、中年、临近区域等条件下的农民学习农业科技知识、获得信息是一种有效的渠道.但是还存在不能有效改变女性获得农业科技知识的弱势地位、没有充分关注农民对市场发展信息的需要等问题,针对农业博览会传播形式的利弊,作者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青年女性农民是农村农业发展中活跃的生产力要素,她们如何参与现代农业并重构自身的主体地位,既关系着家庭农业的持续发展,也关系着农村青年女性的切身利益。本文基于河北省冀县黄村的实地研究指出,在农业转型过程中,青年女性农民从事农业的过程展现出不同于以往农业女性化讨论的独特特征,农业生产经营的社会化使青年女性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社会空间大大扩展,拥有了在父权制之外获取新资源的可能性。青年女性农民从事农业的过程仍然面临生产性和社会性的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对青年女性农民的农业生产困境予以应对,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她们的内在活力与能动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民在生产经营中处于信息弱势地位。农民在生产经营中的信息弱势地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村社区环境相对封闭,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农民支付不起较高的信息成本,农业信息供给不足,涉农信息传播的渠道不畅通。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建立一个全国农业信息网;其次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接受信息的能力;最后运用多种手段发展涉农传播业。  相似文献   

5.
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是关键,特别是农村女性的整体素质。随着农业生产女性化,女性成为生产的主力军,又肩负治理家庭、教育后代的重任,只有农村女性的充分发展,才能促进两性的共同发展,推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科技传播网络及传播模式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传播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把农业新技术从研制者(技术亚系统)通过社会亚系统(农村的干部、男性和女性村民)放大,用在农业生产中(自然生态亚系统),提高农业生产和品质。因此,科技传播过程中有四个重要的关键环节,即丰富的科技源、流畅的科技流通渠道和社会亚系统的放大,最后到达合适的自然生态中,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与数量。所以,提高社会亚系统的放大作用是农业科技传播的关键。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农业科技传播的诸多模式及其特点,基于参与式理论、社会性别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特点,创建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性别敏感的参与式农业技术传播网络模式,并在实践中得以检验,证明该模式符合中国国情,农业科技传播效率高、效果好,显著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的自信心和科技素质、参与意识显著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和家庭条件显著改变。并开创出一套将该网络持续发展的方法,提出了主流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调查,制约云南省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来源渠道单一,收入增长受种植环境差,地域偏远、交通不便、当地经济落后、缺乏技术、土地贫乏等因素影响.云南农民增收既需要自身广辟增收渠道,更需要借助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多方协力,共破增收难题.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农民收入.文章通过对农民现有各种增收渠道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通过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9.
女性消费者口碑传播意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女性消费者消费地位的提高以及女性消费者细分市场的兴起,针对女性开展营销活动已经成为必然.女性消费者在口碑传播中具有自己的特点,她们更易于传播口碑并且口碑也易于影响她们的购买决策.女性消费者之所以更易于传播口碑是因为她们具有较高的人际关系敏感度.由于人际关系敏感度的差异,女性消费者在正面口碑场景下传播口碑的动机是获得对方的认同;在负面口碑场景下传播口碑的动机是满足对方信息需求和信息分享.  相似文献   

10.
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缺少的一环。生态道德教育是工业革命后逐渐兴起的道德教育活动,是实现农民全面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教育内容包括生态价值观的涵育,绿色消费观的培育,生态国情常识的知育以及生态科技知识的教育。因此,村支部委员会干部要带头践行生态道德活动,依靠农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使生态道德教育由自然自发到自觉自为转变,抓住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难点、重点和要点,同时培育农民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并在生产实践中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促进"两型"农业科技创新在农村中的扩散是实现生态产业链与生态价值链的互动与融合的重要途径,但很少有文献探讨这一创新在自我雇佣型女性农民中的扩散困境。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对影响农业废弃物基质化管理创新在自我雇佣型女性农民中扩散的障碍因素进行了深层解构。研究发现,当前自我雇佣型女性农民对农业废弃物基质化管理创新的需求偏低,比例仅为35.7%,说明农业废弃物基质化管理创新的扩散远没有政策设计预想的顺畅。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按边际效应大小排序依次是科技特派员缺位、专业化水平不高、区位禀赋异质性、正规教育水平不高和信息资源可得性不强。提出根据女性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变化和农业废弃物基质化管理创新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技术推广模式、大力培育职业女性农民、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建国毛泽东农民利益保障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帮助农民科学种田,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稳定增产;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农民个人的关系,切实维护农民经济利益;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既实现农民眼前利益,更着眼于其长远利益;调整城乡关系,巩固工农联盟。毛泽东的农民利益保障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级民 《中南论坛》2006,1(1):34-37
目前,支农信贷资金不足成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又反过来影响着农业信贷对农业的支持。本文从农村信贷机构以信贷资金直接参与农民生产活动和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与经营机制改革的两个层面探讨了建立农民增收和支农信贷的互动机制和渠道。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已成为晋中地区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在联结生产与市场、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晋中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解放农村先进生产力,提高农民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5.
传统社会的冬学主要是在农村进行识字教育与思想启蒙。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希望通过多种渠道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来提高粮食产量,故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教育问题给予了重点关注。因此,冬学不再是单一的文化教育,其更加注重农业技术的普及教育,把培养农民正确的生产观、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作为冬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具体实践中则是通过新技术替代传统生产方式,进而实现对农民传统思想观念的改造。1950年代开展的以思想教育与农业生产技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冬学为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传统农村社会改造提供了技术—思想—社会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农技推广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了解农民对农技推广的需求意愿是国家开展农技推广的基础。依据调查资料,通过分析溆浦县龙庄湾乡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认为:农民对农技内容需求最大且最普遍的是实用技术和高产类技术等;最信赖和最期望的农技推广渠道是国家农技推广部门;影响农民在农业科技推广中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供给约束、文化水平、技术风险和年龄等。因此,必须针对农民的不同需求,建立完善的推广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推广队伍建设,强化人际推广,加快中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南都学坛》2019,(5):116-119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新型职业农民正日益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力量。河南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农村人口数量多,耕地面积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亟待进行的重要工作。当前,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依然存在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水平普遍偏低,农民培育和扶持中存在政出多门、职责交叉、多头管理的情况,农民接受培训的主动性不强、学习动力不足,农民培育工作成效有待提升等问题。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要加强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文化素质;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营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良好环境加强跟踪服务,提高农民参与培育的积极性;多措并举,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成效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民职业化问题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由于受政府政策方面的因素、农业发展需要方面的因素、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的因素、农民自身方面的因素和农民职业教育滞后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民职业化发展的进程。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制定完善的农民职业化法律法规制度、构建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为加快发展农民职业化打通渠道、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等制度,为农民职业化创造和谐的生存环境、强化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制度,不断培育农民职业化的骨干队伍,应是大力发展农民职业化的有效之策。  相似文献   

19.
农民科技采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学的微观和宏观视角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中农民科技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现,地域文化背景影响是其主要原因,农业推广中要充分利用和维持农村初级社会群体,依靠乡村精英的带领或示范,引导农民采用农业科学技术;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新生力量,保障了农业技术信息传播渠道的高效畅通;农村基层组织和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是增强农民技术采用行为的基本动力,农村各项制度体系是提升农民技术采用行为的重要机制。建议将农民看作技术的主导者,由农民自己来评判技术的可行性;整合信息传播渠道,提高农民的科技采用率;理顺农村组织的关系,打造农业技术推广平台,完善农村各项制度,创造农业技术推广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苏北地区农户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民文化素质对农业技术选择的影响,表明农民文化素质越高,对新技术传播途径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服务性要求越高,接受和利用高效的、规范的种植养殖技术倾向越强,并能更积极更熟练地引进和应用农业新技术。为了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发展,必须增加农村教育投资,加强普通教育,发展农科教结合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