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寨堡是古代乡村社会中人们为躲避战乱而修筑的一种防御工事.在清代,由于湖北长期处于动荡之中,寨堡的修筑相当盛行.明末清初的湖北就以“蕲黄四十八砦”而闻名天下,清中后期随着白莲教起义的爆发,地方团练的兴起,与之相配的团寨更蓬勃发展,寨堡制度也更加严密规范.对此学术界目前还较少做专门研究.故此,文章就清代湖北寨堡的发展与分布情况,寨堡的修筑过程、内部构造、经费来源及其与士绅的关系,以及寨堡的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了解动荡中的乡村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明代兴屯戍边与青海地名陈新海翻开青海地图,就会发现青海的地名(主要指乡、村一级的地名)中有许多带堡、寨的地名,尤其是在湟水两岸以某某堡、某某寨为地名的尤多。此与明代的移民戍边、置卫兴电有十分紧密的关系。而且,这些以军事为目的而修筑的屯田堡寨经明代历清...  相似文献   

3.
修堡筑寨是北宋对西夏战争中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北宋政府在陕北地区修筑了大量地形和地势有机结合的堡寨。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实地考察和对堡寨的功能和作用分析可知,北宋时期的堡寨主要分布在交通要道、地势险要以及土壤肥沃之地和有丰富水源之处。这些堡寨在当时对西夏的战争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韩城古寨堡特色独具。由于当时严重的兵灾和匪患、独特的地形以及当地的文化氛围和经济实力,韩城村民在地势险峻且易守难攻、距离村落较近、便宜长期驻守的地方修建了众多的寨堡。这些寨堡,从时间上来看,分别在明以前、明、清初至道光、同治及其以后修建的,从形态上来讲,北部和西部山区主要是崖上型和孤岛型寨堡,城北区和城南区以及中部地区主要是崖上型和崖缘型寨堡。古寨堡在构造上由两部分组成:防御构造物和生活构造物。历史上,这些古寨堡有效地发挥了村民避难和防御敌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鱼木寨古建筑的历史文化考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鱼木寨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在于:1.保存了一个典型的军事寨堡;2.显示了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其社会结构;3.是明清乡村社区文化的典型遗存;4.是多元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6.
山西历史时期战争频繁,形成了富有区域特色的战争文化。山西与战争相关的地名作为战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广,数量大,类型丰富,不仅包括关、城、堡、寨等军事设施和营、屯、所、队等古军制之类外延型地名,还包括用战争英雄、军事传说、战争意愿命名有特定战争涵义的内涵型地名。受历史战争和其他文化影响,军事文化地名在山西各区域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呈现条、块状等规律性。它的形成背景既受历史战争的遗迹的影响,也是人类战争防御意识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在北宋西北缘边这样的特定区域,以及战争频发的特殊境况,作为战略物质的饮用水成为城寨堡选址着重考虑的两大要素之一。由于西夏多以围困断水作为攻城的惯用策略,使得水源保障与否关系着宋朝城寨堡的存废。为了摆脱饮水困局,宋朝一面效仿古人,使用“拔轴法”修墙圈水入城,以陶瓦作圈防沙制井;同时创造性地采用多层穿石凿井技术,首次广建水寨保护水源地,并给部分士兵发放薪水钱购买基本饮用水,多元化的水源供给方式有力地保障了城寨堡日常生活用水。而在城寨堡战时遭围期间,宋人虽以凿井寻水、突围取水、杀马饮血、依靠雨水等方式来缓解饮水匮乏状况,但始终无法彻底摆脱战时乏水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传统堡寨聚落的精神防卫机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堡寨聚落是古代先民抵御外侵内乱、为求安全而营建的一种典型的防御性聚落形式。它们以聚落于外周进行环绕式的防御建构为主,如砌建堡墙、挖设壕沟等,相对于普通聚落,表现出鲜明而强烈的防御目的性,并因其聚落称谓中频繁使用“堡”、“寨”等字眼而得名。通常而言,拥有外围线性  相似文献   

9.
大同境内拥有493公里以沧桑、古朴、悠远为特色的万里长城,在空间分布上有外长城、内长城,在时间分布上有赵长城、汉长城、北魏长城、北齐长城、明长城等丰富资源,在附属配置上有保存得相对完整且星罗棋布的烽、燧、关、城、堡、卫、皂、寨、台、墩,可谓原汁原味的"长城博物馆"。作为大同人,我根据几年来的研究,先捋出守口堡、李二口、镇川口、得胜堡、保安堡、镇边堡、镇川口、狼牙口、摩天岭、凌云口、威鲁堡、保平堡、桦门堡、镇边堡、宁鲁堡、方山长城、威鲁堡、月华池、云冈堡、落子洼等几十个节点,在此基础上圈定"大同长城新八景"。  相似文献   

10.
创筑大奠堡记碑位于宽甸县永甸乡坦甸村小学院内(原明代大奠堡城址内),距宽甸县城12.5公里。坦甸原称“建散”,明万历重新整顿边备时于此建堡,后迁旧大甸子堡于此,故称“大奠”,清开垦边外,始改大奠为坦甸(又称团甸)。大奠堡是明朝为防御女真进犯而修筑的一座兵城,为宽甸六堡之一,始建于明万历三年三月初十日,竣工于万历四年十月二十日。大奠堡四面环山,山峰陡峭,崖峰嶙峋,自然环境极利于据险设防。该城为砖石结构,只设西门。城南北长320米,东西宽193米,总面积61760平方米。现墙几乎全部颓圯,残高3米左右。日伪时期修筑凤上铁路时把城东角拆…  相似文献   

11.
宋代诗学及其诗声理论影响着宋代乐学的理论发展与成就,并形成互联互通,较突出的理论是“声词相从”说、“乐为诗作”说和“声转机萌”说。这一融通来自于对先秦“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之诗乐合一观念的解释与发扬。“声词相从”说追求声意相谐,最高境界是“声中无字”“字中有声”;“乐为诗作”说强调乐为诗流、志本声用,并批判了宋代诗学与乐学上流行的“声依永”之观念;“声转机萌”说要求声韵要转换、歌诵需转喉等。这些理论是先秦诗乐合一观念的发展,特别是这一观念在宋代诗词曲乐中声律或声音等技巧层面上的具化。  相似文献   

12.
辽西地区的蒙古族聚居村落,蒙古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交融、涵化较为突出,烟台营子村是其中一个有着百余年农耕历史的蒙古族村落,村落中老年人群体、中年人群体、青少年群体等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名字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化特征。从老年人群体宗教化蒙语小名与宗族化、"移写式"汉语大名并存的双名制,到宗族化特色与时代性色彩杂糅的中年人群体的姓名特征,再到当下张扬个性的青少年群体的姓名特征,历时性地比较不同历史阶段的起名习俗,可以映射出该区域蒙古族缓慢而深刻的文化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13.
北宋西北沿边堡寨商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在西北沿边修建的堡寨,除了用来抵御西夏进攻和招抚沿边蕃部的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商业性质。其原因主要为宋夏战争的影响和推动;以及宋朝和西北周边少数民族经济互补性的需要。沿边堡寨的商业化特征表现在多个方面,但由于西北沿边堡寨的特殊性,这种商业化还表现出先天的弱点和不足。尽管如此,北宋西北沿边堡寨的商业化在推动当时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喀喇沁地区蒙古语自然村地名按词义分类,可包括自然地理式、氏族人名式、职业分工式、聚落计户式等4种类型。自然地理式村名显示喀喇沁人以山地聚落为主;氏族人名式村名显示喀喇沁部由众多氏族融合而成;职业分工式村名显示喀喇沁地区曾经有过发达的畜牧业和狩猎、山林经营传统,农业及其他职业也逐步得到发展;计户式村名显示,喀喇沁地区初期的蒙古村落以3、5、7、8户为主,规模很小。同名自然村名前加特定限定词,是自然村的横向扩展形式;以驻地核心村命名自然村上一级行政单位,是农村管理网络的纵向扩展形式。喀喇沁地区蒙古语地名的汉化有音译、音译加意译、意译加意译、意译、两名并行、改名等不同过程。地名演化是语言演变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研究立足传统村落文化的“母体”特质,把其作为“文化母本”的概念。分析传统村落“文化母本”所具的母体意蕴与文化系统特性,探讨其文化生成的特质及现代转化的方法。从生成论与系统论角度,将传统村落文化视为文化生发的起点和“冶炼场”,为人类的繁衍与文化的生发提供孕育场和滋养力,是民族文化的孕育之源。传承和发展村落文化,是实现乡土文化资源的共生与转化利用的新路径,是促进和培育现代乡村家园社区文化建设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华南学派关于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建构问题的研究,有些观点与方法在清水江流域的观察中受到了某种局限,尤其在探究家族与家族的制衡关系所呈现出的地方社会建构张力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家族之间“结盟”的“拟血缘化”聚落家族对地方社会的“有序化”显得尤其突出。潘寨“永镇村中”碑展现出清末的五个姓氏“结盟”的“拟血缘化”历程,呈现出民间信仰在地方社会建构“有序化”的一个案例。其间,我们发现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不仅仅是乡村的“自律”与“自觉”,在其背后还存在着国家在场的“国家权力”,这不仅是地方社会建构的背景资源,更是地方社会有秩序化的文化张力。  相似文献   

17.
在当下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大潮中,传统村落社会的乡土性特征渐趋式微,重建村落社会应秉承新的价值视角和行动取向。村落形态的空间变迁伴随文化价值的嬗变,经历了传统文化的伦理价值、民族/国家的符号价值、城市文明的现代价值三个阶段。传统村落的空间意义反映的是乡土文化中的风水和伦理价值,是家族伦理的空间投射,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村落规划秉承的是以城市文明为基础的现代性架构,彰显的是功能、权力、财富和现代化等理念。面对“城市规划下乡”的村落重建规划,我们有必要基于传统村落空间形成的人文历史价值来规划村落的空间肌理,实现村落空间的意义再生产,从而达到重构村落乡土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文化建设与发展,对于农村具有重要意义。从国际范围看,各个国家与民族的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经验:以文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前提,以弘扬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为核心,以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根本。总结国际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律,可以看到,文化建设是农村建设的基本要素,文化建设是农村建设的基本动力。在当前,推进我国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积极借鉴国际农村文化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关陇地区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及文化遗产保护等。乡村自然环境封闭、农耕经济形态落后、农民受教育程度太低及政府和政策的忽视等原因导致关陇地区乡村文化设施差,投资少,资源缺;居民素质低,文化观念落后;乡村主体空巢及农民缺乏自信。通过发挥政府职能、搞好引导服务、发展乡村教育、增加农民收入、培养文化精英及找准文化建设载体等途径,可以解决目前当地乡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以关陇地区最强势、最典型的民间社火为乡村文化建设的载体,可以有效地将乡村文化建设与社火民俗的研究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鄂东南大冶水南湾村是历经明清数百年保存下来的典型的单姓家族古村落,该村较完整地保留了村落构型和建筑装饰,于2006年初被当地民俗文化工作者发现并予以高度重视。在现代化迅速吞噬传统村落的过程中,古村落给我们留下了一些耐人咀嚼的传统建筑装饰文化套餐,本文试运用艺术学、民俗学、社会学研究的相关理论,使用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探讨这一传统单姓家族村落的建筑构型与装饰艺术中的同构型文化特征和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