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渝派”纪录片:站在人类学的高度喊一声川江号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渝派"纪录片在纪录片界异军突起,成为后起之秀,成为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而"渝派"纪录片人之所以敢举旗称派,正是因为"渝派"纪录片已具备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精神气质,其部分作品还在人类学视野中绽放奇葩,具有一定的影视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多媒体移动终端,手机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的优势日益凸显。手机所具备的便携、移动、隐蔽、高效等技术特征为手机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突破传统模式下种种技术限制的可能,具有独特的创作优势,同时,这种技术的进步又极大地拓展了纪录片创作的艺术空间,在内容、形式与风格上都表现出自身鲜明的美学特征。如何更好地利用手机的技术优势,开发其艺术潜能,将手机纪录片发展成为完善的艺术形式,成为纪录片创作领域值得期待和关注的一种潮流。  相似文献   

3.
纪录片"纪实"特性的讨论从纪录片诞生之初到纪录片多元呈现的当下,一直是个纷争不断却始终未得到统一认识的问题。真实与虚构观念的混杂以及情景再现、人物扮演等对虚拟文本表现手法的借鉴导致的纪录片观念和实践创作的复杂格局,更加重了厘清纪录片"纪实"特征的困难。本文尝试从符号学的型文本特征以及"一度区隔"的概念展开以讨论纪录片的"纪实"特性,拨开长期以来笼罩在纪录片概念、创作手法等争议话题上的重重密云,从新的理论途径重新考察、理解纪录片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4.
解说词作为纪录片创作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环节,其创作理念与风格也在发生变化。影视是声画结合的艺术,观众对纪录片解说词的理解与感受虽是诉诸于人类的听觉,但解说词的本质仍属于文字。因此,必须在纪录片制作的大背景下,思考解说词的创作。传播学理论中的"5W模式"为我们分析解说词的创作理念提供了理论框架。为此采用案例分析法,以《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为例,对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理念进行多视角的分析与总结。认为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要以影视创作的思维方式进行,不仅需要对纪录片的受众定位与传播内容进行研究,还要具有一定的拍摄与剪辑意识。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渝派”纪录片在纪录片界异军突起,成为后起之秀,成为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而“渝派”纪录片人之所以敢举旗称派,正是因为“渝派”纪录片已具备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精神气质,其部分作品还在人类学视野中绽放奇葩,具有一定的影视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作为与剧情片相区别的纪录片,在近一个世纪的演变中形成了类型多元、流派繁多的风格模式,为现代纪录片的创作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对西方纪录片风格演变的历史进行描述和特征分析,提出本土纪录片创作策略,以期为本土纪录片创作者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与西方舶来的纪录片理念在本质上是有一定出入的。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写意和含蓄。让含蓄婉约的中国人接受纪录片这种"赤裸裸的真实",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这是纪录片在中国,又或是中国纪录片在创作方式和受众群体上与西方的不同点之一。这是一种在文化上、在审  相似文献   

8.
以"俺爹俺娘"命名的传播形式有四种———摄影展、纪录片、图书、电视剧,这些创作都植根于生活,传达亲情,感人至深。其中纪录片形式有浙江卫视版和焦波个人版两个版本,对其叙事艺术进行解读和分析。两个版本:一为感念其中亲情,体悟生活沧桑;一为借鉴两个版本的纪录片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人类学看边缘纪录片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纪录片的创作 ,从题材上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 :新闻纪录片、历史纪录片、科学文化纪录片和人类学纪录片。近些年来我国创作的有影响的纪录片大多属于人类学的范畴 ,被记录对象在地域上很多是边缘性的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它的价值所在。排除政治上的功利 ,用一种全景式的视角 ,比较和相对的创作思想 ,去客观、冷静地对边缘的人与事作记录 ,是这类题材的创作观。边缘纪录片也不应只是人们的猎奇和满足人们的窥视欲 ,而应成为一种体现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的载体和媒介。只有抱着对人类文化作传承性记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创作 ,这样的纪录片才真正属于全人类 ,中国的纪录片才能真正走向国际。  相似文献   

10.
电视纪录片的心理内容及要义仍然是戏剧性的。本文从电视纪录片特有的镜头构成入手,对当代几部较具风格的电视纪录片及其创作选择进行分析,寻探电视纪录片的题材选择和戏剧要义的轨迹,通过《摩梭人》等作品的示范性分析,我们看到了电视纪录片镜头语义与戏剧性言说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1.
[摘要]纪录片创作中的主观动机决定了影像真实与客观真实间存在缝隙,同时为拍摄者在纪录片叙事中留下了位置。拍摄者对客观事实的介入方式、姿态、程度,受创作者的创作理念支配,需要在组织纪录片时给予合理性证明,并定位了纪录片的风格和样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在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之后走到了一个低谷。主题和内容的单调性、创作的零散性和市场意识的缺乏等问题正阻碍着纪录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本文从电视纪录片的内容创作、生产方式和播出方式三个角度入手,对它的未来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纪录片创作中的真实与虚构的关系,随着虚拟技术在纪录片中的广泛应用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通过相关资料的梳理,勾勒出纪录片在数字时代真实观的嬗变,以期对纪录片中"虚拟影像"与纪录片真实观念的复杂关系进行较为系统的阐释。  相似文献   

14.
清朝著名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曾说过:"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大巧之朴"历来是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借用到纪录片的创作中,也能帮助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得心应手。我们不妨把"朴"看做是纪录片所赖以存在的真实内容,"巧"则看做是它的叙事方式和表现形式,这样,作为"历史使者"的纪录片就能够达到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了。  相似文献   

15.
电视纪录片中"扮演"的存在是否合理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话题.文章试图从纪录片发展的历史,西方纪录片的理论探索及实践,人类在寻求真实的过程中对展现过去时空的内在需要等几个层面,说明"扮演"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早在中国现代文学发端期,鲁迅、茅盾和周作人就乡土文学和地域文学的概念等就有了明确的界定,其中,以周作人的自然情趣说和鲁迅等人的生存批判说为主。从20世纪中期开始,欧美国家开始推出"文化研究"战略,其中,地域文化成为一种策略和取向。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从文学界开始形成地域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潮流,广泛涉及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学、哲学、民族学、人文地理学、宗教学等多种学科领域,并明确界定地域文学及其文化范畴。当代纪录片也不例外,纪录片导演地理意义上的流动迁徙和重返,则形成了其纪录片创作视域的现象及其影像构成。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对世界的吸引力在不断加强,中国对外传播也呈现出一种开放与包容的姿态。由于境外生身份的特殊性,他们拍摄有关中国题材的纪录片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独立精神。进入新世纪以来,境外生纪录片创作有了新的变化,数字产品和技术的提升为境外生纪录片提供了多元化的拍摄形态,全媒体传播为境外生纪录片走向世界拓宽了渠道,境外生与境内生的互动结合使得境外生纪录片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应当重视并正确引导境外生的纪录片创作,通过他们对中国的记录和传播,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全面了解。境外生是中国非常宝贵的民间对外传播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代纪录片深受西方"新纪录电影"潮流的影响,故事化、虚构是其理论与创作联袂而行的两个重要倾向。当代纪录片的故事化,主要源于纪录片"情节编排"模式的选择和"故事片化"的创作理念;虚构作为"竞争性真实"与纪实同样成为通向纪录片深度真实的途径。在新历史主义理论的观照下,进而论述这一问题,以期加深纪录片研究与创作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搬演"在纪录片中的历史,及其在历史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形态,并以主要的篇幅论述了纪录片中的搬演在20世纪末如何在西方发生了演变,以及这种演变所具有的美学意义.在讨论"搬演"问题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涉及到一些相关的、纪录片自身的美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大学纪录片创作与研究中心(CAUCDS)2014年10月19日正式成立。‘‘中心"归属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它的建立,将为中国农业大学"乡土中国"影像创作和乡村传播研究开启一个展示、创作、研究和交流的新平台。"中心"创立伊始,即已群贤毕至,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庄孔韶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1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副会长冷冶夫教授等9人受聘担任"中心’’顾问。同时,"中心"已与美国杜克大学纪录片中心等国际知名机构建立并保持了良好的互动关系。2014年11月,"中心"与《数码影像时代》杂志社联合启动"影像成长扶植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