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异常活跃的时期。在矛盾对立统一这个辩证法的核心问题上,当时的某些思想家曾提出不少可贵的见解。其中以老子和韩非的观点最为突出。春秋末期的老子的朴素矛盾观,是我国关于这个问题的最早的理论体系。韩非在概括战国末期社会变革的客观辩证法的同时,批判地继承了老子和荀况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朴素矛盾观。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哲学史上 ,关于矛盾即对立面统一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 ,极其丰富。但把“矛盾”作为一个概念明确使用 ,首推先秦思想家韩非。唐朝思想家刘禹锡突破了韩非形式逻辑意义的“矛盾”观念 ,第一次表述了“倚伏之矛盾”概念。在此基础上 ,明清之际思想家方以智以直观形式第一次正面肯定了辩证的“矛盾”概念 ,提出了“合二而一”的光辉思想 ,全面阐述了矛盾的辩证法 ,形成了人类思维发展史上古代较为完备的矛盾学说 ,在中国辩证法发展史上应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3.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哲学上他继承了荀况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同时又以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地改造了《老子》的“道”的学说,吸收其中“有无相生”论的合理部分,发展了“物生有两”的朴素辩证法宇宙观。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观德者得失之变”,在《韩非子》一书中较多地体现了辩证观点,特别是他提出的“矛盾之说”,同其前辈朴素辩证法思想相比,更具有新的战斗性特色。我们在《论荀况的朴素辩证法宇宙观》(载《哲学研究》1979年第2期)一文中曾说:“大家知道,春秋战国时代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的时代。在这个历史大变动的  相似文献   

4.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红楼梦》的思想“核心”和“精华”,是曹雪芹认识和批判封建社会的重要思想武器。作者自觉不自觉地用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描述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贵族内外尖锐而复杂的重重矛盾,是其必然没落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命运。《红楼梦》是封建社会末期的“盛世危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红楼梦》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和谐统一的“融合剂”,具有一定的完整性、系统性、明确性和鲜明性。借助佛老的“语言外壳”是《红楼梦》中的辩证法思想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5.
一、逻辑悖论与逻辑矛盾的起源和涵义“矛盾”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先秦哲学家韩非所述的“矛盾之说”中首先提出了“矛盾”这个概念。古希腊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亚里士多德系统地、完整地表述了矛盾的涵义,并提出了要消除矛盾的矛盾律。随着人类思维的日益发展,“一切矛盾皆为逻辑矛盾”之说受到了来自数学和逻辑学的各种挑战。尤其是在本世纪初又一次受到了严重冲击,这就是众所周知的集合论悖论的出现,使得当时数学界,逻辑学界无不震惊。其实,远在古希腊时期已出现过这类悖论。如“说谎者悖论”,“理发师悖论”等,但是人们并不因这些悖论而震惊。为什么这次却大受震动呢?这是因为以前的悖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老子的消极辩证法向韩非、《易传》的积极辩证法的发展;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也有康德的消极辩证法向黑格尔的积极辩证法的发展。尽管两者在时间跨度上相差近二千年,在空间位置上相距数千公里,但是作为人类辩证思维发展不可逾越的必经的历史阶段,它们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说,是否承认矛盾对立是辩证法思想与形而上学的分歧焦点的话,那么,是否承  相似文献   

7.
在考辨中国本土文化“学术源流”的过程中,康有为将韩非纳入视野。就身份归属而言,康有为有时将韩非视为老子后学,有时又将韩非归为法家。韩非在康有为视界中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身份归属具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韩非思想以法为重心。正因为如此,康有为对法的态度和理解奠定了对韩非的矛盾心态和评价。康有为强调韩非思想与老子、杨朱代表的道家,与荀子代表的儒家以及与申不害、商鞅代表的法家思想具有内在关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和谐辩证法是“和而不同”,而矛盾辩证法则是“同而不和”。矛盾辩证法适应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而和谐辩证法则适合于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和谐辩证法的提出,是适应社会生活变化和时代主题转换、自觉转变思维方式的产物。在矛盾辩证法中,矛盾在方法论体系中居于首要和核心地位;而在和谐辩证法中,矛盾仅仅在有限的范围内适用。和谐辩证法强调差异互补、合作共赢,倡导宽容、包容、兼容,努力防范、限制、克服矛盾,化矛盾为差异,从差异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9.
晚年毛泽东在辩证法问题上相信“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的哲学”,片面地夸大矛盾的斗争性,忽视了矛盾的同一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作为科学体系的《矛盾论》的思想。但能否把整个晚年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归结为“斗争哲学”呢?我们认为是不能的。即使仅就辩证法而言,也不能把晚年毛泽东的辩证法归结为“斗争哲学”。事实上,在晚年毛  相似文献   

10.
列宁曾在摘录和标注黑格尔“在对象的本质中发现本质自身所具有的矛盾(本来意义上的辩证法)”一语后,阐发了一个重要思想:“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不但现象是短暂的,运动的、流逝的、只是被假定的界限所划分的,而且事物的本质也是如此。”(《哲学笔记》),深入领会这一思想,对于科学研究和我国的社会改革、四化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先秦诸子特别是道、法二家学说中 ,体现着三种逻辑思维层次。第一是以法家韩非为代表的“矛盾不相容”的逻辑思维层次 ,第二是以道家老子为代表“有无相生”的逻辑思维层次 ,第三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大象无形”、“大辩不言”的逻辑思维层次。三种逻辑思维层次由低到高 ,分别引申出了法家和道家不同的政治主张和社会观。以往由西方哲学出发 ,称老子的“有无相生”思想叫做“朴素辩证法” ,称老子和庄子的“大象无形”、“大辩不言”思想叫做“相对主义” ,似不切合先秦诸子学说的真意  相似文献   

12.
关于韩非的道德思想,人们常评之为“道德无用论”或“非道德主义”。细读韩非子书,可以发现,这样的评论未必符合韩非思想的实际。本文仅就此提出一些浅见,希望能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简评韩非对先秦儒家“德治”学说的批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早在“百家争鸣”时期就已成为显学的儒家的“德治”学说 ,韩非从法家的立场 ,进行了尖锐的批驳。韩非以其“人性自为论”批驳了构成“德治”学说理论前提的“人性善”论 ,以其“德化无用论”批驳了构成“德治”学说核心的“道德教化论”,并以其“道德虚伪论”揭露了“德治”学说的内在矛盾及其在实践中表现出的苍白无力。韩非的这些批驳 ,切中了儒家道德至上思想的要害 ,对于后世指正儒家“德治”的弊端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矛盾”渊源的考察,认为矛盾只可分为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并对多年来我国哲学界和逻辑学界对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认识进行分析,在澄清对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认识的基础上,阐述了逻辑学中的“不矛盾律”和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关系以及形式逻辑和辩证法的相辅相成关系。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指出:“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而思维的根本任务则在于指导实践,因此,思维方式也就影响着实践的科学性和正确程度.辩证思维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辩证法规律进行的思维,它是客观辩证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因而也是科学、完善的思维形式.追溯这几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失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些同志在思维方式上背离了辩证思维的逻辑规律,忽略了辩证逻辑思维的对立统一思维律、质量互变思维律等,看不到高校思想工作中矛盾的变化、联系和发展,而是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因而,在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上、内容上、做法上都跳不出旧有的思维局限,在实践中也就产生了片面性,导致工作的失误.  相似文献   

16.
(1)自从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首次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上指出黑格尔哲学“包含着不可救药的内在矛盾”以来,学术界关于这种矛盾的具体理解并不一致。我国传统的看法是,认为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是其唯心主义体系与辩证法的矛盾。后有学者著文否定这种观点,认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辩证法之间并无矛盾,因而主张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是“他的形而上学体系与他的辩证法相矛盾。”我认为,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应当表述为:绝对唯心主义体系与合理辩证法(即马克思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先秦在辩证法问题上较有代表性的思想家———老子,孙武,韩非,《易传》的作者在转化及转化条件方面的思想进行了分析。认为由《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到《易传》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由《老子》的转化的绝对性到孙武的军事领域中胜与负等的转化需一定的具体条件,再到韩非的“不制不形”的一般转化条件及转化的具体条件———“得事理”、“动弃理”,最后到《易传》的“物极必反”,“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既为人类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人类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教训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易经》是我国古代最早出现在宗教神学形式下包含有哲学思想的著作,而其中关于矛盾的思想,则是其朴素辩证法哲学思想的突出表现。本文比较全面地归纳和分析了《易经》中的矛盾思想,即作为客观世界自身发展规律之反映的“阴阳矛盾统一观”、“物极必反”的矛盾发展观和反映主体能动性的“强调人为的矛盾转化观”。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列宁的辩证法思想及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现实意义。作者详细地阐释了列宁的“一物两面”的辩证思维方法的基本内容。列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所揭示的“一物两面”的辩证思维方法要求把矛盾的对立双方紧密结合起来,反对孤立地单打一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要求抓重点、抓关键,反对折衷主义。“一物两面”的辩证思维方法在社会主义苏联的革命和建设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指导苏联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作者认为列宁的这一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也有其现实意义。遵循列宁提出的“一物两面的辩证法”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时,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处理好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既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要坚持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是“自觉的辩证法”,即“联系”与“发展”的辩证法。自觉的辩证法要求我们用“生态学范式”自觉整合“笛卡尔范式”;用“有机论自然观”自觉扬弃“机械论自然观”;用“社会变革”自觉实现环境伦理学由“浅绿”向“深绿”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