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如何培育“讲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女农民.使她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历史任务。我们必须全面把握新型女农民的内涵,针对当前新型女农民培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培育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女农民。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是培育新型农民。本文从新型农民和新农村的关系、新型农民的概念界定、造就培育新型农民的途径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核心。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的新型农民要求是市场农民、科技农民、民主农民、文明农民、生态农民。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文章简要分析了培育新农民的迫切性,提出了运用市场机制培训新农民,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文化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村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最基本的阵地。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有严重的"离农"倾向,这有悖于新型农民培育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因此,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着眼,从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的需要出发对农村教育进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教育是培育新型农民最基本的阵地.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有严重的"离农"倾向,这有悖于新型农民培育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因此,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着眼,从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的需要出发对农村教育进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历史任务,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通过分析江西农民现状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出江西培养新农民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新型农民培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不断培育具有高科技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实践者和受益者,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目前农民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相对低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还不相适应。只有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生产技能和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翁意识,才能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因此,培养新型农民对建设新农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很大程度上是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嬗变,培育和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是关键。在青年农民成为新型农民中坚力量的今天,注重对青年农民素质的培育应该是新农村培育新型农民的首要环节。在青年农民物质文化富足的情况下,对其精神文化生活的关照已成必须。青年富有个性的特征,使得青年农民精神文化的属性更应根据时代需求和社会需要重新建构。然而反思目前青年农民精神文化建设徘徊不前的困境,纵然有青年农民自身的主观因素困扰,然更多的责任则在于政府关注不够、相关文化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客观因素所致。探索青年农民精神文化建设的解决之道和未来发展方向,当是目前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新农村建设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的内容。云南大理州劳务输出转移发展较好,但农村劳动力在异地转移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应采取加强对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服务;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切实维护外出务工者的利益;努力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等相关措施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又一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育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新型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农民。新型农民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较高的技能素质、较强的经营能力。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前提,是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农村的主要内容。培育新型农民要注重先进知识与技术的传播,注重农村先进生产经营方式的发展,注重民主法制意识的树立,注重制度体系的创新。培育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可以更充分地发挥新时期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提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实际上指出了新型农民应该是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有一定的经营管理与产业开发能力、有较强的技术辐射带动能力的农民。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的本质区别在于拥有真正的主体性,是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统筹城乡发展新思路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文化虽然被称作“软实力”,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效能却很“硬”,承担着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使命。由于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供给不足等原因造成了农村文化匮乏滞后,从根本上制约着农民的致富、农村的进步和农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用新文化培育新农民。新农村呼唤新文化。  相似文献   

14.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靠农民来完成。农民的文化素质、法治意识、劳动技能、管理水平等,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性和农民素质的现状,要求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一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选择正确的途径,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5.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养新型农民。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必须结合农业、农村、农民的具体情况,坚持物质利益原则、农民主体性原则、民主平等原则。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应该具体做到:加大农村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培养新型农民的带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倡导社会新风尚,提高新型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提高新型农民的民主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6.
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对培养新型农民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新型农民,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对于培养当代新型农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培养新型农民,必须:第一,高度重视农民教育;第二,加强农民的政治思想教育;第三,注重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和科技水平;第四,选择适合农民特点的教育方法.此外,在教育农民的同时满足农民物质等方面的利益等等.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都要求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随机抽样方式对辽宁省法库县冯贝堡村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共获有效问卷396份。主要从农民的视角分析研究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得出:农民对其生活状况总体表现不满意;大部分农民都非常愿意参加新农村的建设;农民认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增长和政府对农村投入低是其增收难的主要原因;农村缺乏能力强并能为农民办实事的领导干部是其发展缓慢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农民热切期望政府部门加大对农村投入的力度并培养素质高的领导人和致富带头人。  相似文献   

19.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培养造就大批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我们不得不承认,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的经济、民主、文化、法制等取得了一些惊人的进步和发展,但我们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文化建设仍相当落后,农民的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都比较低,当务之急应该是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本文结合近几年提出的几个中央一号文件,主要从解释新型农民的内涵、新农村文化建设与新型农民培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新型农民的培育不相适应等方面入手,来探讨新型农民培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