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胜鬘经》作为弘扬如来藏思想的代表性经典,在晋宋之际中国佛教从般若学向涅槃学转向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南朝佛教界对《胜鬘经》的注疏和讲说极一时之盛,《胜鬘经》的思想成为南朝佛教思想展开的重要契机。如在南朝佛教的判教说中,"不定教"的提出就与《胜鬘经》相关;而对《胜鬘经》中的"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的阐释深化了南朝佛教思想家对"如来藏"和"佛性"的认识;《胜鬘经》的"一乘"说构成南朝佛教"一乘"思想的重要环节。可以说,《胜鬘经》为南朝佛教乃至整个佛教的中国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正>佛教传入中国为时已久,而中国化佛教构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对如来藏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光大,且随着天台、华严、禅宗等宗派的兴盛而取得了无比的辉煌。宋明以降,佛教发展日趋没落,如《易经》卦象之由泰而变为否,遂至困顿不堪,令人扼腕。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佛学因其精深的思辨与宏大的世界图景而备受青睐,佛教亦借此而得一线生机,走上了改革振兴与现代化之路。然而,正是在佛教自身革故鼎新与现代性发展的双重视角下,中、日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传统佛教的如来藏思想展  相似文献   

3.
求那跋陀罗是南朝时期重要的佛经翻译者,也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大乘如来藏学说的传播者,考察求那跋陀罗的佛经翻译活动有利于揭示如来藏学说的内在思想体系及其演变进程。大乘如来藏学说起源于原始佛教经典,他所传播的如来藏思想主要包括如来藏、佛地、自性清静、如来空智、第七识(阿赖耶识)和三乘一乘等。  相似文献   

4.
阿赖耶识与如来藏之间的交涉关系可看作隋唐佛教性相之争的缩影,也是中国佛教思想史上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此背景之下考察华严宗巨匠法藏对这一对本是唯识学的概念的理解,并以此了解隋唐以后禅宗等中国化佛教的本体论特色。法藏对此问题的观点反映了唐代以降中国佛学思想的主流观点。第一,阿赖耶识是不生不灭之无为法和生灭缘起之有为法的结合,即二者共同组成了所谓阿赖耶识;第二,真如也可受熏,并参与形成此本识。这可看作贤首大师对法相唯识学之整体理解的根基,是受之前旧译诸经典之影响所致。而在今天看来,这只是唯识学中的一支,其受真谛等无相唯识学的影响颇深,并站在《楞伽》、《起信》等以如来藏来统摄阿赖耶识的思想上来发挥如来藏系思想,并不能代表整个唯识思想,其与玄奘大师所传的唯识亦不同。而这也不仅是法藏本人的观点,它还反映了以禅宗、华严宗、天台宗为首的整个中国佛教性宗的理路。  相似文献   

5.
《楞伽经》是佛学中的百科全书,各宗共尊的圣典.它对佛学许多重要思想进行了阐释,如来藏思想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依据《楞伽经》对如来藏及其思想特色进行研究,着重剖析如来藏与外道所说“神我”或“梵我”的区别,探究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关系,同时对使有染的阿赖耶识转为清净如来藏的方法即转识成智的方法进行阐释.一则是希望对攸关我们慧命的如来藏思想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二则是以免我们堕入外道,不了佛法真实义.  相似文献   

6.
在太虚大师的"法界圆觉学"中,《楞伽经》占据了核心的地位。因此,《楞伽经》的宗旨——"诸法皆幻",亦可视为"人生佛教"之立宗。无独有偶,将佛法传入吐蕃的寂护,亦依据《楞伽经》之"幻"义,为藏传佛教奠定了教理基础。他们对于"诸法皆幻"的具体含义的阐释虽有不同,却都以"如来藏"为依,可谓大同小异。将两家学说加以比较,可以看到印、汉、藏三传佛法本自一味,"世界佛教"原本在兹,无需"建立"。同时,亦可为如何激活传统佛教的活力寻得广阔视野。  相似文献   

7.
[提要]近一百年来,日本学术界在引入欧洲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基础上,综合运用语言学、历史学、思想史等方法,在印度佛教、中国佛教、日本佛教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这种研究范式的局限乃至弊端也开始引起反思。另外,围绕“大乘非佛说”“大乘佛教的起源”“《大乘起信论》的真伪”“如来藏思想是不是佛教”等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深刻影响到东亚乃至世界佛教学术界的研究走向。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学术界在佛教福祉学、佛教生死学方面进行了新的开拓,力图挖掘佛教学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学界关注如来藏涵义的焦点和首选经籍,是《大方等如来藏经》。但这一译本的关键语句,晦涩复杂、深义内隐,便多有以该经为据,视佛教的如来藏与印度教的“梵我”、“神我”为等同。除了日本的高崎直道和台湾的印顺法师为持此观点的典型外,大陆也有学者、法师引用该经,认为如来藏是“有形体的存在”、或是精神与肉体统一的人格化实在、或为外道实体见。这些认识,均存偏差,实属对如来藏含义的误读。  相似文献   

9.
佛教自两汉之际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就不断地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产生碰撞,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吸收中国儒家和道家文化思想,最终形成了中国化特色的佛教。中国化的佛教特点在禅宗中的表现最为突出,而禅宗的经典《坛经》可以说是佛教中国化的思想总结。《坛经》是出自禅宗六祖惠能之口,经由弟子记录整理而成,是佛教典籍中第一部以"经"命名的中国僧人的著作。《坛经》即心即佛、顿悟见性、入世化的思想价值对中国佛教影响深远,并体现出中国佛教重视心性、重视顿悟、重视现实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回鹘文《中阿含经》残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阿含经》为北传佛教四阿含之一。回鹘文《中阿含经》译自汉文 ,且有不同的版本流传于世 ,曾在回鹘人中广为流传 ,倍受崇尚。本文对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编号为B52(甲 ) :18的一叶回鹘文《中阿含经》残叶进行拉丁字母转写、翻译和注释。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佛教造像艺术也必然体现了中国佛教的精神。中国的佛教造像是在中国传统信仰基础上的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融摄,是一个不断汉化的过程,也是折射中国佛教精神的物化过程。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这一特定艺术折射出中国佛教的主要精神,即圆融无碍的精神、宗法伦理的精神、男女同尊的精神和天人合一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着重考察了苏轼在<东坡易传>中对"道"与"性"的论述,发掘了其易学哲学在本体论上的内涵,即以佛道解道、性;与认识论上的内涵,即以庄解道、性.并指出苏轼易学哲学的特点在于"诸家并举,会而不通".其"不通"主要表现在本体层面的佛道之学与伦理层面的儒学之间的不通,而苏轼所心仪之庄学的认识论意义与理论宽容精神正好成全了这种"会而不通".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古代美学形神论中一个重要的审美命题,"无迹而神"的诗学形神观是中国本土文化固有的"形"、"神"概念与佛教文化交糅、融合的结果.佛教"形神"观、"空"观的渗入以及佛教的中国化-禅宗的"顿悟"思维是助其形成与发展的异质文化因子.  相似文献   

14.
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一方面,佛教逐渐演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特别是从文学上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文学的助佛教弘传并融汇于中国文化,两者相互作用,初始借文学以宣扬佛教.渐趋达到佛教意识,对正常文学式样的有机渗透,文学不再表面化地宣扬佛教教理.而是在其意境中把人们引向空寂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作为从晚清走向近代意义上的国学殿军领袖,章太炎既继承了传统古文经学的朴学精神,又不拘泥于传统的束缚,在传统经学的诠释中展现了其独特的思想方法.本文以<齐物论释>为研究文本,讨论了章太炎以<庄子>为传统资源对佛学更高境界--"随顺成俗"的标新,通过披检章氏对<齐物论>术语的重新诠释,展现其对庄子思想的时间维度上的关怀与重视,并关注由此引发的章氏子学向以<答问>为代表的经学(史学)转向,试图廓清其经、史著述思想的体用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性”是当代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和学术解析方式。在历史上,中国佛教正是通过对“自身”的当下性进行一种现代性的超越而得以从历史走进现代的。也正是在这种当下性的超越中,中国佛教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现代性元素。今天,“现代性”也是一种促进社会文化进行现代性转型的话语力量。在其作用下,中国传统佛教的现代性走向面临着多重学术力量的挑战和压力。现代性的学术话语正在促进中国佛教的现代转型,推动着中国佛教走向国际化。中国传统佛教也因之将最终完成其现代性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世俗化指宗教面临外部环境的冲击,而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它反映了宗教自身的调整功能以及宗教和外界的交互作用,在本质上意味着宗教神圣性的弱化。印度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和中国佛教为佛教世俗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良好的土壤。“人间佛教”对佛教世俗化作了某种程度的修正并成为新时期佛教发展的主流,但如何合理地把握出世和入世的关系在新世纪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8.
元代藏传佛教对汉地佛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的交流与沟通,基本上贯穿于自唐代以来汉藏两地佛教的始终。唐初,即藏传佛教前弘期,汉地佛教传播到了吐蕃,曾一度成为吐蕃佛教的主流。因此,藏传佛教前弘期,主要是汉地佛教影响了藏传佛教。宋元以来,即藏传佛教后弘期,特别是在元代,随着藏传佛教各宗派的形成、西藏地方统治者和中央王朝的密切接触,藏传佛教便大量流传到了内地,程度不同地渗透到了汉地佛教的诸多层面,并受到了中央王朝的高度重视,亦得到了汉地许多人士的青睐。据此,藏传佛教后弘期,主要是藏传佛教影响了汉地佛教。  相似文献   

19.
喻昌的医学思想与佛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昌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学家 ,由于他曾剃度为僧 ,深受佛家思想的影响 ,在他的医学著作和医疗实践中往往体现出佛家精神。他在医学思想中常常把佛理与传统医理相融合 ,在思维方法上常把佛教思维方法与中医思维方法相结合 ,能激发出一些创新的火花。喻氏是佛学与医学相结合的古代范例  相似文献   

20.
儒佛道三教关系与中国佛教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始终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之中。正是在三教的冲突和融合中佛教不断得到发展,而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三教关系史。中国思想文化经过数千年的递嬗演变最终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以佛道为辅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从三教关系中来透视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