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领域存在的问题 ,然后从城建投资主体多元化、城建投融资主体法人化、城建投融资渠道市场化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行业市场化进程等方面提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地区经济发展与交通休戚相关.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东部沿海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在GDP总量、工业总产值、吸引外资及人均收入等方面差距进一步加大.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交通建设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大,单靠政府资源远不能满足巨大的投资需求.由于BOT项目融资可以减轻政府的直接债务负担,开发商和投资者也可以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本文主要就西部交通建设及其BOT融资模式进行探讨,希望为西部经济建设提供新的融资思路.  相似文献   

3.
PPP融资模式在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部大开发 ,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实现投资渠道多元化 ,特别是吸引国内外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 ,是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由之路。发展项目 PPP融资模式是动员社会力量与私人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途径。 PPP融资是政府与私人在投资领域合作的一种实现形式 ,其核心内容是通过政府扶持给私人投资者以补偿。政府对 PPP项目的扶持有多种方式 ,相应所承担的风险也有很大的不同 ,这方面在国际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我国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领域推广 PPP融资模式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补充和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 ,拓宽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4.
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依靠单一的财政投入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滞后于城市化进程,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阻碍甚至是经济发展的阻碍,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制度.以博弈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资制度的可行性.进而提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资制度改革的三方面措施:一是政府创新融投资政策,建立有效的基础设施项目产权,培育多元化市场投资主体.二是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为切点,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强多元化投融资金管理.三是保障城市基本设施建设融资渠道,营造激励非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环境.  相似文献   

5.
东西部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首先厘清区域之公共服务供给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差异.基于中国东部和西部的省级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对东部和西部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和西部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明显差异: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而东部地区科教文卫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高于西部地区.因此,在不同的区域条件约束下,区域公共服务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稳定一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审批程序、投资渠道、项目管理和投资效益几方面探讨了《投资体制改革决定》对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的影响,指出作为独立法人实体的高等学校成为基本建设项目的自主融资主体,在积极争取国家对基本建设支持的同时,必须与市场经济接轨,建立起银行、企业、社会团体、公民等投资主体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渠道,构筑自身支撑体系,完善自身造血功能,加强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益,实现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该文选用1978—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该阶段的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作用程度上,西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在财政支出结构上,基本建设支出对东部地区作用不明显,但是对中、西部地区较为明显;科教文卫支出对东部地区较为明显,中部地区不明显,西部地区负相关;社会保障支出对东部地区负相关,对中、西部地区不明显。因此,还需要从财政支出结构上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8.
从区域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强度之间的关系出发,设定区域人均GDP收敛模型和能源消费强度与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模型,来分析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GDP的收敛情况以及中部、西部和东部省份的能源消费强度与人均GDP差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均呈上升趋势,但在能源消费强度方面都呈下降趋势;能源消费强度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是三个地区中最低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高于中部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地区的人均GDP发展水平存在GDP的绝对收敛;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是发散的,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则是收敛的。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要考虑能源禀赋和传统工业的发展现状,针对碳排放量依然较大的地区,要采用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相关技术和发展相关产业,减少碳排放以争取尽快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中国不同地区建筑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差异,采用DEA方法测算了31个省份建筑业企业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纯技术效率是影响中国建筑业企业综合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建筑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企业生产效率整体高于西部地区;生产效率相对低下的建筑业企业均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状态。  相似文献   

10.
构建有利于西部地区发展资金流动格局的主题就是引资西进 ,其主要渠道是东部地区企业的投资。不利于引资西进的障碍有三方面 :制度环境滞后 ,现有物质资本存量低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不足。引资西进的基本思路有二 ,一是区位优势的培育 ,特别是要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优于东部地区的宽松的制度环境。二是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如考虑设立某些开发、投资基金 ,发行西部开发彩票等。  相似文献   

11.
后发地区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了其经济迅速发展,但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利用山东省17地级市的2009-2013年的面板数据,将外商直接投资和新建企业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变量,引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比重和单位工业产值电耗控制变量,构建面板随机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各变量对山东省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的影响,并对东西部地区的影响进行区域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和新建企业对工业二氧化硫和固体废弃物排放为负,“污染避难所假说”在山东省并不成立。而其他控制变量对工业"三废"排放的影响有一定差异,且对山东省东西部影响也有区域差异。从东西部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对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废水的排放的影响看,"污染避难所假说"在西部地区成立,在东部地区不成立,且存在"污染光环"效应。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模糊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自主创新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从创新基础,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三个方面选取11 个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糊评价方法对我国东、中、西各区域典型省份进行实证研究;这种研究方法避免了传统的在综合评价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过程中遇到的权重赋值的人为性问题,使得实证结果更加科学、客观。研究表明,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梯度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区域不同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东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产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出效应有明显不同,东部地区存在一定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挤出效应,西部地区存在一定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挤入效应。因此,东西部地区在我国入世后的今天,必须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调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具体产业政策和产品政策,才能更好地发展本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4.
针对福建省的实证研究发现,FDI分别与GDP、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财政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对金融危机以来福建吸引FDI的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现阶段福建吸引FDI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1)加快福建公路、铁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2)营造亲商、安商的和谐招商文化氛围;(3)加强实际知识产权保护;(4)培育重点产业集群;(5)加快区域内部整合,尽快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圈。  相似文献   

15.
西部开发战略的启动 ,为西部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西部应借西部开发之契机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人口素质 ,因地制宜开发特色经济 ,以加快西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煤炭资源型城市是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资源型城市与其他资源型城市一起,在支撑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煤炭是被世界公认的环境危害性最大的能源。作为煤炭资源供给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正面临着土地资源破坏、水资源短缺、大气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一系列严峻的生态问题。构建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效率评价体系,并将科技、能源投入归入其中,对2008—2017年的27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使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生态效率,应用Malmquist对其生态效率进行分解分析,运用Tobit分析影响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效率呈现增长的趋势;东部地区生态效率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不同的城市,生态效率值存在较大差异;生态效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贡献得来的,规模效率和管理水平对生态效率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城镇化率、人均GDP、大中型企业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进出口总额对生态效率值具有正向影响;科技与教育支出、能源消费总量、环境治理投资则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优化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外商直接投资在东西部的分布现状为基础,通过建立外商直接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线性关系,以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强大的带动作用,并针对目前西部地区利用外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产业的适时转移不仅是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为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找出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最后从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承接能力、以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推动产业转移、加强教育和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等方面提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用地扩展存在诸多影响因素。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城市非农业人口、绿化覆盖面积、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支出这四个因素对两大地区城市用地扩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城市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第三产业产值两个因素对两大地区城市用地扩展的作用方向相异;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用地扩展的差异性较大。未来我国城市用地扩展的调控重点在于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重视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建设和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等。  相似文献   

20.
针对前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分析,把人力资本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作用进行比较。结合西部大开发,要强化人力资本对西部地区经济产出的推动作用,实现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