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乡城迁移城市化是现代城市成长的前提和基础,而且研究乡城迁移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乡城迁移城市化模式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乡城迁移城市化模式有两种:政府主导的郊区城市化和农民自发进城务工的迁移城市化。基于两种乡城迁移城市化模式中的农民收入增长率使用拉姆齐模型研究了城市增长过程,研究表明:乡城迁移城市化之后的消费水平并不是农民的最优消费水平而是政府强加的消费水平,城市化中的最优路径是类似于使农民利益受损失的"圈地运动"经济增长路径,政府购买不会对经济系统的均衡路径产生影响。此类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城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城镇化,能否增强农民工留在打工城市的意愿和能力是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途径之一。根据贵阳市农民工的调研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个人综合特征、家庭特征和个人满意度对农民工留在打工城市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所在地与打工地距离越近,受教育程度较高、在城市居住时间较长,全家迁移,住房条件越好,已婚,对收入水平越满意、对工作环境越满意的农民工,越倾向于长期留在打工城市。且第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的留城倾向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代际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城乡迁移,是影响中国农业转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变量.借鉴推拉理论梳理影响中国农民工城乡迁移意愿的因素,区分并显化土地权益在其中的作用,提出城乡收入、就业环境、土地权益三个假说.并利用南京市的农民工1062份样本调查数据,以农民工流动方向为参照确定留在城市与返回农村作为各自对照组,通过多项分类logit回归分析计量各因素对不同迁移方向意愿的推拉作用.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农民工城乡迁移的巨大动力;城市就业环境的好坏虽直接影响到农民工的经济权益,但在家庭总收入最大化的目标下他们对恶劣就业环境有较强的耐受力;土地权益则在农民工城乡迁移中起到了社会保障的作用.总之,规避风险并寻求家庭总收入最大化成为农民工城乡迁移行为决策的逻辑基础,今后土地制度改革和政策设计必须重视土地为农民工所提供的退路保障.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已进入一个高度流动、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时代。 农民工一方面难以从资本那里获得稳定工作和报酬的承诺,另一方面也难以从国家那里获得充足且稳定的保障预期。 田野调查发现,农民工深切地体验到就业市场、社会保障、社会资本、城市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这些风险体验形塑了农民工不确定性的乡城迁移态度以及非永久迁移的行动选择。 从深层次看,农民工的非永久迁移,实质是生存理性下的一种再传统化行动,即希望通过回归村落共同体以应对系统风险。 为此,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下,应注重村落共同体的维续和发展,给予农民工逆城镇化的机会。 同时,应采取流动的城镇化策略,即不应以定居的视角来推动城镇化,而是建立一个开放流动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那样可能更能满足农民工城镇化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5.
既有关于农民工迁移的“大城市偏好”研究主要关注其经济收入回报,忽视了中心城市对迁移家庭的非经济福利影响。经济福利是家庭核心成员迁移阶段关注的基础目标,而最终目标是追求家庭“生活质量”。通过搭建城市化质量框架,分析中心城市迁移对已婚农民工城市化质量的影响,关注中心城市迁移对自主迁移农民工以及随迁者收入等经济福利的影响,同时也关注中心城市迁移对农民工的团聚——夫妻共同迁移和子女随迁的家庭迁移等非经济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心城市迁移优势不仅体现在经济福利上,同时还体现在家庭团聚与稳定性等非经济福利方面,在农民工不同阶段迁移决策过程中,中心城市的优势均得到了有力支持。因此,无论是从提升农民工收入的角度而言,还是从关注未成年子女教育与发展的角度,均应强调在中心城市优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促进农民工家庭迁移。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农民工的家庭禀赋和住房选择对其迁移意愿的影响。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农民工家庭禀赋对其城市迁移意愿具有显著且重要影响。第二,家庭人力资本越丰富,经济水平越高,农民工城市迁移意愿越强;家庭社会资本考察中,依靠自身能力寻找工作机会、积极参与流入地各项健康教育活动的农民工群体迁移意愿更强,流动时间越长、流动距离越近的群体社会资本积累越多,更倾向于城市迁移;参与城市社会保障类型越丰富,农民工群体城市生活的风险应对能力越强,迁移意愿会更强。第三,住房选择层面,在流入地购房、通过市场租赁住房和居住政府保障住房的农民工群体居留意愿强于集中居住于单位宿舍的农民工群体,在流出地购房会抑制农民工群体迁移意愿,结合经济资本的考察,家庭住房支出在家庭支出结构中占比越大,农民工的城市迁移意愿会更强。  相似文献   

7.
乡城迁移式农民市民化界定与实现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乡城迁移和农民市民化逐渐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农民既是乡城迁移和市民化的主体,又是城市化的主体和核心,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和能动作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要求迁入城市的农民转化为市民。为此,"乡城迁移式农民市民化"概念体系需要深入界定。在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中,乡城迁移的农民必须完成职业转化、身份转变、思想转换和地域转移四个方面的转化。乡城迁移式农民市民化具有农村农民市民化不可比拟的优点,能够很好地解决我国二元经济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乡村人变为城市人,融入城市生活,建设城市,从而使城市向着更高层次迈进。而且,乡城迁移式农民市民化是一个开放性的研究领域,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流动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农民工在农村和城市的生产生活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民工流动的成本收益模型。分析了工资收入水平、流出地区农民收益差异、非经济成本、社会收益等影响农民工流动迁移决策的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农民工流动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实证检验原始社会资本、新型社会资本对乡城流动人口家庭迁移的影响以及更高层次的非正规就业对新型社会资本影响乡城流动人口家庭迁移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原始社会资本对乡城流动人口初次非正规就业效果明显;新型社会资本对乡城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新型社会资本通过影响乡城流动人口获得更高层次的非正规就业进而影响其家庭迁移。因此,需注重新型社会资本的培育,促进乡城流动人口实现“原始社会资本”向“新型社会资本”的延展。此外,应当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规范性,消除市场歧视,为乡城流动人口提供更完善的就业信息,最终促进乡城流动人口实现家庭迁移。  相似文献   

10.
中部地区具有省内就近打工的农民工比例较高、城市购房的意愿较高、房价较低、农民工城市购房的可承受能力较高的特点,有推进中部地区农民工城市购房和市民化的物质和意愿基础.利用中部地区279份农民工问卷调查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农民工城市购房影响因素进行了经济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文化素质、是否全家外出打工、就业稳定性、对收入满意程度等因素显著影响了农民工的城市购房.据此,提出了主要包括向农民工开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政策、解决农民工贷款难问题、以开发区产城一体化为路径促进农民工城市购房、增加适应农民工特征的住房供给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选取中国西部地区甘肃省天水市外出返乡回家过年的农民工进行了深度访谈,借以描述传播的想象如何促进了从乡村到城市的这场持续良久的乡—城迁徙;另一方面,也试图探究个人对某个异地的感知构建和亲身进入对其来源地的影响(这里指的是农民工的家乡)。研究发现,农民对城市生活的想象通常来自于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混杂的复合式传播通道,在大众传播媒介和人际传播的作用下,城市往往被定义为美好生活的代名词。尽管这样的想象显然过于简单化,但却真实地促成了许多农民离开乡村前往城市的亲身实践。而在经历被城市文化再社会化之后,返乡的农民工又成为城市文化的携带者和传播者,对农村进行着持久而影响深远的文化反哺。作为结果,这种文化反哺不仅推动着乡村生活的变迁,也反过来进一步塑造了那些未离开乡村土壤的人们围绕于城市及城市生活的想象。  相似文献   

12.
二元社保制度与三元社会结构的矛盾,决定了农民工身处中国社会保障“真空地带”的现实。变农民工潜在养老保障资源为现实资源,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是推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国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根本需要。首先阐述了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困境,进而分析了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紧迫性、可行性,提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分别从地级市、县、乡(镇)、村四个行政层次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现象和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数据,对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村人均收入、农村人均耕地以及农村自然条件之间关系进行相关性研究。研究表明,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流动与迁出地社会经济自然条件之间遵循一定规律,又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根据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迁出影响的分析,农村劳动力派出对农村发展既有积极作用又有不利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乡村与都市:当代中国的现代性与城乡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乡差异是人类历史上一直存在的在认同形成方面的文化与社会经济差异。城乡之间清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断层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显著的现代现象,认真研究城乡关系的历史变迁可以发现城乡差异的社会结构特征,这对理解当今中国社会所具有的文化和政治经济有重要意义。文章写作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城乡关系和认同形成方面的相关文献的回顾研究,促进对改革时代不断变化的权力和意义领域中城乡差异的重新配置及其文化和政治经济含义的学术关怀。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民工土地权益法律保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城镇用工环境或国家相关政策发生变化时,农民工返乡现象增多,他们便会重新要求其土地权利(承包经营或居住),致使村内已有的人地关系产生了新的矛盾。为解决这类矛盾,在分析其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可以从保障农民工的土地权利并将其转化为财产权利、规范宅基地流转行为、完善相关的法制建设与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维护农民工的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一个经济过渡地带,伴随着我国城市郊区化与农村城市化的推进,其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本文从城乡结合部的范围界定与特征入手,分析了当前土地利用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农村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子女是主要的家庭赡养载体;但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大规模的乡城迁移,承担主要赡养义务的农村青壮年的大量流出,动摇了家庭养老的基础,使农村养老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特别是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文章回顾和总结了以往国内外学者针对劳动力跨国迁移或乡城迁移引发的留守老人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政府主体性、农民工个体及用人单位主体性发挥在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利益相关者主体性的缺乏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覆盖率低、退保率高、保障效果差、统筹层次低的原因,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必须维护政府、用人单位和新生代农民工等利益相关者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