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本权利冲突最初体现为私权利之间的冲突,但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基本权利的效力向私法领域扩张,基本权利由传统的“防御权”功能发展出“保护义务”功能,即产生了基本权利冲突问题。在宪法理论与实务上,解决基本权利冲突问题主要存在位阶秩序原则、具体规定优先于概括规定原则、法益衡量原则或实践调和原则等基准。  相似文献   

2.
探讨基本权利规范的实质合宪性解释基准,对基本权利的保障在宪法解释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基准不仅关涉到基本权利的价值拘束,而且涉及基本权利主体的行为导向和法益保护问题。在基本权利的实质合宪性解释基准上,首先应该适用人性尊严的保护基准。其次,应该适用平等原则的保护基准。最后,应该适用比例原则的保护基准。  相似文献   

3.
论公民基本权利限制与宪法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基本权利限制不仅具有丰富的宪法内涵,更具有深厚的宪法法理正当性。通过对公民基本权利限制进行合理的宪法解释,在实现基本权利限制之宪政目的的同时,还可以满足其价值变迁之需要;同时,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宪法解释,不仅可以有效弥补当前法律对其规定之缺憾,还可以增强人们的基本权利宪法意识。  相似文献   

4.
风险治理情境下基层官员如何落实职责和任务安排是基层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政府治理实践中不断出现的“层层加码”现象,研究提出“加码式避责”的概念,解释基层官员在风险治理情境下受制于多重因素制约和认知权衡从而塑造避责行为策略的过程。“加码式避责”是在风险治理情境下,基层官员通过主动强化政策执行而规避政治责难的行为。风险不确定性、基层治理资源不足与问责制度刚性三者之间的内在张力是基层官员风险治理时面临的现实情景。在属地管理原则下,基层官员只能依靠掌握的剩余控制权主动加压达成问责风险规避的目的。风险治理情境下基层问责应充分考虑风险本身特性,统筹过程问责与结果问责,加快建立区域性协同合作风险预防和治理机制,提升基层政府官员危机事件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重要的宪法问题。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权利观念比较薄弱,宪法文本规定的基本权利在现实中尚未完全实现。宪法基本权利的有效实现,关键在于在坚持正确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通过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备基本权利立法、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依宪依法行使行政权力、对弱势群体权利进行倾斜性保护等路径使宪法基本权利得到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实践释义学初探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无论是传统的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还是当代的释义学研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领域─—马克思的理解和解释理论。本文认为,马克思虽未使用过“释义学”这个术语,但实际上创立了实践释义学。马克思通过把实践概念引入释义学,通过对理解的历史性、语言的实践功能和正确地进入释义学循环的道路─—意识形态批判的强调,以及通过对还原方法和考古学方法的运用,不仅澄明了释义学理论的本体论前提,而且为释义学和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诗无达诂"是古代文论中一个有关文学释义的纲领性命题.中国古代文论不仅高扬 解释者在文学释义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赋予解释者参与作品意义重建的权力,而且还能正确认识和处理释义活动中解释者与解释对象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西方现代释义学无法解决的文学释义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公民基本权利的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众法之母。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最能体现对民权的保护和对权力的制约。有学者把2003年描绘为“公民权利年”,孙志刚一案的出现是我国现有法律体制和“法治”状态对生命价值等公民权没有给予高度重视的综合性的社会现象,虽表现为个案,但使我们反思现实中国法治的制度缺失,在法治社会中宪法如何保障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鉴此,我们刊发周叶中、韩大元等著名学者关于“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研究论文,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诗无达诂”是古代文论中一个有关文学释义的纲领性理论命题。围绕这个纲领性的理论命题 ,中国古代的文论家和批评家对文学释义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探讨 ,他们不仅高扬解释者在文学释义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 ,赋予解释者参与作品意义重建的权利 ,而且还能正确认识和处理释义活动中解释者与解释对象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西方现代释义学无法解决的文学释义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基本权利进行学理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更加具体、更加精细地认识基本权利.传统的分类方法主要是从外在标准着手,容易割裂基本权利之间的内在联系.宜从基本权利体系本身着手,把自由权作为基本权利之首,构造自由权、平等权、受助权的基本权利新分类.  相似文献   

11.
宪法基本权利在私法领域能否直接适用,在西方先后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学说,从传统的"无效力说"到德国的"直接效力说"和"间接效力说"以及美国的"国家类似行为说",它反映了立宪主义的发展过程.借鉴各种学说,我国宪法基本权利应可适用于私法领域.  相似文献   

12.
行政区划史研究的基本概念与学术用语刍议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行政区划史研究的基本概念及学术用语长期以来未曾规范化 ,影响了这一研究的学术性。因此本文对行政区划本身及与行政区划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提出定义或作出诠释 ,并厘定了一些专门的学术用语 ,以供学界批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公民也越来越深刻体会到宪法所赋予给自己的基本权利的重要性。因此,不断加强和完善宪法中的基本权利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和分析了关于平等权、言论自由权、人身权及财产权的一些观点,并提出了我们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4.
西方人权理论林林总总,派别甚多。今循着人权理论的历史发展轨迹,对西方的人权理论进行简单检视。总体而言,西方人权理论的发展,目前仍未超出"天赋人权"这一基本精神,皆具有唯心性、抽象性、超阶级性、虚伪性等特点。但我们也不能总以传统的观点来看待西方人权理论,而应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找准认清这种理论本质的应有视角。这样才能廓清人们在人权理论上的模糊认识,树立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  相似文献   

15.
论题通过回顾2004年欧州人权法院的改革内容,分析研究了部长委员会、咨询议会、法院法官、人权专员和非政府组织在此次改革背后的政治利益博弈。  相似文献   

16.
社会权作为基本权利,不仅具有主观权属性,也具有客观法属性,这为社会权可诉性的"司法与准司法"路径提供了宪法依据。宪法诉讼是社会权在宪法层面可诉性的本源路径,我国宪法诉讼应采用"最低限度主义",通过运用宪法明示性条款直接保护社会权、通过审判发现宪法中的默示性社会权等方式缓慢稳妥地促进社会权的司法保护。宪法解释是中国语境下社会权可诉性的路径,我国宪法解释宜采用"原旨主义"解释方式。在宪法层面,通过对宪法条文涵义与国家政策的宪法解释来保护社会权;在民法层面,通过对基本权利的第三人效力的解释来保护社会权;在行政诉讼法层面,通过肯定性行政救济手段与扩大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来保护社会权。  相似文献   

17.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颁布和实施引起了学术界的一定关注.现有研究集中于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意义、主要特点解读、实施分析及对计划的质疑、批评和建议等方面.尤其是对计划的解读和贯彻占绝对多数,学科视角以法学、政治学、行政学为主,所刊登的期刊具有“大报小刊”的特点.相对而言,在人权行动计划的国际比较研究、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学理性的系统研究等方面明显不足.今后应综合学科内与学科间、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定性与定量等路径对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相关重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教师权利是一个富有现实性的课题。国内学术界对教师权利做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纵观这些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教师权利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教师权利的应然、法定、实然状态研究,教师权利保障机制研究、单项教师权利研究。梳理这些研究,有可能展现这一领域的研究概貌及今后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促使国际商事往来日益频繁,为了促使良性国际商事关系的形成,各国政府在推动国际商事关系发展的同时,必须调和个体利益、特殊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1949年的德国《基本法》确立了不可让渡的人权保障原则,并引入"永久保障"(Ew igke itsgarantie)条款;1961年的德国《对外经济法》规定了对外经济自由原则。德国《基本法》和德国《对外经济法》所保障的基本权利在维护国际商事关系有序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在国内层面而且在国际层面提供了人权保护,使个人自由和公民基本权利在国际商事关系中与在国内具有同等的地位。德国法的规定对各国构建良性国际商事关系的法律保障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一篇探讨思想史研究问题的理论文章。全文主要从“关于学科边界问题”、“关于思想文本解读问题”、“关于学科研究方法问题”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对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学科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对思想家文本的解读、思想本意与引伸义、思想的渊源与背景、应用的方法及理论创新等问题都进行了全新阐释 ,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文章对其他学科理论的创新性引入 ,有利于思想史特别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多元思考与多角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