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以2010-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原始样本,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估计,从静态和可持续性两个角度检验了海外直接投资对股票流动性的作用效果,并进一步从东道国异质性视角考察了这一作用效果是否一致。实证结果表明:(1)海外直接投资对企业股票流动性存在正向影响。(2)海外直接投资对股票流动性的正向作用效果具有可持续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逐渐减弱。(3)海外直接投资对股票流动性的作用同样受到东道国异质性的影响。东道国与中国法律制度距离或经济制度距离较大时,这一作用效果更强;而东道国与中国的文化制度距离并不能改变这一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金融集聚作为推动地区农业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对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农业上市企业数据以及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数据,系统分析金融集聚对农业企业创新的影响,从微观层面探索金融集聚对农业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可以有效促进农业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并且对不同性质农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非国有农业企业、成长型农业企业、高市场化水平地区农业企业的创新作用更明显。同时,金融集聚对农业企业的创新作用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对金融集聚水平相对较高的东、中部地区具有更强的空间溢出效应。金融集聚对农业企业创新的影响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为农业企业创新提供投资信息和融资渠道;二是提高农业企业创新项目的风险管理能力;三是提升当地农业企业人力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测度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提升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其促进效应为10.4%;门槛效应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正向边际效应溢出”趋势特征;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溢出强度具有空间异质性,在区域上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特征,但相比东北和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对数字普惠金融所带来的乡村产业溢出红利更为敏感;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区划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增进效能呈“N”字型布局。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增加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在海外增加投资时会受到海外区位中环境因素和企业前期投资经历的影响,具有较强的跨期关联性。结合静态和动态投资视角,研究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增加投资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增加投资区位选择提供理论借鉴和经验参考。以2008~2016年中国上市跨国公司为样本,从企业层面和东道国层面选取了12个变量,利用Logit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增加投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分析了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研究表明:企业的资金资源优势、管理层企业规模偏好、企业所有权属性优势、企业自身投资经验、同行业其他企业投资经验、中国在东道国的投资集聚、东道国市场信息溢出以及东道国良好的经济、政治和政策环境,能够有效促进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增加投资;企业所有权属性对上市公司海外增加投资具有负向影响;上市公司海外增加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地区差异性和行业差异性。研究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增加投资应综合考虑企业自身资产结构和东道国的政治经济现状,依据企业所在行业的特色和优势,在不同的东道国采取适宜的投资决策,通过抓住投资机遇、利用行业集聚效应等推动海外增加投资能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加剧、逆全球化思潮和单边保护主义抬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风险不断提升。基于2008—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数据,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在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显著提升企业的跨国并购绩效,但东道国与我国的地理距离和文化距离越远,内部控制对跨国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越弱。进一步分解内部控制五要素发现,内部控制主要通过风险评估和内部监督要素正向影响跨国并购绩效。异质性分析表明,高质量内部控制提升跨国并购绩效的效应在并购方具有跨国并购经验和跨国并购交易规模较大时更为显著。因此,建议监管部门或行业组织出台有关企业海外经营与发展的内部控制指引,企业也应重视与强化海外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并关注国家距离因素的影响,以降低跨国并购风险。  相似文献   

6.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及发展环境的重要工具, 对我国制造业集聚发展影响深远。基于此, 本文选择中国 2011-2019 年 285 个城市面板数据, 尝试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 数字普惠金融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制造业集聚, 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可以通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融资约束等直接促进制造业集聚, 还可以通过促进绿色创新和改善人力资本水平来影响地区外部环境, 从而间接促进制造业集聚发展。其次, 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 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 且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不同维度也会对制造业集聚产生差异性影响, 主要促进作用来源于覆盖广度。最后, 通过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探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3—2013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通过计算单变量和双变量Moran’s I指数,检验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并运用空间Durbin模型实证检验了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GDP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城市GDP与资本积累、劳动力投入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而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负向空间相关性;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后,金融发展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地区金融发展对周围地区经济增长具有负向空间溢出效应,而本地区经济增长、资本积累及劳动力投入对周围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1  相似文献   

8.
人口迁移能够影响区域人口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探究人口迁移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有助于促进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进程。本文基于2006—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口迁移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我国绿色发展水平指数正在逐年上升,但地区发展存在异质性和不均衡性,整体呈现东高西低中部发展较慢的格局;(2)人口迁移存在较强的不平衡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整体呈现中部、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的趋势;(3)人口迁移不仅能够驱动本地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还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周边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4)人口迁移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因此应重视人口迁移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人口迁移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并采用2003-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并借助三阶段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了绿色创新效率,在检验到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自相关后,构造了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绿色创新效率影响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当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为负;只有当金融发展水平超过门槛值后,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显著地促进了绿色创新效率。进一步做了时空双维度异质性分析,表明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对绿色创新效率影响的门槛效应在东部地区得到验证,而且这种门槛效应在2009-2017年期间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协同集聚是资源型城市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采用2005—2017年115个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效果、影响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1)产业协同集聚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程度、技术进步水平和就业结构优化是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2)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不仅受到自身产业协同集聚的正向影响,同时受到邻近资源型城市产业协同集聚的正向溢出效应,并且资源利用效率和技术进步水平是溢出效应的主要作用机制。(3)产业协同集聚的直接效应变动趋势相对平缓,长期具有正向影响,溢出效应和总效应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近年来的影响相继变为正向。同时,产业协同集聚的溢出效应存在一定的有效距离阈值。据此提出资源型城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外资研发对东道国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分析:上海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为考察对象,从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比较的视角检验外资研发活动对发展中东道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外资研发的直接效应非常明显,与上海生产总值、研发投入水平和新产品销售比例的变动具有正向效应.外资研发的间接效应较弱,其中外资研发费用对本地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影响比较明显,外资研发人力资源有抑制本地企业技术人力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东道国企业,跨国公司拥有更为领先的技术优势,由于技术具有公共品的特性,因而存在着外溢至东道国企业、推动东道国产业技术进步的可能性。针对外资对中国工业技术进步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并不必然会出现,人力资本对这种溢出效应的发挥起到了门槛的作用,即只有当人力资本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东道国产业才有能力掌握、改进并应用外资的溢出技术。这一结论的直接含义就是必须在吸引外资的同时,提升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测度2011-2020年30个省份的农村产业融合指数,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讨了数字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效应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首先,数字金融能显著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这一结果在替换变量和改变样本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能成立,并且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农村创业活跃度是数字金融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机制。其次,数字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在财政支持、城镇化水平和地区分布的不同影响下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最后,采用空间模型,发现数字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以上,本文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数字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推动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国公司直接投资(FDI)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是东道国获取新技术和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对东道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技术溢出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所以,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这种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发布的2011-2018年中国城市层面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及数字金融覆盖广度、数字金融使用深度与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分维度指数,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法分别考察了其分布动态与地区差异状况,之后利用构建的空间自相关模型和MLE估计法实证考察了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成因。研究发现: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总水平以及覆盖广度、使用深度的发展均主要呈现单极化现象,而普惠金融数字化程度则存在微弱多极分化现象,不同区域具有一定异质性。同时,数字普惠金融总水平以及各维度发展的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均呈下降态势,其中,造成其总体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都是区域间差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总体及各维度发展均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东部地区表现更显著。另外,财政分权、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迁、外商直接投资、贸易开放、人口密度、传统金融规模、城镇化率、经济增长目标和创新水平等一系列考察因素对数字普惠金融总体及各维度发展的影响各有不同,同时因地区不同,其影响效应也具有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对企业有知识溢出效应,能促进企业创新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通过一个简洁的量化空间经济学模型,从微观层面实证检验中国大学对工业企业创新的知识溢出效应,发现大学的知识溢出效应具有很强的异质性: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具有更强的知识溢出能力,高技术行业与大企业从大学的知识溢出中受益更多。反事实研究表明,保持中国现有大学的空间布局不变,更为均衡的科技经费配置能改善大学对企业的知识溢出效应,最多可带来社会总福利1.3个百分点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高铁建设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史上具有标志性的重大事件,对区域要素流动、经济活动开展和产业空间格局构建影响深远。深入考察高铁开通与产业集聚的关系,对合理规划高铁建设和促进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探讨了高铁开通引致第三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机制;立足高铁的时空效应,重点考察劳动力流动引致的知识溢出等效应对第三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通过构建空间双重差分模型,采用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高铁开通对第三产业集聚的影响;不仅以空间滞后项的系数判断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还以间接效应衡量空间溢出效应的程度。考虑长江经济带高铁网络布局不平衡、经济发展存在差距、资源禀赋不同的城市高铁开通后引起的效应可能有所区别,分区域及细分行业研究高铁开通对第三产业集聚影响的异质性;并进一步从劳动力转移视角实证检验高铁开通对第三产业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表明:高铁开通不仅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第三产业集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所引致的空间溢出效应亦明显促进了相邻城市的产业集聚。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对长江经济带东部城市第三产业集聚水平的正向作用高于中部城市,对西部城...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跨国并购,这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的关注和担心.文章在梳理有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利用A股上市公司的182笔海外并购数据,采用多项Logit模型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企业的跨国并购受到企业自身因素和目标企业所在国的基本特征的影响,是企业自身需要与东道国发展特征相耦合的结果;国有控股、规模越大、资产负债水平越低的企业跨国并购越可能源于技术与资源的动机,而民营控股、资本收益率越高的企业则更多倾向于战略资产与市场动机;距离东道国距离越远,跨国并购越可能是出于市场和资源的动机,我国企业在低收入国家主要是资源动因,在高收入国家则更可能为技术获取的动因.结论对我国实现跨国并购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岑聪 《调研世界》2021,(9):48-57
本文阐释了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选取2006—2018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分布呈现出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市场化进程与对外开放对区域创新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与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上述结论在分区域分析与创新主体异质性分析中依然成立,但影响效果具有异质性特征.中国区际经济制度发育情况的异质性与创新效率增长空间溢出的局部性是造成区域创新效率差距的重要原因.上述研究为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缩小区际创新效率差距、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20.
本文厘清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内在机制,并基于2007—201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2)全国层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3)区域层面,东部、中部、西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中部直接效应最大,东部间接效应最大。据此,本文提出健全金融支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体系、强化人才支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多元化发展和加强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