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孔子道德教化思想的义理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首开道德教化思想之先河,从而将"二帝""三王"所开创的"礼乐之教"化转为"成德之教".客观地看,"成德之教"表现为一种道德教化思想,而这种道德教化展示为一个内容丰富的义理体系:"性相近,习相远"是道德教化的人性论基础,"文""行""忠""信"是道德教化的基本内容,"中庸"是实施道德教化的方法论,"内圣外王"则是道德教化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董仲舒法律思想的分析,认为他以儒家宗法为核心,兼融道家、法家的一些理论,提出了反"任刑"、坚持儒法一体、提倡"均富"、"教化"等变法思想和主张,并倡导要统一当时的法律思想。董仲舒的法律思想,起到了确定中国封建社会法律思想一些基本原则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学校教育尚未普及的古代,传统教化被赋予了"风化"之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入",扰及万物.即传统教化在学校教育之外,还浸润至家庭、社会生活,从而在社会层面形成了一种整合性的影响力;二是"伏",化物无形.即传统教化具有行不言之教与从细处修身的特征;三是"顺",顺调其心.即传统教化有刚中不过与以"顺"化物的主张.  相似文献   

4.
董仲舒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充分论证了道德教化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明确了道德教化过程中的教化者和教化对象,确立了道德教化中的外在教化与自我修养两大基本方法,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德教方法体系。其自我修养方法主要有: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内视反听;强勉行道。其外在教化方法主要有:必仁且智,与利养义,以乐化民,以身示教;因材施教,依性而化等。这些德教方法,究其实质,无疑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但其中也反映了一定的德育规律,包含着许多积极的因素,是我们在当今道德教育实践中可资借鉴的。  相似文献   

5.
董仲舒教化思想具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对于道德教化的基本措施、途径和方法的理论论述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教育规律,对于我们今天进行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无启迪和借鉴作用。本文从"显德以示民,化民以成俗"、"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节民以礼,乐成其德"以及"以仁安人,以义正我"等四个方面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6.
刘勰论"文"而标举"徵圣宗经",其立意既不同于孟子、荀子,也有别于董仲舒、扬雄;其"敷赞圣旨"之方式,更在马融、郑玄诸儒外,另辟蹊径,故其论"文用",不乏自家面目。他在继承儒家注重教化、顺美匡恶等观念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第一,《文心雕龙》全书宗旨之一,在于重点阐发孔子"四教"中以"文"为"先"的"文"教思想因子,确立了以"贵文"为基础的新的"徵圣宗经"模式;第二,刘勰"顺美匡恶"之说,多结合各体文章之特点,所论怨刺、讽喻、劝诫之对象范围甚广,并不局限"君王"一隅。  相似文献   

7.
董仲舒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充分论证了道德教化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明确了道德教化过程中的教化者和教化对象,确立了道德教化中的外在教化与自我修养两大基本方法,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德教方法体系。其自我修养方法主要有: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内视反听;强勉行道。其外在教化方法主要有:必仁且智,与利养义,以乐化民,以身示教;因材施教,依性而化等。这些德教方法,究其实质,无疑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但其中也反映了一定的德育规律,包含着许多积极的因素,是我们在当今道德教育实践中可资借鉴的。  相似文献   

8.
董仲舒教化思想是一个较为完善的寓教育和感化双重含义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天人感应"论是其教化思想建立的理论基础,"性三品"论是其教化思想建立的现实依据,"三纲五常"是其教化思想的基本内容,"兴太学、置明师、实试求贤"是其教化思想实现的途径与保障。董仲舒提出的"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内视反听"、"强勉行道"等修养方法与要求,及"以身示教、以乐达教、因材而教"等道德教育方法,对于我们今天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着启迪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董仲舒的历史解释活动中包含着三大模式:配景模式、合理性解释模式和法则解释模式.三大模式源自于孔子、孟子等人的思想,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强调历史事件的道德意义、历史人物的道德动因,以及从历史中演绎出来的具有普世意义的道德法则,为他的政治哲学作论证,这表明,董仲舒研究历史的范式是"以史为经",历史哲学,不过是他进入政治哲学的一块踏脚石.  相似文献   

10.
论儒家"礼乐教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乐教化思想发轫于中国的上古时代,在此思想的基础上,儒家对此进行了新的阐释和发挥,把礼乐教化思想分为社会性礼乐教化与个体人格修养,前者是面向所有人的,后者是面向"君子"的,后者是儒家思想的重点.儒家礼乐教化是以"礼乐"为手段的"仁义"教育,包括礼教、乐教、诗教,其表现形式是审美教育,其核心是道德教育;尽管如此,儒家礼乐教化所要塑造的是"文质彬彬"、"美善相乐"的"中和"人格,也就是审美修养与道德素质、美育与德育兼备;儒家所以认为"礼乐"可以发挥教化人心的功能关键在于"乐"的"感动人心"的作用,也就是说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教育,而主要并不是一种"知"的教育,使道德要求潜移默化地成为人的一种素质.儒家的礼乐教化思想对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建构都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1.
贺长龄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名臣,官至云贵总督兼云南巡抚,在1836到1845年间担任贵州巡抚期间,他勤政爱民,致力治理贵州民族地区。他整肃吏治,缉匪安民;兴教办学,培养人才;重视农业,发展工商;公正处理贵州民族关系,禁革少数民族陋习,从而推动了贵州民族地区的治理开发。  相似文献   

12.
赵吉士不但是才略卓凡的贤宦,还是博学正直的学者、长于吟咏的诗人。他处于朝代更替之际,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政治思想。表现如下:认为明朝实亡于党祸,吏治败坏是明亡主要原因,虽有亡国之恨但并没有将矛头完全指向清朝;对待"民变"的态度是分而治之,剿抚分明;对待明遗民的态度是毫不避讳,与之交往并为之列传。从赵氏身上能映射出处于那个时代的士人们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与孔子、墨子一样,有一颗伟大的爱人之心,他怀着普世之爱,怀着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对人间的一切苦难和人生的种种悲剧,同情着、惋惜着、痛苦着,他不仅为受苦者、被害者、被压抑者、怀才不遇者、饮恨含冤者一掬同情之泪,也为那些残暴、昏庸、阴险、狡诈、贪婪、无耻、懦弱、欲害人而最终也躲不过悲惨命运的人深深地悲哀.他的爱是博大的,他的悲悯是深沉的,他的心中有着丰富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曹操有“好杀”的一面 ,更有得人心的一面 ,他大度豪放 ,明大理 ,识大局 ,用人“唯才是举”,实行屯田 ,严于执法 ,打击豪强 ,体恤民情 ,实现了北方的统一。因此 ,对曹操应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15.
北宋名相韩琦在定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琦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功绩卓著,对北宋政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在边陲重镇定州为帅的五年中,整顿军队,增强国防,为政爱民,造福一方,深得百姓的拥戴,显现出他忧国忧民的士大夫情怀。  相似文献   

16.
东方朔简论     
东方朔是汉武帝时期的传奇人物。他善吹牛而不令人讨厌,经常以幽默机智奉承拍马博取武帝欢心,既关心民瘼又直言敢谏。他一直期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终生无所作为,源于自我定位的失误。他有较高的文学天才,但因囿于模仿的误区成就不高。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他结合实际,赋予了以人为本新的时代内涵,将其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系统、完整地提出新民思想的第一人。他杂采中西道德,强调教育新民,意欲塑造一代资产阶级新型国民。但由于他没有把变革封建经济基础及其政治制度与新民结合起来,因此未能造就中国之新民,并最终向旧传统复归。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新闻思想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成熟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他在继承、捍卫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的同时,有新的创造和贡献.他提出新闻思想宣传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新闻事业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新闻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求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宝库增添了新的武器.  相似文献   

20.
论孟子的社会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主张“天下平”的和谐社会,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念;以“仁义”处理人际关系,要求人人积极善行;国家实行“仁政”顺应民心;通过发展经济安民富民,加强全民道德教育,实现“平天下”的和谐社会。虽然在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存在的社会里,这些主张难以实行,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这些主张对我们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