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并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现在,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中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有哪些优越性等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面对当前世界政治风云的变化,有些人不加分析,产生疑惑:提出中国为什么不象西方国家那样,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发达起来?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中国生产力发展,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有利于中国生产力发展?显然,这些思想疑惑不澄清,就不可能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而要解决这些疑惑问题,需要分析中国特殊社会历史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认清走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含义、原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最伟大的实践成果是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正确而崭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旺盛的生命力,它是一条指引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历史时期,揭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留给人们的重要启示,以期弘扬改革开放伟大精神,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跨越"理论,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一种辩证的社会主义道路选择论.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又赋予"中国特色".实践反复证明,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确的,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坚定地选择了社会主义。但是,象中国这样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崭新课题。为了回答这一课题,毛泽东带领全党进行了近30年的艰辛的实践与认识,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我们党最终得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结论。中国社会主义的开拓发端于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是195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1949年到1956年是从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度时期。在这个时期,党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一个基本要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意愿是历史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之路,是科学发展之路,是关注民生富裕百姓之路。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紧密相关的。离开了中国国情,我们无从谈起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之,离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么,我们所制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肯定不适合中国国情,随之而来的是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必将受挫。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①说明我们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要按照中国的情况去走。离开了中国的具体情况(国情),我们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肯定不会有中国特色,如果这样,当然就谈不上我们是在走具…  相似文献   

8.
毛胜 《中华魂》2010,(10):36-39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处在一个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当时,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道路有四条,即:按照“两个凡是”的思路,坚持走毛泽东晚年的错误道路;否定“文化大革命”,重新回到“文化大革命”以前的老路上去;借否定“文化大革命”来否定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开辟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了对中国社会命运的探索,其大体经历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失败,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向往,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认定。广大青年应深刻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明末到新中国成立300年间,前人曾八次尝试走资本主义道路均告失败的史实,论证了中国为什么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新、旧中国的纵向比较和中国与印度、大陆与台湾的横向比较,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初步显示出优越性,从而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蔡和森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和森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主要包括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从蔡和森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理论来看 ,它上承李大钊、下启毛泽东 ,因而在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理论探索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四项基本原则是不可分割的,其中,社会主义道路表现为目的。正因为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其他三项基本原则的坚持才成为必要。所以,从总体说,四项基本原则就是马克思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社会上出现的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错误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从(1)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历史条件;(2)中外经济发展的比较证实社会主义制度优越;(3)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辩证分析;(4)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困难和有利因素等四个方面,论证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供理论根据。本文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探讨和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必然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20多年的曲折发展和艰辛探索,终于在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实现了的伟大的历史转折,开创了这条道路。为了加深理解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重新认识和研究毛泽东在探索这条道路中的贡献以及为我们提供的经验教训,仍然有着重大的意义。1956年中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和平发展道路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刻把握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指明了方向。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我们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顺应时代潮流、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抉择。和平发展道路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机遇,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6.
国外许多学者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认为资本主义存在许多弊端,其解决的唯一途径是终结资本主义制度。中国早期革命党人也曾主张为避免资本主义的弊端而走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诉人们,资本主义不是理想的制度,中国应该在改革的前提下坚持走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不仅证实了《共产党宣言》的科学性或历史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作《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现实化和时代化。在新时代,《共产党宣言》从方向指引、方法论、理论工具、领导力量、价值旨归、理论贡献等多个层面为中国道路“向何处去”提供了理论镜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提供了真理性力量和强大精神动力,指引中国共产党人恪守中国道路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认知自身制度优势,保持理论上的自信与清醒,更加重视弘扬中华文化;启示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关键少数”继续思考中国道路“如何走远”“朝哪个方向走深走实”等深层次实践问题,特别是在统揽推进“四个伟大”的变革性实践中自信自立地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从而续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篇章,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国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把走社会主义道路提高到体现“中国现代化社会运动和客观规律”的高度来认识,回答了我国为什么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重大问题。一个国家究竟走什么道路,不是由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  相似文献   

19.
中国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近200年来发展的客观必然。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领袖企图以农业社会主义代替封建制度,不仅是一种空想,同时也是一种历史倒退现象。中国人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屡遭失败。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的主要症结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势力的阻碍和中国政治的腐败。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终于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20.
《南都学坛》2013,(5):42-43
陈独秀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顺应时代潮流,引领中国早期革命运动,初步论证了救亡图存的中国何以要以俄为师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曲折探求中国革命要经过哪些阶段才能走向社会主义,预言了中国社会主义的长期性等诸多问题,其前瞻性探索中的得失,值得梳理和挖掘,以启示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