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聚集,人们生活的地域空间发生转换,其中,失地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迁.游离于农村与城市之间,介于“农民”与“现代市民”之间的处在边缘化地位的失地农民能否有效转型,顺利融入城市社会生活,不仅仅关系到失地农民自身生存问题,也影响到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失地农民对自己的城市身份认同存在着一定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则会影响现代社会的良性发展,因此,政府、社会和失地农民须共同努力为失地农民市民化提供社会性支持,帮助其融入现代化的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原有的土地储备无法满足高涨的空间扩张需求,“城郊”改造成为了城市建设最重要的土地来源。土地的征收使大量的城郊农民被动地从农村进入城市,其原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并由此催生了“失地农民”群体的出现。“土地的城市化”并未必然产生预期的“农民市民化”,新的“二元”结构真实地存在于城市社会之中,并衍生出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兰州市城郊失地农民生活方式的研究,试图描述出其被城市化改变的人生,关注其生存状况,进而对当前的社会政策进行反思,引导失地农民生活方式的再造,使其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三位一体”模式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城乡衔接“三位一体”社会保障模式的再思考,力图为制度公平保证城市化发展效率提供一种路径参考。在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的,从制度关联下的角色关系互动视角,研究透视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结论认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解决的关键是要关注制度之间的关联性,明确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需求与行动的利益制约性,通过明确角色定位与合作实现多赢。这其中,政府不能“不在场”,必须承担起中流砥柱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普遍的城市更新与扩张造成了失地农民的出现与不断增加。作为城市化发展的显著成果,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再生产使得失地农民的生活空间和生存环境发生了从传统乡村向现代城市的根本转变,然而这种表现在物质形态层面的生活空间的重构使失地农民作出的城市化选择,并非是个人的自愿选择而是由政府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所致,因此是一种被动的城市化。这一社会事实提醒我们在应对失地农民问题的同时,更应该反思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本身。  相似文献   

5.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因此,中国城市化进程也是一个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然而,农民市民化的速度并不与城市化速度同步,失地农民的适当生活水准权实现程度普遍不高,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边缘化叠加”,即作为农民,在城市化前边缘化;作为市民,在城市化后再度边缘化.①因此,确保失地农民适当生活水准权的实现,以便其过一种有尊严的生活,对于中国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民失地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六盘水失地农民的现状入手,分析失地农民的成因及存在问题,提出政府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应坚持公平公正和群众利益至上的原则,积极推进土地产权和征地制度的创新、社会保障和就业制度的创新以及农村基层民主与法律制度的创新,给失地农民以公平的国民待遇、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和自由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重庆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肩负着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的特殊使命。在重庆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方针。为此,重庆市将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征收大量农用地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不容忽视,处理不好会激化社会矛盾。因此完善重庆市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失地农民问题日益尖锐,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及征地以后遭到政策、体制、经济、市场、文化等多方面的排斥,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其中政策性因素对失地农民所造成的排斥,成为一种根源性排斥因素,体现了土地征用制度中的漏洞和不公,是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直接原因,并为利益集团明目张胆地侵害失地农民权益提供了机会.消除对失地农民的政策性排斥,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一系列城市问题,这些凸显在公共领域中的城市问题使得社会资源的分配欠缺公平。文章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剖析了这些问题的诱因,并试图通过户籍改革、构建公共福利型的政府机制和反腐倡廉等各种手段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解决城市中各个领域的矛盾冲突,增进公共利益总额。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地被大量征用并因此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农地征用中的不公正性,使失地农民的利益极大受损。同时,失地农民在向市民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又遭遇到种种因素的制约,无奈地沦为城市的“边缘人”。对农民失地的深层次原因及失地农民向市民角色转换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将有助于妥善、合理地解决失地农民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调研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影响面非常广泛的社会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民生问题,是涉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当前失地农民面临的两大难题是社会就业的出路问题和养老保障的退路问题。根据政府关于失地农民的一系列政策,在实践中必须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要确保“以土地换保障”政策的落实到位;要确立失地农民就业优先的理念,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要充分体现惠及全体农民的“低水平、有弹性、广覆盖”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精神,实事求是地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关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征收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越来越多。在征收过程中农民合法权益屡屡遭到侵害,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其利益必须受到保护。文章分析了我国征地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失地农民权益遭到侵害的根源,并提出了几点保障农民权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实地调查数据,详细地描述了失地农民家庭各种具体的收入和支出状况。调查表明,失地农民家庭的收入状况不容乐观、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收支结构不尽合理,政府应该千方百计帮助失地农民家庭增加收入并引导其合理消费,防止其在城市化进程中被"边缘化",促使其生计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加速推进地方高等教育改革和社会建设,培育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分析了当前中心城市高校实施新型农民教育培训面临的问题:教育培训对象的"两高一低"状况;失地农民面临经济、就业双重压力;失地农民聚集地社会问题增多;对失地农民教育培训有效性缺失。认为培育新型农民对于破解难题意义重大,并提出了进一步明确中心城市高校办学定位,科学设置新型农民培养模式,构建社会多样化人才标准,探索农科教结合新途径,建立城市支持农村长效机制,推进国有土地管理法制化,创新社会人力资源评价管理机制等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国梦的实现。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之下,结合当前国家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特点,本文以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为切入点,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当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视域中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主体和最终受益者。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就是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实现农民的制度化利益表达。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农村社会转型和利益分化的加速,导致当前农民利益表达的现状呈现出一系列复杂的特征。立足于我国三农问题的客观实际,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利益表达的现状,探究并预测农民利益表达的发展趋势,积极构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民利益表达的综合机制,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毛泽东、陈独秀都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即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三者的农民思想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性。三者在对农民运动的总体认识、解决农民问题的途径、农民的指导思想三个层面存在共识,三者的差异性体现在研究方法、理论运用及革命道路选择这三个主要区别上。比较和分析三者在农民思想方面的认识,可以引发对农民问题的现实思考,为当前农民的政治现代化、社会化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等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中村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命运。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值得我们关注。土地的失去和村落的消失,失地农民需要寻求新的生存方式。农民身份的市民化带来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困境,需要我们探求认同的力量所在。传统农耕经济和农耕文化的变迁,使得失地农民的文化转身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土地双置换正逐渐成为东部沿海地区推进城镇一体化和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一种新模式。土地双置换主体是村民,其土地双置换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村民是否能够很好的适应置换后的新环境。结合江苏省无锡市土地双置换的实施状况,对农村土地置换实施的基本情况、村民的适应性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探讨增强村民拆村入社适应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是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而历年来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农民的自主选择权、农民的宪法主体性地位均未得到足够的尊重,农民成为被城市化、被赶上楼的客体说明农民宪法主体性的缺失与私权的贫困.无论出于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构想,还是宪法上人权保障条款的要求,都需要对传统的思路和实践加以检讨,确立农民宪法主体性之地位与财产权.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三农问题”问题的解决注入了新的精神元素和价值目标,提出作为手段而非目的的新型城镇化及其宪法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