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提升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学教师既要胜任本专业文化理论课教学,又能在实验、实习及工作现场教学生操作技能.以教师专业化理论角度分析大学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发现,大学教师严重缺乏专业实践经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薄弱,专业教师中持有相关技能证书人数少,持或参与大量和专业相关的横向课题的教师比例偏低.因此,大学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发展路径应该制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开发实践课程和进行校本实践培训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教师情感是教师专业实践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中介。学前教育教师情感研究是基于学前教育阶 段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情感规则、情感表达和情感反思,剖析其情感互动的文化机理,进而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 支持性的情感关怀。只有在情感承认、情感管理和情感支持的语境下才能真正解决学前教育教师情感输出与汲取失衡的现实 困境,实现学前教育教师的情感自适、发展自觉,规避教师主体的“异化”与专业发展的工具化。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现代科技使生产、服务、管理等应用型工作岗位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许多专业理论与实践技术愈来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有一批既有专业理论素质,又有技师(工程师)的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通过能力要求、培养策略促进专业理论教师技能化、学习指导教师理论化,都是保证职教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美国学者帕克·帕尔默在论述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时,对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专业自我建构进行了具有实践理性意蕴的多向度阐释,强调只有将“学科”“学生”与“自我”融入自身的专业自我建构,才能使大学教师的专业自我发展渐入佳境,复而推动其教学的改进与提升。帕尔默对于实现这“三重融合”的现实难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应对之策,为处于专业发展中的大学教师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教学具有学术性特征,走向教学学术的发展路向是对“全能型”教师发展范式的否定,并已成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取向和新内容。教学学术可以平衡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使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回归大学教学的本真。在教学学术的理念下,大学教师需要广采众取,完善知识结构成为博学型教师;需要投身教学,在教学中研究成为反思型教师;通过广泛交流成为智慧型教师;需要善于整合资源成为创造型教师等方略来完成自己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香港的院校协作教师教育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校协作是指大学与中小学建立协作关系.院校协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措施.香港的院校协作教师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平等协作性、资源共享性等特点,对内地当前的教师教育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首先,院校协作共同培养教师;其次,倡导实践理性在教师教育中的价值;最后,建立真正的院校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7.
职前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赖于职前英语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同伴观摩是同伴问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反思和共同发展教学技能的一种重要途径,体现了良好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在职前英语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中有效实施同伴观摩有利于提高职前英语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有利于促进职前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实施途径之一,围绕“关键事件”设计与实施、观察与评价集体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研究基于“关键事件”技术,以30个集体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幼儿园教师在预设性事件、生成性事件、管理事件三类关键事件中的表现。结果发现:教师在管理事件的得分高于预设性事件和生成性事件,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幼儿园教师在关键事件得分上有较大差异,教师的教学经验、职前培养经历、职后培训经历是影响其关键事件得分的因素。因此,必须要厘清三类关键事件间的关系,树立教学反思与评价的整体观,研究教师有效教学的“最近发展区”,加强职后培训,让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实践反思积淀专业智慧。  相似文献   

9.
基于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特殊教师教育理念,为了使学生成长为现代本科层次的特殊教育专家型教师,特殊教育专业需要建构起“模块整合式”课程体系。“模块整合式”课程,指向课程设置模块化、资源整合化、学习者成为行动研究者以及内容动态化,它由具有弹性和可整合的公共课程模块、教育理论课程模块、教师职业技能课程模块、专业方向与特殊需要教育课程模块,以及教育实践环节课程模块组成,表达着课程是学习者学习发展过程的理念,内含着“既是一种专业成长更是一种精神生活”、“从终结性的师范教育到终身性的教师教育”、“从培养学科专家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等意涵。  相似文献   

10.
理智取向教师专业发展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对于教学专业的重要性,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便是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习得。理智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深受科学实证主义、行为主义心理学及早期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这在其教师观、教学过程观、教学知识观、教学专长观、教师发展过程观等方面均有明显体现。理智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策略有:以专业标准为本,规定教师发展的内容和方向;由教师教育机构主导,突出教师教育者的影响;注重教育专家的学术引领,借鉴教育学术研究成果;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认知,强调个体的着意训练。  相似文献   

11.
被誉为“爱沙尼亚的启蒙圣母”的塔尔图大学是爱沙尼亚最早开展师范教育的高校,既反映了本国职前教师教育发展的需求,也是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发展的缩影。塔尔图大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经历了从通过技能提升获得教师职业身份、培养理论基础夯实的从教人员到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性嬗变。在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建设中,构建了以培养教师候选人的综合素养的课程目标,依托主题将教师教育知识统整为课程内容,推行“反思—探究”教学策略,优化课程实施方式及依托信息技术,完善课程评估手段,彰显出课程内容注重时代性、课程设置以学习者中心、课程谱系理论与实践有机交融以及课程制定与实施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2.
作为20世纪著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的哈耶克,其自由主义理论的根本出发点是建立在“理性不及主义”基础上的知识观。哈耶克知识观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分立的个人知识”、“默会知识”以及“无知”的逻辑理路。哈耶克的知识观对于当前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具有如下几点启示:尊重高校教师个体的知识技能;重视教学科研团队的打造;要切实推进教师学术能力、国际化视野、社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汉书·艺文志》知识系统中“黄帝书”展现出来的“六略”之间的密切关系问题,对《汉艺·艺文志》中与“黄帝书”有关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对“黄帝书”的性质和特点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黄帝书”在《汉书·艺文志》中共有34种 656篇(卷)和6卷图,广泛分布于“诸子略”“兵书略”和“方技略”之中,是依托黄帝传说而发挥思想、传播知识技能的一种书籍载体,是许多学派或技术门类所依托的著述形式,它们借重黄帝事迹或传说来阐述某种观点,传承某些技艺,与古人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偏重于实用技术的专业知识;中国古人将宗法世系一脉相承的观念引入技术文明的传统,为各种实用的技术寻根,追溯某位先王为思想或技艺的发源,“黄帝书”采取黄帝立言的形式,反映了血缘宗法制对中华文明发展与古代社会特殊发展路径的密切关系,《诸子略·道家》著录“黄帝书”5种100篇,其治国用兵、修身养性、哲理玄思的内涵与“黄帝书”为代表的实用知识和技术中的身体技术、社会技术、自然技术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道法玄之又玄的哲学理论的基础,也为理解古代知识系统的内在联系提供了范例,中国传统技术知识注重通过言传身教和体悟来进行传承,比较缺乏命题性知识理论的建构,这与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相比有较大不同,需要我们多方位系统化地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70年的发展历史中,专业实践教学的革新和发展始终与行业发展同向同行。自建校以来,生产实习教学工作的开展经历了诞生与探索、成熟与发展、改进与完善、变革与创新和“新工科”建设5个阶段,其教学模式及实践育人理念,具有鲜明的北科大特色。文章通过系统性地回顾与分析,和对亲历者进行采访,进一步梳理生产实习课程的建设经验和教学思路,有助于进一步传承学院优良的实践育人传统,在“新工科”建设的浪潮中,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不断创新实践育人举措,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大学教师是从事高深知识的发现、发展、传播的学术性职业,其质量的高低决定着高等教育质量的优劣。随着大学与社 会关系的加强,大学教师逐渐走出“象牙塔”,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世俗化、职业化特征。中世纪以来,大学经历了“单一职能” 到“双重职能”再到“多元职能”的历史变迁,客观上导致了大学教师职业的不断分化。因此,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与社会分 工的不断细化有紧密的联系。理清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的历史逻辑,不仅有利于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可以帮助人事 管理部门对教师进行分类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教师质量提升最为有效的途径,也是当前各国亟须解决的教育难题,深受国际社会的关注。以2018年进行的第三轮次TALIS项目相关调查数据为依据,OECD发布的TALIS2018报告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聚焦点,以教师专业精神为核心,构建了由11个主题和五大“支柱”构成的教师专业发展基本框架。当前全球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具有实现持续性、工作满意度较高、开展合作活动和拥有教学自主权的共同特征。在以OECD为代表的国际组织致力于推进全球教育治理的背景下,未来的全球教师专业发展将呈现专业标准趋同化、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增强、专业合作程度加强、教师领导力彰显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不断融合,在重塑教育生态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教师”等问题的讨论。研究基于知识技术、制度和伦理三个层面,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身份所面临的挑战。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身份形成机制强调过程性与建构性,表现形式凸显意向性与道德性,维持机制强化情感性与利益性,发展状态呈现相对稳定性和发展性。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要成为精神引导者,学会与人工智能协作分工,构建以“人机协作教学知识”为核心的知识基础;要成为教学行动者,将知识教学转化为德性教学;要成为道德示范者,坚持立德树人,提升“道德示范力”。  相似文献   

18.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类型属性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集中体现。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基础。厘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以及总结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点,是确立高职院校教师培养目标和理清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完整逻辑的前提。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发展的现状,为探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有效策略指明了方向。因此,面向未来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需在“分段、分类、分层”设计原则的指导下,以“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点为参照,对现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体系进行多维度的优化和重构,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