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新时代语境下,网络新闻舆论在内容呈现、生成方式、传播渠道、内在动因、传播频率、传播效率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增强新时代网络新闻舆论引导力,应该以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两翼,做好主流舆论矩阵的顶层设计;夯实新时代网络新闻舆论凝聚力,应重建文化担当,才有共识;应顺应民心民意,方能凝聚。优化新时代网络新闻舆论传播力,应从理念与内容、体裁与形式、业态与手段、体制与机制四个方面着手;提高新时代网络新闻舆论防范力,要依法治网和敢于亮剑;巩固新时代网络新闻舆论监督力,应着眼建设性,讲究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胜任力研究     
胜任力是"隐性特征"和"显性行为"的集合,胜任力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者的焦点,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的研究集中于胜任力的概念、胜任力的构成维度及胜任力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通过探讨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的研究,比较不同的研究方法,以期对未来开展本领域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界定知识型员工、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概念的基础上,归纳了知识型员工胜任力模型构建的行为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小组讨论法,探讨分析了知识型员工胜任力评价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AHP综合评价法,针对目前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知识型员工胜任力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力,提高引领水平,充分发挥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社会思潮的巨大引擎作用,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力具体化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力、共同理想的凝聚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鼓舞力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感化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力在遵循唯物辩证原则的基础上,需要从全局中找准引领的着力点,注重人文关怀、社会规范引领以及引导群众自我教育和自觉践履,以切实提高引领的实效性。力图弥补当前学术界、理论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问题上的研究缺陷,成为本文研究的动力,并以此就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5.
养老保障体系既应该包括养老保障制度,也应该包括相关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国现行养老保障制度与服务的割裂和碎片化导致资源利用效果不佳。养老保障制度与服务的实际效果取决于资源配置力,这种配置力受到老年人自理状况所决定的需求力,收入状况所决定的承受力,满足状况所决定的获得力的影响。必须对现行养老保障制度与服务加以整合,通过准确把握和合理满足老年人养老保障与服务的需求力,增强老年人养老保障与服务的承受力,强化养老保障制度与服务资源的配置力,提升老年人养老保障与服务的获得力。进而提升老年人养老保障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6.
歌唱过程中的力是以肌肉为动力源,在一定的歌唱运动形式和技术要求下所产生的机械能。力的运动从产生(发生)—转换(转化)—利用(作功)是一个连续、复杂、受歌唱运动目的控制的有确定方向的过程。处理好歌唱中有关力的问题,不但是美化声音的关键,更是掌握和运用各种歌唱技巧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以德治国是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治国理念,它要求发挥道德在治国、育人中的作用,发挥德治的教化力、环境力和觉悟力.建立新型的道德体系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顺应世界文明发展大潮,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德法并举.  相似文献   

8.
精神蕴涵着巨大的力量,大学精神力对于新建地方高校显得尤其重要。大学精神力至少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精神的影响力、大学精神的潜移力、大学精神的凝聚力、大学精神的先导力与大学精神的扬弃力。  相似文献   

9.
论“全面小康”建设中的电视文化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视文化力,是文化力的核心.在"全面小康"建设中,既要充分发挥它在引导文化、拉动经济、化育民众等方面的能动作用,又要与时俱进、努力创新,以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始终保持其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强制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考察政治力、经济力、文化力与“三农”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政治力、经济力、文化力与“三农”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文化力在政治力、经济力与“三农”发展之间具有中介效应。独立模型的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政治力、经济力均通过文化力的中介效应对“三农”发展产生间接效应,同时也存在直接效应,是部分中介效应;在综合模型中,政治力、经济力通过文化力的中介效应对“三农”发展产生间接效应,而直接效应在统计上不显著,是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1.
美感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多种心理因素的整合 ,是一种复杂的、多元化的心理活动。本文主要论述了对审美感知、情感、想象、感受与感动等美感意识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美感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生理和心理原因,因而才能以其显著的增力性激发着人们去追求、去创造。美感增力性的生理基础具有强度适中和第二信号系统支持的特征;其心理基础在于美感合乎人的心理需要和人的充分创造性的本质,决定了它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无所不在。要科学地建构和实施美育,还必须对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3.
文章试从美感形成的两种主要心理要素:情感与想象,探讨屈原的经典诗作《离骚》的美学特征。着重分析与诗人美政理想密切相关的执着深情和与南国独特地域紧密相联的奇崛想象是如何共同作用,从而使诗歌产生既深沉感人又奇丽多姿的美感的。  相似文献   

14.
蒋孔阳《美学新论》提出了多层累、开放性、创造性的“实践创造论”美感论。这个美感论超越西方近代认识论美学和庸俗社会学的美感论,把美感看作是满足感、愉快感、幸福感、和谐感和自由感等多种审美感受的统一体;超越单一心理因素的美感论,把美感看作是人类整个心理活动的整体,并详细地分析了各种心理因素;超越了形而上学的美感论,辩证地揭示了人类的美感在社会实践中生成、变化、发展的过程。蒋孔阳的美感论超越性,可以引领建设有中国特色面向未来的当代美学。  相似文献   

15.
影视艺术鉴赏过程从总体上讲 ,是鉴赏者观赏影视艺术作品 (客体 )时产生的感受、理解——即审美认识和审美评判。在这一过程中 ,鉴赏者要调动审美感觉、知觉、注意、联想、想象、情感、理解、判断等心理因素 ,进而形成有机统一的、动态的审美心理机制。影视艺术鉴赏过程大体可划分为审美直觉感受——体验和理解——超越与升华三个阶段来描述。  相似文献   

16.
赛场演讲是一种大众艺术语言的审美活动,只有激发起听众的美感共鸣,才能达到赛场演讲所期待的效果。赛场演讲的文稿语言与有声语言构成的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美,是唤起听众美感共鸣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维特根斯坦在其后期著作中经常通过对语言与艺术尤其是音乐的比较表达其对审美的看法。他认为审美不等同于愉悦感,也不是经验性的适应,其中存在着共通的但无法明确加以言说的规则,这也就意味着审美具有超越经验世界的意义。另外,他还认为审美具有教会我们面对对象并意识到其中的规则,从而超越经验个体的立场的功能,这使他的美学思想体现出浓厚的伦理色彩。  相似文献   

18.
论体育美感     
体育美感是体育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体育美学中非常独特的一个环节 ,它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效应。深入研究体育美感 ,对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美化人民生活 ,净化社会风气 ,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京族人民创造了瑰丽浪漫的民间爱情故事,这些故事分为三种类型:私奔型、自由结合型、女子主动出击型。作品歌赞了纯洁的爱情,营造了一个理想的情爱世界,塑造了一系列富有美感的形象,表现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壮美,洋溢着鲜明的滨海特色,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翻译改写是翻译实践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影响翻译改写的因素很多,本文试图探讨译者民族情感对翻译改写的影响,指出一个民族的爱国情感,审美情感和价值情感都会影响翻译的改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