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杜威是实用主义美学的核心人物,他认为审美经验根源于日常经验,但是日常经验要转变为真正的审美经验,还需要创造和满足多项条件.世俗的日常经验向审美经验的圆成,这之间存在一个内在超越的张力场域.一些美学家拿杜威的审美经验论为大众流行文化作辩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找依据,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杜威美学思想中的理想性和人文性精神.  相似文献   

2.
文学的本源与流变以及这两者的关系,是沈约文学史论的核心问题。沈约对文学源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文学审美属性及其表现形态的源流考察上。他着眼于文学本身所具有或他认为所应当具有的根本特性来对文学的历史演变进行审美性观照,并将自身对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及审美价值取向的观念性认识融汇于其中,从而在对传统文体源流观继承和超越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文学源流观。  相似文献   

3.
英伽登认为审美经验活动开始于对实在事物的认识,审美对象是审美经验的产物,但是审美对象不同于实在事物,审美对象形成后也不局限于实在事物。本文探讨了英伽登的这一美学思想,即审美经验活动经历预备情绪,审美对象的形成和作为审美特质的审美对象质和谐的产生过程。在形成质和谐的基础上,审美经验过渡到它的最后阶段,就是对价值的认识。英伽登运用现象学方法论证了审美经验活动过程,其中体现着他对于存在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4.
王充闾历史文化散文充满了一种超越意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他探求“含蕴发展理念的传统精神”,关注的是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他超越自然物象,追求一种自由意识,但在表达时又不十分自由。他的创作是其生命价值的实现,也是他超越文本的生命承诺。  相似文献   

5.
朱光潜先生的教育思想中也蕴含着他的美学思想,他认为通过读书来获得审美常识,尤其是懂得美学中的距离美、审美移情这两个原则,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的教育生活中,获得一种超越自身的可能,从而使个体自身不再为日常琐事而困扰,取得一种豁达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在情感与理智和谐发展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人"的自身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功利主义的审美和艺术是马尔库塞美学的核心思想,本文从其产生的哲学基础、美学根源以及审美和艺术对现实的否定与超越、对新感性的造就、对世界的改造和重建等方面对这一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本文认为,马尔库塞的审美功能论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极端的激进主义态度和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7.
现代主义美学遭到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反拨。这种反拨是一种矫枉过正,它具有破坏性而缺乏建设性。因此,现代美学并没有终结。应该超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重建现代美学。具体说,就是应该超越实存哲学和后形而上学,建立存在论美学;超越先验现象学和经验现象学;建立审美现象学;超越本质主义和解构主义,确立审美的超越性;超越主体性哲学和他者性哲学,确立审美的主体间性;超越意识美学和身体美学,建立体验美学。  相似文献   

8.
伽达默尔建立了现代解释学。他否定了实体论和绝对意义,而把解释归结为视域融合,从而肯定了意义的历史性。他认为审美解释与一般解释没有本质的区别,提出了审美无区分的观点,试图用解释学取代美学。后期伽达默尔认为审美是最高的价值,审美解释可以超越历史局限,达到同时性,从而超越了历史主义,走向审美主义。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审美主义并不彻底、成熟,还没有完全走出历史主义,因此是在历史主义到审美主义之间。  相似文献   

9.
所谓悲剧的超越,这是针对艺术而言,意谓着一种解脱升华。这是悲剧艺术精神的真正所在。超越是对现实的超越,是对生活的把握。超越性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特性。人不同于动物正在于他不但反映了现实,而且必然能动地改造超越了现实,从而在想象世界中确认了自己超越性的价值。卡西尔说认为艺术审美是人类生命的符号象征,是人  相似文献   

10.
杜夫海纳的主体间性美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重视审美经验,认为欣赏者的审美意识使艺术作品成为审美对象.审美活动中不仅欣赏者与作者之间是主体间性关系,而且欣赏者与审美对象这个"准主体"之间也是主体间性关系."准主体"概念是杜夫海纳对现象学美学的独特贡献;审美对象的"形而上前景"分析则表明杜夫海纳超越了现象学,走向了存在论.  相似文献   

11.
秦观是北宋著名词人 ,他的爱情词写得凄美婉转 ,有如啼莺声声 ,诉说着哀愁、感伤的情愫。他擅长于从景入手 ,建构起一个凄美的意境 ,给人一种情愁交织、柔婉感伤的美感 ,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秦观婉约、缠绵的爱情词为人们所喜爱 ,对后来婉约派词人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对秦观爱情词的创作特色、成因、价值等方面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学主体间性的生成来自于文学交流的审美实践,张竹坡的小说评点展示了评点家强烈而自觉的主体间性意识。在《金瓶梅》的评点中,张竹坡与作者达成了“高山流水”式的共通之感;与小说文本实践着丰富的情感交流:设身处地地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以作品形象观照自身的审美理想;并在交流中达成理性分析与理论建构,揭示了小说“市井文字”的美学风貌和“世情小说”结构的全新追求。张竹坡小说评点的主体间性已微露现代性的光芒,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齐白石花鸟画的自然形成与自觉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白石的花鸟画不仅数量多,而且非常突出地体现了他在艺术创造中的独特之处。早年的乡村生活体验,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审美意识,使他的花鸟画自觉不自觉地打破传统文人花鸟画的窠臼,敏感地捕捉到乡村生活气息中花鸟的特殊情态与意趣,创作出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充满了个人理解的写意花鸟画。他又继承了传统中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之法,为花鸟写照传神。他的花鸟画还洋溢着诗的意味,传达着他独特的精神感悟。  相似文献   

14.
对于生命的回望和对于爱情的歌吟,构成了廖华歌早期创作的重要两极,并在持续不断的抒写中成为其情感自慰的手段和建立新的信念的内在动力;同时,情思的砺炼,经验的积累,又使其将悲剧式的愁苦转换为积极的人生感悟,以一种较为阔大的视野和品格表述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怀,形成了尚美与平实相结合的话语特点.  相似文献   

15.
韩邦庆的文言短篇小说《太仙漫稿》诸篇,在《海上奇书》中连载,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新的大众接受方式,读者在接受过程的被动与能动昭示了晚清中国小说的接受美学。他的"出新"、"独造"的美学追求,反映为对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别样翻新、对传统题材的另类书写,他在世故人情中突破寻常情理塑造女性形象,将致力写实的小说与注重隐喻的寓言融合,在实践中构建了属于韩邦庆的小说美学。  相似文献   

16.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统一"论是站在现代哲学美学反形上学立场上的,反对把心和物作实体化处理,主观和客观的界定也是相对的,美的真实意蕴是化掉主观和客观而达到物我两忘、物我同一,重点在"统一"(同一)上。黄应全得出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统一"是主观论的结论,其原因是他的思维方法是旧本体论的,他对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统一"命题的分析也是静观的,不是动态的。他推理所涉及的"心灵"和"形象"都不是朱光潜的原意,他的实体化思维使得他非此即彼地把美同美感割裂开来,这是他的错误结论的病根。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把趣味看成生活的根芽和基本内容,从中反映了梁启超审美理想主义的人生观和社会理想。在他的趣味论思想中,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底,并借鉴和运用了西方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更有着自己独到的体悟,对我们产生了深刻的启示和影响。他所谓的趣味,主要是指一种积极的、快乐的、有生意的情怀和充满活力与灵性的审美感受,具有丰满、充盈和富有生机等特点。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他对人生、对生命的肯定,表现出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生命意识。它以敏锐的感觉器官为基础,需要诱发机缘,表现为内在情感和外在环境的契合,体现超越功利的“无所为”与责任心的统一,并具体论述了获得趣味的三种途径和因势利导的趣味教育。  相似文献   

18.
嵇康最突出的思想特点表现在社会观和音乐艺术的审美两方面。他提出了当时很先进的口号 ,并把批评矛头直接指向把音乐作为为礼教服务的传统音乐观上 ,他更为注重对音乐艺术本身特殊规律的探讨和研究。他的思想在其历史时代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的杰出文艺理论家陆机、刘勰不仅深刻地论述了文艺创作的“神思”即创作的艺术思维 ,而且还客观而全面地阐析了艺术表现和作品的审美形式。陆机在《文赋》的序文中把“物———意———文”三者提炼成一组具有重要美学价值的命题 ,揭示了物象的充满生命力的变化对文思的影响 ,同时非常注重语言表现在传达作家文思中的审美功能。从物象到文思、再由文思到语言表现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序列。刘勰在《神思》等篇章中。深刻阐述了文学创作中的艺术思维 (即“神思”)的运思过程与内在规律 ,而且揭示了“神思”与语言表现之间的密切关联。刘勰还在《原道》、《情采》等篇中对于“文”作为审美形式作了本体性的规定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阳、古马、高尚是20世纪90年代西部诗坛灿烂星空中令人瞩目的星座。阳的诗歌创作审美表现较为开阔,但最能体现西部地域文学特色、也能体现阳诗歌创作主体成就的是其西部大自然吟章。其诗自然质朴而不落俗套,精警而明敏,有一种智慧的幽默。古马的诗歌内心饱满而外表透明,古马擅长精心构造一种氛围:空灵却渗透着自己凝练的情感,让人不知不觉地沉入其中,并为之感动。高尚力图在自己的诗歌中,再造一个精神意义上的西部,他常常赋予自己的诗歌以超越日常现实的智性和灵性,捕捉来自形而上的诗意。高尚的诗较为内倾化,富于感性而又蕴籍较强的形而上意味,呈现出一种较为朦胧内敛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