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浙东南地区民间资本活跃,该地区的公共文化政策特别注重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并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民营推动"双驱模式、"政府采购、以奖代补"的激励模式、免费享用和专业辅导相结合的公众参与模式。这三种模式推动了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但依然需要调整与完善。只有通过政策引导,实现企业等经济组织的有效参与、社会文艺组织的有序参与、公民个体的积极参与,才能真正促进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社会治理的多元框架内,以青年社会组织为代表的社会力量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但是,青年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中也存在着力量分散、发展水平不均衡、缺少政策引导、意识形态不统一等问题,应当从三个方面进行解困:给予青年社会组织参加社会治理的"空气和土壤";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社会关注程度和政策引导;加强青年社会组织意识形态的教育培养工作,以实现当代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党中央文化惠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农民素养、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维护社区稳定、增强社区整合的重要力量。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以乡镇带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惠农的重要措施。以安徽省繁昌县为例,对四个乡镇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索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做到文化惠农。调查发现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供需错位、服务单调趋同、服务重硬轻软、整合社会力量的能力欠缺等问题。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无法满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是政府引导建设不够、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个体自身条件限制因素的影响。基于此,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加大财政投入、重视群团组织作用、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充分尊重农民主体需求。  相似文献   

4.
治理主体多元化是当今乡村社会治理的主要特征之一.传统治理主体在功能定位、职责权限、治理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宗族组织、民营组织以及乡村草根组织等社会力量、组织的兴起与参与,又因价值取向、文化水平、自身利益等催化了乡村治理失衡.乡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核心,以其显著的乡土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多元主体提供了主体认同;以其文化意识形态功用,内化民众的思想,促进乡村社会有序发展和自治调控;以其独特的秩序意义助推乡村社会矛盾整合、多元主体价值观趋同以及各阶层利益归一,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以乡土文化提升乡民的文化自信和公德意识,通过"文化+产业"模式推动经济、文化双赢,实现乡土社会的良性共治.  相似文献   

5.
中国公民社会对其参与方式的运作及对公民理性认知和公共精神的引导培育,正潜在地改变着公共政策过程模式以及国家与社会间的权力关系。其对政策过程的影响呈现出影响范围的不均衡、官办组织与草根组织的影响方式不同、人民团体的影响力凸显以及媒体曝光引发的政策参与效能趋强等四大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中国公民社会实际参与和影响政策过程的客观情势,透视了继续推进具有民意基础的政策过程良性运行的工作面向。由此,在追求和实现政府善治和社会和谐双重发展目标的当下,对这些特点的分析和阐释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社区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作为政府主导下的社会治理创新,在推动社会组织和社区公益事业发展,增强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满足居民公共服务多样化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社区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实际效果并不乐观,核心在于合作主体间未形成利益共享格局.研究B街道公益创投个案,发现合作主体间存在着理念上"不同频、微冲突",行动上"不合作、难合作",以及制度上"不发展、难发展"等问题.要实现社区、社会组织及居民等多元主体的利益共享、良性互动的局面,则需要从理念、主体行动及政策支持等三个维度来构建社区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利益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中国省级层面文化建设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将省级文化建设分为文化产业要素和文化事业要素,利用2015~2018年国家宏观层面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建立了文化建设影响因素的Ordered Logistics模型,研究文化政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群众文化环境等5类环境因素对综合文化建设、文化产业要素和文化事业要素的影响。研究认为,5类环境因素对于综合文化建设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群众文化环境对文化事业影响更显著,经济环境对文化产业影响更显著。因此,省级政府在进行文化强省建设时,应注重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加大文化与人力资本投入,创造良好的文化政策环境,引导文化消费与营造良好的群众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8.
在转型社会中,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地承担了更多的功能,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可以实现利益整合和利益诉求表达,使社会组织尽快成为公民参与的重要载体和渠道。在分析社会组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转型社会中社会组织具有弥补市场失灵、弥补政府失灵、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功能,进而着重提出了明确社会组织的政策参与服务职能、加大对社会组织投入、尽快完善社会组织相关配套政策、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事务制度化建设和培育参与型社会组织文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家庭矛盾治理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诸多家庭矛盾引发的各类社会事件表明,家庭矛盾已经成为社会问题的策源地之一。经济、家庭文化、个体、社会等因素导致了家庭矛盾的产生,同时也共同构成了维系家庭矛盾的动力系统。现代社会治理强调在依托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基础上,激发家庭成员及其亲朋的积极主动参与。根据家庭成员参与意识觉醒与否可以将家庭矛盾治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只由社会力量对家庭本身施加影响的单向阶段;第二个阶段,社会力量施加影响同时家庭成员本身积极回应的双向阶段,最终形成多维互动治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上海社区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借以初步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现况,以期深入剖析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助力健康社区建设.调查表明,从社区方面而言,社区是否具有体育或健身设施、社区是否经常组织健身活动和社区教育均是影响身体健康自评的重要因素;从个体层面来看,个体是否经常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参与社区文化的收获,以及是否参与社区教育显著影响居民心理健康自评.因此,社区居民的健康是个体和社区双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提升社区居民健康应主要从这些方面着手,改变传统的依靠加大社区医疗卫生设施投入来改善居民健康的政策倾向,是健康社区建设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促进社会保障参与农村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其中要义,有利于应对当前我国农村社会面临的治理困境,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效果,从而达到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农村的建立及逐渐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从积极探索嵌入性发展开始转向参与社会治理。农村社会保障依托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资源,借助政府、村组干部、基层经办服务人员、村民以及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力量,通过确立参与治理的理念、明晰参与治理目标、理顺参与治理关系、规范参与治理过程等路径,在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支持下,达成对农村社会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2.
在抗战时期,曾经出现一个多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并形成一定规模和声势的民族文艺运动。官方试图将其引导到文化统制的轨道上去,但由于众多自由文人和进步文人的参与,这一运动已在民族主义的基础之上,具备了民主主义、启蒙主义、国际主义等新的质素,没有重蹈30年代初期的民族主义文艺和30年代中期的民族文艺的覆辙,官方的图谋因此落空。  相似文献   

13.
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存在着供给不足、供给不均与供给无效等问题,未能有效满足农民工群体日益增长的复杂化、差异化文化需求。基于多元治理和参与原则,创造条件让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构建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主体参与和社会化供给模式:一是重塑政府主体性地位,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策引领和统筹监管;二是政府与市场形成“掌舵”与“划桨”的平等合作关系,实现文化企业生产与政府购买的社会化供给;三是有效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鼓励“官民合作”与志愿性服务,推动社会组织与公益力量积极参与;四是激发农民工的“文化自信”,提升农民工自身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参与能力,挖掘农民工自身文化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14.
“十四五”时期,我国民政事业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依然严峻。民政事业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投入、城乡发展、供给结构、代际保障方面表现不平衡,在有效供给保障、思想观念解放、社会力量参与、产业潜力释放方面表现不充分。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法治环境、人口构成变动和城乡二元结构是这些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健全法治环境,做好民政平衡充分发展的分阶段工作规划,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鼓励多主体民政工作改革创新,建立复合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培训机制,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是促进中国民政事业平衡充分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社会救助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予以保障。社会救助资源不足、资金短缺成为制约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工作开展的瓶颈。动员、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社会救助领域是实现公民社会救助权的重要保障。以社会救助社会化为突破口,以培养发展公益慈善类非政府组织和民营企业为载体,建立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为支持相互交叉、相互合作的社会救助体系,形成政府与社会力量双轮推动社会救助事业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与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统一于村落社区整体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就是要以村落社区为基本载体,通过村落社区的整体发展来实现农村文化资源的整体性传承。基于南宁市的案例分析发现,村落社区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的机理表现为三种基本类型:村落自治组织引导下的草根文化团体、政社互动下的公共文化事业、资本和市场引导下的文化产业。要实现村落社区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需要进一步从村落社区规划、村落产业开发、村落组织建设、村落主体培育以及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  相似文献   

17.
在美好乡村建设进程中,社会组织可作为协调者、沟通者、设计者,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持续的理性动员力量.在乡村治理新常态下,培育与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美好乡村建设的优化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理顺农村治理主体关系,构建农村社会组织服务体系,搭建农村社区共享基金平台,组建农村社会组织孵化园,加强农村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丰富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激发农村社会资本存量,构筑积极和谐的多中心乡村治理格局,促进美好乡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出台政策法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将社会化运营作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创新路径。随着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中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主体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模式日趋多元化、示范性项目不断涌现。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也出现了运营质量不高、实操政策缺位、主体职能定位模糊、可持续能力较低等问题。针对诸类问题,政府部门可从以下几方面破解现存困境,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多元社会力量优势,提高专业化运营水平;完善配套政策,明确制度标准;厘清政府部门职责,优化监督管理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强化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分析及其理论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推进,学术界对公民社会的内涵、特征、演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大量经验性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社会已初具规模并不断发展,主要表现是非营利组织兴起,公民社会力量影响国家政策及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治理.中国公民社会萌生的原因可归结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全球化参与、政治文化发展.鉴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面临的国际环境,通过市场演化和政府建构型塑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的良性合作互动关系是未来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新的社会阶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浪潮中不断形成和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和竞争意识以及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的愿望更为强烈。现阶段他们的政治参与呈现动机的功利性、意识的层次性、心理的矛盾性、行为的非组织性等特点,在政治参与中参与意识差别较大,功利性多于义务性;参与组织化程度不高,个体参与多于组织参与;参与渠道不畅,制度性安排多于主动性参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他们的政治安排工作,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推进制度创新,拓宽他们政治参与的渠道,引导和保障新的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