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利用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探究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产业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正向推动作用是通过政府补贴、信贷倾斜、税收优惠(以上称为“资源补贴”工具)及行业准入制度等四种政策工具实现的。第二,“资源补贴”是通过提升R&D投入这一中介机制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而行业准入制度是通过推动行业内部形成竞争市场结构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第三,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表明,地方政府官员面临政治考核压力而追求短期利益时,产业政策的“资源补贴”工具失效,但行业进入制度依然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此外,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产业政策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大。建议把握好政府介入市场的方式,完善地方政府考核机制和加快地区市场化改革,使其与构建功能型产业政策相匹配,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2.
王长秋 《南都学坛》2006,26(3):89-91
竞争政策是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制度保障;产业政策体现了政府用市场以外的方法培育某些产业竞争力的努力。产业政策的许多措施具有反竞争性,两者必然产生冲突。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基于多种因素考虑的结果。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相比,竞争政策应处于优先地位;但基于各国具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经济竞争现实,完全不受产业政策影响的竞争政策是没有的。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和完善各国竞争政策的现实需要,也是未来中国反垄断法要很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产业政策是政府为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着重有形的手的作用,它的实施可能会出现对竞争的限制甚至消除的情形;而竞争政策则是以确保无形的手的有效运作为直接目的,维护竞争的自由和公平,确保有效竞争的实现。如何有效地使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相协调是我国目前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的形势,辽宁省企业要在省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同时面对外国企业的竞争,就要着力保障产业安全。提出国际竞争的分析矩阵,探讨如何在WTO框架下协调相关的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和竞争政策,指出应该一方面保护国内产业,减少其所受的国际竞争影响,提高产业安全,另一方面又要考虑WTO的规定、其他国家的反应以及经济的效率和长期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产业政策是转型中国家有效激励产业绿色发展与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抓手。本文以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央地产业政策协同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不管是中央产业政策还是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证实了产业政策的绿色技术创新价值。第二,央地产业政策协同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央地产业政策不协同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进一步机制检验表明,产业政策协同性主要通过政府补贴、税收优惠以及研发激励三重机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正向促进效应,而央地产业政策不协同抑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原因在于削弱了政府资源供给以及外部融资信号支持。第三,调节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在央地产业政策协同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产生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说明企业社会责任能够强化产业政策驱动的企业绿色创新导向,实现基于“外部政策驱动—内部可持续战略导向”的内外结合效应。最后,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协同与产业政策不协同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存在制度环境、产权以及行业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贸易自由化、市场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仅运用竞争政策和相关产业政策支持国内产业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国际贸易政策无法与竞争政策完全分离,相反,许多国家的实践表明,贸易政策问题会触动竞争政策或与之交叉。随着我国反垄断法出台,贸易政策与竞争法律问的协调配合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产业政策,还是竞争政策,它们都是国家依法干预经济、促进发展的措施和手段,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都同属于国家的经济政策,但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之间的差异是很明显的,甚至两者在政策内容和具体实现途径方面都存在冲突。如何在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方面促进协调与融合,日本经验给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冯果  王伟 《南都学坛》2010,30(4):75-82
如何处理好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关系以及当前我国反垄断法立法和执法应该如何构建协调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机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产业政策和代表竞争政策的反垄断法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他们都是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一环,只是在具体适用范围、调整手段上存在着差别。反垄断法与产业政策之间应该是一个相互支持、相互补充、互动发展、拾遗补缺的关系。在反垄断法与产业政策并行的时代,建立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调和机制十分必要。我国反垄断法刚刚开始实施,竞争执法机关也刚刚建立,经验不足,具有可操作性的是借鉴台湾"公平交易法"的相关规定,对我国反垄断法作出修改,从而构建产业政策与反垄断法的调和机制,以实现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良性互动,发挥两者的综合协同效应,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煤电产业是煤城淮北的主导产业,这种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直接相关,它具有高度刚性;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通过有效的产业政策及相关配套政策,积极调动各方面因素,培育接续和替代产业;产业结构优化,主要通过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发展高技术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政策,在市场经济中相互交织但又面临优先顺位的叩问。将公平竞争审查融入具有产业政策属性的政府补贴之中,有助于实现政府补贴政策的衡平价值和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目前我国政府补贴与公平竞争审查不仅缺乏优先顺位和协同机制,而且政府补贴存在竞争扭曲、逆向选择、区域反竞争、实质反竞争等现实问题。有鉴于此,政府补贴的竞争中立旨在通过公平竞争审查明确政府补贴的原则性禁止,仅允许例外存在社会政策性目的的政府补贴,并面向最少受惠者(弱势市场主体和产业部门)的基本利益。故而,我国政府补贴应从经济政策性转向社会政策性目的,并且具体通过公平竞争审查范围的全覆盖、公平竞争审查的行政合作模式、公共竞争审查程序的法定和阶段性、公平竞争审查标准的实质化探索推进政府补贴与公平竞争的政策协同。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信市场监管政策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第三次重组的落幕以及基础设施共享和携号转网等监管政策的不断推出,中国电信产业监管政策正在经历从以行政手段调整市场结构实现有效竞争,到通过制定规范市场行为的政策,影响市场结构和竞争绩效的转型。这一转型不仅反映了监管手段的多样化发展、监管工作的深入和细化,也暗合了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趋势。如果这一转型能够成功实现,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新规则使得产业政策发挥作用的空间日益缩小,跨国公司对产业链条的垄断已经形成。由于农业供求的特殊性,农业产业政策的强化尤为必要。文章以我国的大豆产业为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政策调节在适应全球化进程与保障本国利益之间取得平衡,提出以下策略:政府通过制订相关的产业发展政策、贸易鼓励政策提高我国大豆的国际竞争力;从优化补贴政策入手,为本土粮油加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优良的平台;积极争取大豆的国际定价权,为我国大豆产业的未来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日本根据适用除外制度与反垄断法宗旨的关系不同将其划分为确定性适用除外和倒退性适用除外。确定性适用除外旨在保护中小企业参与竞争的能力以及维护知识产权领域的特定行为;确定性适用除外有利于竞争机制的维护,必将随着竞争政策的强化得以运用。倒退性适用除外则在市场经济尚未健全条件下保障了政府依靠产业政策培育相关产业、发展规模经济,但该适用除外与反垄断法维护竞争的宗旨相违背,必将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竞争政策的强化逐渐被废止。日本适用除外制度运用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如何通过适用除外制度协调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相互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国外航空工业补贴政策谈中国产业补贴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目前实施的一些产业补贴在方式和用语上极易被理解为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相关产业和企业面临着被指控为违反WTO补贴规则的可能。美国、欧盟和巴西对航空工业有较系统的补贴政策,但在政策实施中也有争端。我国要建立一套既不违背产业成长规律又与WTO补贴与反补贴规则兼容的产业补贴机制应借鉴国外经验并吸取教训,在调整我国加入WTO后的产业补贴方式和对策上,完善法规文件,推动技术创新,加大补贴隐蔽性,建立政府采购政策,实行政府间接补贴。  相似文献   

15.
WTO贸易政策规范及其扩展与中国贸易政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战后,以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原则为核心的国际贸易政策规范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各种贸易行为和贸易政策制定。这一贸易政策框架正在不断扩展,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正在成为贸易政策规范扩展的焦点,未来的贸易政策框架将以竞争政策为基础、与产业政策相结合。中国在贸易政策改革方面取得了相当大进展,但在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方面明显滞后。今后改革的定位应当注意国际上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充分考虑竞争政策的要求,完善市场机制,协调各种与贸易有关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往往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运用“有形之手”干预市场的武器,但两者的侧重点却大不相同。由于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方式的不同,两者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矛盾。通过考察各国经验和分析我国国情,认为我国应该坚持竞争政策优先,重视产业政策的原则,以产业政策为矛、竞争政策为盾,提高我国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产业政策评估是产业政策管理的必要环节。应该在对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评估动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评估的目的、标准、内容等要素进行理论分析。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评估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政策评估的实现要依靠市场、政府、企业对政策的协调配合,从而为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政策的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补贴政策作为政府干预学生贷款市场的财政杠杆,能在学生贷款的政府、银行和学生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发挥利益再分配的角色.我国学生贷款补贴政策,是以频繁发布的政策文本的形式来实现政策意图的.通过对政策文本进行定量分析,考察我国学生贷款补贴的政策变迁的路径,可以发现政策变迁呈现从“单向推进”向“政策协同”的转变、从“政府主导型”向“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协同型转变、从单项政策工具向政策组合转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面对历史与未来、国际与国内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为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我国产业政策转型迫在眉睫.新形势下,必须加快由差异化、选择性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变,从偏重替代市场、限制竞争的产业政策向以竞争政策为基础、更能发挥创新作用和增进有效市场的产业政策转变,从政策的功能定位、取向、立足点、实施机制、支持方式等方面加快产业政策全方位转型.为此,迫切需要加快完善政策实施机制和配套措施,构建产业政策全流程治理机制,强化产业政策实施制度保障,提高产业政策实施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产业组织政策着眼于国内市场垄断与竞争的协调与处理,为保护国内消费者自由选择和生产者自由竟争的权利,反垄断成为产业组织政策的主流.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国家战略利益成为各国政府产业组织政策所关注的重心,为此,政府运用产业组织政策的措施更加灵活,对待企业兼并、垄断的态度更加宽容,实施反垄断法的模式更趋行为主义.这一变化对我国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产业组织政策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