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一直以来我对这一观点深信不疑。从事德育管理工作也已经有二十个年头了,期间学生被我送走了不计其数。有的早已经成为了社会之栋梁,当然或许也有的至今尚被囚于高墙之内。栋梁高才是我师之功否?身陷高墙是我师之过否?这一问题常困扰于我。栋梁高才我容易欣慰,毕竟他曾经是我的学生,或许我的思想多少对他有过那么一点影响或帮助。身陷高墙者就很难去联想,总感觉这个当属后期的发展,与我没有直接的关联。转念一想,其实,不管是以上哪种想法,皆乃自欺欺人也!  相似文献   

2.
辛程 《中华魂》2012,(17):30-35
复信亲爱的章平实同志:你提到的《炎黄春秋》上刊登的两篇文章,我也看到了,与你有同感。这两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原则问题: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还是"偏离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这个问题,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还是实行所谓"回归人类文明的正道",即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让我不断思考同样的一个话题:何谓教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忘不掉的才是教育,好习惯才是真正的教育。"那么如何来办"真正的教育"?我们的普通高中——不管是重点中学还是非重点中学——都肩负着沉重的高考升学压力,但是我们决不能拿眼睛仅仅去盯分数。因为"真正的教育",其最终的落脚点是育人。所以我们必须要思考我们需要育什么样的人?怎样去育人?我们的教  相似文献   

4.
正关于原点"原点"不等同于"起点",不能把原点简单地理解为"起点"。要抓住事物的根本,回到问题的本质,弄清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教育的原点,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哲人都有不同的定义。据说,每一个犹太家庭的母亲都会告诉孩子,"在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时,你要带走的不是金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会伴随你的一生。"在对事物的选择中,人们发现智慧就是教育的原点。在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中,写到:当父亲离开老师40年后,对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已经忘却了,对老师的形象已经记忆模糊了,可是父亲还记得老师的爱,还记得老师对他说的话:"博提尼呀,博提尼,你会不会用中指和  相似文献   

5.
正"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时下被不少教育者广泛引用,而且引起了强烈的争论。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们不能片面的理解这句话,不能片面地以学生单一的学科成绩来衡量教师工作的成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该从深层次的思考这句话的含义,加强自身专业发展,切实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教育科研水平、学生管理水平,真正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负责。  相似文献   

6.
《成才与就业》2014,(Z3):78-83
不少用人单位的面试官反映,现在很多青年学生在面试中的回答惊人一致并且有"套路",让人觉得"很不诚恳"。比如让求职的学生回答"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这个问题时,很多同学的回答为:优点是"认真细心",缺点是"对事情太认真,以至于有时候有点纠结"。还有一些学生为顺利通过求职面试,会事先学习所谓的"就业圣经""面试技巧";在回答面试官的提问时,他们会刻意按面试官的喜好来回答并展现自己。如:本来好静的同学极力表现得开朗外向,喜欢独自工作的人硬是装作团队精神很强,擅长执行而不是做决策的同学却说自己的领导能力如何受人赞赏……这真的是面试者的"本色"吗,还是经过了一定的"包装"?对此,你怎么看,你是否考虑过"本色求职"这一问题?如果你去面试,你会怎样展现自己;如果你已有一些面试经历,你是怎么表现自己的?  相似文献   

7.
试析"X不X式"     
本文主要从规范性角度讨论现代汉语正反问句型之一--"X不X式",通过对大量语料的研究分析,试图解答以下三个问题1、"X不X式"中的X是否只能是某个动词或形容词?2、进入"X不X式"的X可以有几个音节?3、是否所有的"AB不AB式"都可以缩略成"A不AB式"?  相似文献   

8.
赏识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其本身而言,是以人性为基础,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互相激发和激励的情况下实施的教育方式。"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多年的学生工作实践表明,辅导员应该冷静地、客观地去发现学生们身上的每个闪光点,在工作中注重实施赏识教育,赏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赞扬、鼓励的语言,也可以是肯定、友善的动作,甚至可以是欣赏、赞许的目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出现了许多所谓体现教育"新主张""新理念"的新观点,诸如"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儿童的学习就是儿童自身经验的建构"等。站在分析教育哲学的学科角度与立场不难发现,此类说法缺乏学理依据且经不起推敲。"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之说,不仅违背了逻辑学上关于同一律的基本要求,而且在哲学、教学论、语法等方面存在着严重错误;"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之说,既经不起哲学和教育哲学的理性审视,也经不起事实的拷问,从教育史的角度看,它只不过是"教育万能论"的现代翻版;"儿童的学习就是儿童自身经验的建构"之说更是无视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杜威"做中学"教学原则的"死灰复燃"。这些轻视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违背学校教育基本规律的主张已导致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严重下滑,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0.
张金燕 《社区》2012,(4):53-54
你是不是在丈夫面前还戴着老板的"面具"?你是否明明动怒了却挂着一张笑脸对男友说"没事",然后独自生着闷气?如果有类似的举动,那说明,你今天的心理卸妆卸得不干净。妆容1:"完美"的面具刘媛无论在哪家公司工作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累"。在描述她的"累"  相似文献   

11.
作为老师,最为头疼的事莫过于班里有几个"麻烦制造者",就是大家认为的所谓"差生",不仅影响班级管理,而且拖班上成绩的后腿,成为老师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补课成  相似文献   

12.
在中小学的班主任工作中 ,不可避免地要碰到一些“差生” ,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实践证明 ,班主任老师能否实施情感教育 ,即是否有爱心、耐心 ,细心、信心等 ,是影响和转变差生心理的基础与关键  相似文献   

13.
领导交代的会议发言稿怎么写?如何将枯燥的统计数据变得简洁生动?第一份年终总结要写些什么?初入职场,大小挑战接踵而至,成为职场新人们的压力源。面对各式各样的策划、报表、总结汇报和团队会议,你是否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你是否感到心中"花团锦簇",落笔却只剩"一地黄花"?  相似文献   

14.
福建的南帆老师有一次被他的学生要求:"老师,您能不能不要给我们讲什么莎士比亚,给我们讲些有用的东西,比如如何填支票,行不行?"南帆老师苦笑着回答:"可我也不会呀!"还是关于"什么莎士比亚"的。一所大学的课堂上,老师正讲到莎士比亚,一学生一脸茫然问同桌:"莎士比亚是谁?做什么生意的?"  相似文献   

15.
他们都很牛     
《成才与就业》2014,(Z2):79
正编者按:你的老师、同学和朋友里,谁是真正让你钦佩不已的"技术派"?前不久,小编向读者朋友发布这条校园"技术派"的"寻人启事",好多同学来稿推荐。在此,小编择优刊登了六个不同领域的人选,大家来看一看,可还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1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可是,现在都说:"学生越来越难教,老师越来越难做",我想,这是个方法的问题,是技巧的问题。中国古兵法有三十六计之说,教育应该是崇高的,同时也是快乐的,为此,作者根据自己从教多年的理论和实战经验列出"快乐教育三十六术",用以解决一些教书育人中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沈洪友 《新天地》2011,(8):12-12
常听有中小学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你严格要求他,他不听;你严厉批评他,他反感,你要是训斥太过了,他甚至对你恶语相向,出言不逊。简直就是豆腐掉灰堆,吹,吹不得,打,打不得。是的,时代前进了,学生变化了,教师们普遍感到教育工作的难度在增加。我们在报刊上不是常常看到这样的报道吗:某某教师被学生打了,某某教师被学生杀了。这现象虽然不普遍,但它却是教育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8.
据报载,美国耶鲁大学前高级招生官揭秘顶尖名校招生内幕:为什么"优秀生"总被拒。名校在评价学生的课外活动时,有一条重要标准:观察学生是否有"成就潜能"。"成就潜能"主要有两项指标:头衔、影响力。你曾拥有什么头衔,主席、组长、主编?之所以看重这个,是因为这表明学生曾担起某些重责。至于"影响力",学校关心的是,学生曾运用自己的才能,影响过多少人?曾给周围人、社区带去怎样的影响?有学生唱歌很好,她的嗓音的确很美。但她却只在洗澡时唱歌。然而耶鲁却要看到学生将能力付诸实践、造福社会。  相似文献   

19.
近期话题     
抽屉该不该被"考核"? 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一天晚上我正在写作业,妈妈突然问我:"你抽屉里怎么多了两个小东西?"我马上猜到一定是妈妈翻了我的抽屉,要不他怎么会知道?我便回答:"你为什么翻我的抽屉?小孩也应该有自己的隐私  相似文献   

20.
郭韶明 《社区》2011,(26):58-59
总有一些以家庭为单位的聚会,需要你出场。 有的时候你是主角,需要携家眷出席;有的时候你是配角,被家属携带出席;还有的时候,你不过是个群众演员,到场就够,谁也不会关心你是否中途退席。不过,无论哪个角色.总有人演得滴水不漏,有人演得恶评如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