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2 毫秒
1.
围绕“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美学现象,学术界形成了“泛化”论和“异化”论两种截然对立的立场。如若从美的本质和美的范围这两个方面来衡量,“异化”论比“泛化”论更显合情合理。之所以说更为合情,是因为“异化”论在对美的本质的认识上,体现出比“泛化”论更为执著的人文追求和更为浓厚的人文情怀;之所以更为合理,是因为“异化”论在对美的范围的理解上,比“泛化”论具有更多的学理性。  相似文献   

2.
韦勒克根据索绪尔语言学理论提出文学分类研究的“三分法”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在新的全球化语境中 ,这种分类法表现出了局限性和不合时宜性 ,而经验研究、批评和撰史的“新三分法” ,在文学、语言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实践中表现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Discourse”是一个西方学术界广泛使用的术语,其含义非常丰富。这不仅表现为其含义在不同学科中有所区别,也表现为同一学科中(如语言学中)不同学者对其不同的定义。本文将讨论“discourse”的这些不同含义,并在此基础上讨论“discourse”的汉译问题。文章建议,“discourse”这个术语可根据其不同的含义汉译成“篇章”、“话语”、“言语”、‘话篇”等汉语术语。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术语,“语境”早已为语言学研究广泛应用,其含义大致是“使用语言的环境”。①由于使用语言的环境所涉及的现象极为庞杂,加之通行的语境界说末能对其内涵作出严谨的规定,因而这个术语在具体使用时,“随意性很大”②。同时,在哲学、心理学和文学理论的课题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主体对符号的解释方式,过程和结果都受制于具体主体和特定的符号(或符号组合体)以外的许多因素;论者们便自觉不自觉地借用语言学的“语境”来概括那些因素或指称那些因素中的一部分,使得这一术语外延更加宽泛不定了。  相似文献   

5.
量词的泛化不仅仅只是“个化”现象,也是名量词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通过对CCL现代汉语语料库进行统计,对现代汉语中三个最常用的个体量词——个、条、位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对三个个体量词历时与共时使用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三个量词的演化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个体量词的泛化现象,得出了以下结论:量词的泛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受到量词自身特点、词的使用频率及其所在结构的影响.另外,语言的“经济机制”、社会生活中交际的需求、文化的交流及碰撞、地城的分布及一些环境因素也都会对量词泛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非日语专业学习者“ほ”与“が”的习得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学习者在引用从句、转位判断句、主题/主语的用法、“~へ代替~ヲ”的用法、新信息/旧信息的用法、依赖性弱的理由从句、“-へ、-が”特殊句式、现象句及排他的用法中,“ほ”与“が”的误用率比较高。造成“ほ”与“が”误用的主要原因是《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教材中缺乏对一些基本概念的阐述与说明,对“ほ”与“が”的区别使用也缺少适当的介绍。因而在《新版标日》教材修订中,应加入对判断句和现象句、主题和主语、新信息和旧信息等概念的介绍,以及“ほ”与“が”功能用法介绍,加强“ほ”与“が”使用差异的对比,使学习者对“ほ”与“が”的功能用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理解,减少“ほ”与“が”的误用。  相似文献   

7.
“象征互动论”这个术语是布鲁默(H.Blumer)首创的,他认为这是他“在《人与社会》一书的一篇文章中多少有点随意杜撰的不大规范的新词。不知道为什么它却流行开来,并且现在已被广泛使用”。《人与社会》一书的目的是综观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并被当作“每一门社会科学的精神实  相似文献   

8.
科学解释和人文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释”与“理解”这两个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分别被用来代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方法论,并经历了长期的争论。新老实证主义者皆主张一元的方法论,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也应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为楷模,它们的目的都在于把握规律。新康德主义、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主张“理解”的方法论,强调从“意义”、“价值”的角度来把握人文社会科学的对象。哲学解释学提出了“解释学经验”的概念,将它作为理解的对象,意在把握科学活动与人类行为的本体论前提。笔者则提出“语境论”的解释观,将科学解释与人文理解的不同,归结为问题语境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人家"在言语交际中,十分常见。现有研究主要从句法语义、系统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语用学对"人家"进行了分析,但从语用学角度系统研究还很欠缺。因此,从语用学角度结合冉永平提出的语用移情和离情来分析"人家"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指示映射现象,并从功能的角度对其语用离情的语言表现形式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通过此研究,便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它,实现成功交际。  相似文献   

10.
文学研究中目前所存在的语境已不限于上下文和瑞恰兹的语境概念。伴随着语境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泛化,文学语境出现了新的内涵和类型,其所指具有鲜明的流动性。根据其所面对的言说对象,文学语境可分为面向文学语言的话语语境、面向文学活动的时空语境和面向文学自身世界的文学语境等三种类型。文学语境研究不仅对于文学研究观念的变革、文学意义的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对于语境普泛化的运用实践和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构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广告、网络语言中大量出现“饕餮”这一历史词。文章通过大量丰富的语料分析,总结了它在发展中的新意义,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它流行的原因,试图清楚的解释这个历史词的新用法。  相似文献   

12.
论语境     
“语境”这一术语,现在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不仅语言学界经常要用到它,就是从事逻辑学、心理学研究的同志也不免要提到它。近年来,专门论述语境的文章也多起来了,但由于探讨问题的角度不同,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对《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泛时”观的理解有偏差,多达八种误读。各类辞书收录“泛时”的共八部,释义六部,但有两种不同错误释义。通过对“泛”义的古汉语历时提取、“普-方-古”三角验证、汉外对比,指出“泛”之义为“不指定”。“泛时”是语言研究的假想方法,为一种归谬法,认为语言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都会发生变化。其处于一种超时空的状态,可以任意穿越,呈现时空断层性特点,既不属于共时,又不属于历时,而是与共时、历时相对。一个个因摈除了时空、社会等因素而显得杂乱无章的任意性构成了泛时。该族词的大量汉英对译致使义项泛化、专业化语境中的误读、大众化语境中的显潜误读及低语用频率效应是其被谬解的四大动因。对语言事实进行“泛时”研究没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对《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泛时” 观的理解有偏差,多达八种误读.各类辞书收录“泛时”的共八部,释义六部,但有两种不同错误释义.通过对“ 泛” 义的古汉语历时提取、“普一方一古”三角验证、汉外对比,指出“泛” 之义为“不指定”.“ 泛时” 是语言研究的假想方法,为一种归谬法,认为语言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都会发生变化.其处于一种超时空的状态,可以任意穿越,呈现时空断层性特点,既不属于共时,又不属于历时,而是与共时、历时相对.一个个因摈除了时空、社会等因素而显得杂乱无章的任意性构成了泛时.该族词的大量汉英对译致使义项泛化、专业化语境中的误读、大众化语境中的显潜误读及低语用频率效应是其被谬解的四大动因.对语言事实进行“泛时”研究没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数据科学滥觞之初,“模型推动运营”还是“数据推动运营”就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时至今日,在“算法统治世界”的话语喧嚣中,我们依然需要清醒。当大数据遭遇人性,我们该如何应对技术的断层与无奈。在越来越多的人文社会科学都宣称进行大数据研究转向的语境下,我们更需要逆流而思,冷静分析大数据方法热下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大作为。  相似文献   

16.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对“投射”的研究进行了理论上的定位,然后从不同的语篇中找出实例来阐述“投射”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功能。“投射”的使用能为原语境构建对话语境,提供交际资源,但它的功能要受到原语境的同化。  相似文献   

17.
根据索绪尔语言学的法则,可把中国政治思想史划分为“事件叙述”和“思维规则”两个层面。前者相对于索绪尔语言学中的“言语”,而后者则相当于其理论中的“语言”。尽管古代政治思想家所处语境和面临问题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却受到一套共同的思维模式所支配。这种具有“共时性”的思维模式,可以被称之为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语法”。这种“语法”隐藏和渗透在中国传统的知识论体系之中。因此,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知识结构和规则进行探讨,就成为推进该学科深入发展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什么”的意义和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又写作“甚么”,北方话也说“啥”。在现代汉语中“什么”使用的频率很高,是一个代替事物的疑问代词。不过,表示疑问只是它的基本用法、在实际言语中“什么”还有许多其他的用法,如表示强调、反法等语气,表示轻微、婉转的语义和轻蔑、贬斥的感情色彩等。在学习过程中,基本用法比较容易掌握,其他一些灵活用法较为复杂。为了准确把握“什么”的意义和用法,本文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一些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与归纳。对各种事物因疑而问是“什么”一词的基本意义和常见用法,它具有指示和称代两种用途。例如:(1)我问你…  相似文献   

19.
从网络搜索看,国内明确提出并讨论“文学理论与学科泛化”的时间是2001年。此后问有文章出现,但过于零星,也不够深入。通过李瑭平教授,我们约请了一些有兴趣的学者来集中讨论。从收到的6篇文章看,共同点是,都对目前文学理论发展现状不满,也都认为有许多弊病应该克服,并对重建抱有信心。但对文学理论如何应对学科泛化,需不需要自性,如果需要,如何处理与泛化的关系,如果不需要,将如何生存、发展等问题,各人意见却不一致。大体可归纳为四种。 第一种比较自信,认为文学理论没有泛化也不需要泛化,而要发展。童庆炳先生认为.有些自称泛化的论文,其实不是文学理论而是一种社会学研究。这不仅因为它们将目光锁定在以电子为媒介以消费为宗旨的文化现象上,而且所使用的理论资源也来自社会学家。文学理论要发展,应老老实实把文学文本放回到一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去把握。李春青教授认为,文学理论有沉寂但没有泛化,相反还在深化、细化着。他从反思、阐释和自我认同三方面认真说明了未来文学理论的可能路径。第二种持怀疑态度,认为被国家意识形态、旧的学科体制及规训制度所操控的文学理论可能正在失去活力,也许需要某种泛化来恢复生命力。这是一种对传统文学理论能否应对现实、是否全知全能的怀疑。赵勇教授指出,传统文学理论解释第一种文学(纯文学)得心应手,但对第二种文学(按配方生产的大众文学)却束手无策。陈思和评论《兄弟》进退失据,证实了若缺少文化研究维度所可能出现的尴尬。他还担忧,有些人的学科化冲动有可能使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潜力尚未发挥又堕入制度化泥坑。李琚平教授简要追溯了文学理论在学科泛化背景中发展的历史,还仔细考察了世界范?  相似文献   

20.
在古汉语中 ,“尖新”一词的出现频率比较高。它不仅是诗词中的常用形容词 ,也是各种笔记用来考量人事的习用语 ,甚至在许多文学批评著作中 ,它也是一个常用的批评术语。可是这个在古汉语中非常活跃的词 ,在现代汉语中却再也难见其面目。现代一些词义考源和释义类词典如《辞源》等将其释为“新颖”。考察一下古汉语中“尖新”一词的使用情况 ,便知这样的释义有失笼统。实际上 ,古汉语中“尖新”一词的义项要丰富得多。兹试举数例 ,以证鄙见。  一、释为“新而单薄” ,往往含有贬义。此种用法在文学批评类著作中经常出现 ,几成惯例。如南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