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19世纪上半叶,钢琴这件西洋乐器传入中国,20世纪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蓬勃发展时期。20世纪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划分为五个阶段:萌芽期、初创期、发展期、沉默期和探索期。以民族音调为创作源泉探寻浓郁的民族音乐风格和运用现代作曲技法不断开拓新的中国音乐风格,是20世纪钢琴音乐创作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基本历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基本历程进行了具有实证性质的考察和研究。提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以引进为主要特征的初现阶段;以模仿为主要特征的初建阶段;以“中国化”为主要特征的初步探索阶段。经过近50年的发展,教育学的主要学科都已在中国形成,并初步建立起了学科体系。此外,本文对教育学各学科在中国的形成时间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以来,教学论研究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得以进一步发展,但由于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乏力,目前呈现出低位平稳发展的态势。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研究者们,围绕教学论的发展历程、教学论的学科建设、教学论的基本理论、教学论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这四大主题,进行了以思辨研究为主的探讨,为建构本土化教学论作出了贡献。但教学论研究依然存在不足:“大家”合作与跨学科合作研究缺乏;研究方法单一;教学论的基本问题模糊;学科体系本土建构路径不明等。教学论研究的未来发展可从几个方面努力:第一,继续加强基本、核心问题研究,构建教学论学科体系;第二,关注实践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促进教学论实践品性的实现;第三,批判继承本土文化,建构本土化教学论;第四,加强对大数据时代教学论新特征的研究,促进教学论跨学科、融合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上半叶在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 ,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错综复杂的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2 0世纪中国的两大历史主题等也是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正是由于对这四个因素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 ,中华民族实现了 2 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教育管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建、停滞、重建、成形和发展五个阶段,中国学者对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研究方法、学科群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文章在对20世纪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回顾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教育管理学的发展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明确学科的分类、加强学科的自身建设和提高学科的学术品位.  相似文献   

6.
黄宾虹、林散之和王冬龄的书法艺术具有密切的师承关系.通过对黄宾虹、林散之和王冬龄艺术演进动态过程及其书法艺术精神的铸就等方面的深入、细致的考察,笔者发现他们的艺术师承关系竟然是书法艺术时代精神发展变化的缩影,他们分别是20世纪上半叶和下半叶及20世纪跨入21世纪这三个时代的书法艺术表征.对他们三位杰出艺术家的书法师承关系及其共性和个性等的深入探讨和研究,足以看到推进中国书法艺术史良性发展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文学中莎菲、白流苏和林道静三个女性形象的生存背景、性格内涵及命运道路表现迥异,然而这三个人物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女性话语流变史中具有承接、对应和比照的互文关系,白流苏和林道静在个人主义的反叛道路上均是莎菲的延续,同时这两个形象又分别展示了女奴时代终结后女性道路的两种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8.
刘波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基本话语研究》一书,以"话语"为视角,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基本理论话语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原创性地概括出四种话语类型,将民间文艺学在20世纪上半叶发生、发展的复杂形态进行了较为清晰的历史辨析。该著作较为完整地阐述了中国现代民间文艺学发展演变的主要脉络和基本特征,突破了以往学界对此学科发展轨迹单一描述的局限,凸显了现代民间文艺学建设五十年间复杂坎坷的行进历程,对民间文学学术史的研究无疑是一大推进。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的科学与哲学之辨,是自西学东渐以来中国文化选择过程中的必然结果。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对此问题的认知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即20世纪初期科学与哲学的划界;20年代科学与哲学的对立;三四十年代科学与哲学的分界与会通等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世界史成为一级学科后,加强对世界史学科发展史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世界史编纂是世界史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的世界史编纂的萌芽与草创时期,这一时期的世界史编纂经历了从国别史、地区史到世界通史层层深入的演进过程,世界史编纂中注重对史学理论的阐发与介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理论形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教学论的学科建设进行了解剖与分析,认为教学论研究应该树立整体观、开放观、多元观、层次观,把教学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关心当下的教学生活与实践,研究特定情景下的教学特殊性,建立不同层次的教学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歌曲有着"中国特色",它在歌词上体现文学性,风格上体现民族性,思想上体现爱国性。在高校声乐教学中,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歌曲在为声乐教学提供训练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论教学本体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学论的基础理论建设 ,对于教学论学科的整体发展具有前提性和奠基性的作用。作为教学哲学的重要理论领域 ,教学本体论是教学论的基础理论之一。教学实践的发展、教学理论的进步呼唤着新的教学世界观的出现 ,发展中的教学本体论的学科建设问题 ,已成为新世纪教学论研究与发展中的重要理论课题。基于此 ,我们应从教学本体论学科建设的立场出发 ,研究教学本体论研究的时代背景、教学本体论研究的重要意义、教学本体论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教学本体论的研究基础与现状、教学本体论的学科性质和理论地位 ,以及教学本体论的研究路线与理论构想等学科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意义的多元性和诗学真理观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中国传统的"言意之辩"与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求两者的相通之处,进一步探索了言意关系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史学观、史学方法论、史料观三个角度对20世纪上半叶“新史学”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它们对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主要影响,旨在揭示在“新史学”视域下中国教育史呈现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信息哲学研究的三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中国信息哲学研究三十多年的历程,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探索与创立期,20世纪90年代的退潮和深化研究期;21世纪10年来的成熟发展和被再度关注期。中国信息哲学创立的标志是邬焜的一篇论文和一本专著:《哲学信息论要略》(《人文杂志》1985年第1期),《哲学信息论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而邬焜创立的信息哲学发展成熟的标志是他独撰的一本长达70万字的著作:《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以认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问题为基础和前提.我国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者需要科学认识三个问题,即什么是世界一流学科,怎样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为谁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这三个问题依次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实践问题和方向问题,它们是牵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战略全局的重要问题.学科建设者应当从知识论、实践论和政治论的角度分析和把握这三个重要问题,保持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发展,在中国一流学科建设实践中升华对这三个问题的认识,推进富有中国特色和深刻内涵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新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天下》是20世纪上半叶由中国人所办的一份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英文文化期刊,致力向英语世界自主传播儒家学说,摆脱西方传教士译介儒家经典的宗教性解读与理解的宗教色彩,多角度传播、阐释儒家学说,既有中国学者以20世纪心理学为基础对儒家圣人形象的"还原"努力,也有西方学者从中西思想比较入手,对中国儒家学说所做的比较研究,是20世纪下半期儒学研究之先声,推动多元化儒学思想阐释。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20世纪上半叶英国传记的发展轨迹,将整个20世纪可分为4个阶段,上半叶两个阶段,下半叶两阶段.上半叶传记发展的总体特点是反传统,重实验,注重传记作家的主体性.亚传记从自省式发展到回忆录和自我辩解式.小说理论催生了传记理论的发达,导致传记文学化.这一时期重要的传记现象是"新传记".  相似文献   

20.
周忠元 《东方论坛》2012,(3):109-114,127
20世纪上半叶,众多学者对俗文学文献进行收藏、整理、校勘研究等工作。这些工作不仅仅为俗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同时也在显现这些被长久遮蔽、遗忘的文学历史时解答了众多文学史的谜团,恢复了中国文学的全真面目。它在提高俗文学历史地位的同时,在推动俗文学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地基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