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是现代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后现代文化引领着后现代主义的变迁。随着社会文明的演进,后现代文化逐渐暴露出消费主义、创造性与拼凑性、多元性与差异性、批判性与继承性的发展困境。后现代性代表着对现代性的反思、批判甚至颠覆,后现代文化的最终归宿在于终极的人性,它的发展困境显示了时代文明的缺陷与不足。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技术的发展理应回归人性化,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最终都应皈依于基于人性要旨的文化伦理立场。  相似文献   

2.
孙相东 《东方论坛》2005,(4):96-101
后现代主义视角是针对现代社会研究传统和弊病的一种批判和反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和方法强调了四点.第一,后现代主义关注的是理论构建的情境性和语境性.第二,通过解剖知识和理论的构建过程,认识到知识和理论的立场表达和价值内涵.第三,知识和理论还体现了话语性权力关系和话语性政治的内涵.第四,由于还原了知识和理论中价值追求的本来面目,所以后现代主义可以成为价值和伦理追求的事业.  相似文献   

3.
人工体外授精子女(即试管婴儿)是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现代人工生殖技术成功运用的产物。其在满足了人类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也对传统以血缘关系说为基础的亲子观念和理论提出了挑战。由于培育试管婴儿的精子、卵子的供体来源不同,便产生了子女往往有“多个父母”的现象,因而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认证试管婴儿的法律地位。文章基于此,就培育试管婴儿的精卵子的法律性质进行了辨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物权视角根据不同情形将该精卵子界定为物权之客体而有助于试管婴儿的法律地位认证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高科技的伦理问题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进步在本质上是一种革命力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科学技术进步。在当代科学前沿和社会需要的结合点上 ,高科技通过创新不断发展 ,我们要关注和研究它所提出的伦理问题 ,关注科学技术进步可能对传统伦理带来冲击的方方面面 ,以避免或减少这种冲击造成的社会混乱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它的主要倾向是否定现代工业社会的理性。西方世界在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了深刻的社会矛盾,后现代主义就是这些矛盾的文化表现,它是对科学主义精神的一种回应,也是人们理想破灭的产物。哲学领域中后现代科学观的形成,文学创作中“作者之死”、“主体之死”及其向“后现代个体”的复归,是后现代主义产生的两上重要途径。后现代主义反对人类中心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进步史观,提倡生态伦理和女权运动,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6.
关注高科技发展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技术进步在本质上是一种革命力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科学技术进步.在当代科学前沿和社会需要的结合点上,高科技通过创新不断发展,我们要关注和研究它所提出的伦理问题,预测科学技术进步可能对传统伦理带来冲击的方方面面,以避免或减少这种冲击造成社会混乱.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进步在本质上是一种革命力量。没有任何力旦可以阻挡科学技术进步。在当代科学前沿和社会需要的结合点上,高科技通过创新不断发展,我们要关注和研究它所提出的伦理问题,关注科学技术进步可能对传统伦理带来冲击的方方面面,以避免或减少这种冲击造成的社会混乱。  相似文献   

8.
人口问题历来是有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当代众多的人口问题中,生育问题显得尤其突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试管婴儿、人造子宫、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现代生育技术的发展所引起的人口生育方式的变化,一方面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福音,另一方面也使人类社会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伦理、法律难题。如何对这一系列的伦理、法律难题作出合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阐释是相关学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肖君华教授的新作《现代生育伦理问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以下简称《研究…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戏仿在解构传统的同时保持了文化的连贯,伊莉莎白·乔莉将戏仿的这一特性运用在她的大多数作品里。她借助戏仿传统婚礼、童话原型、经典的女人形象以及男性眼中的女性美标准,来嘲讽并重宣正统男权社会的审美及伦理标准,颠覆但并不显偏颇,从而得以轻松地讲述女人的故事,避开了一般性的伦理解读和道德批评。  相似文献   

10.
当今科学已不是纯客观、纯自然的研究。当它们应用核能、生态、尤其是生物工程的知识时,就会伴随一定的副作用,引起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特别是试管婴儿,精子银行、优生选择、无性生殖、空间生育、“安乐死”等生物伦理学问题,与人类传统的繁衍后代的道德方式和所谓的“人类尊严”,大相迳庭,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强烈抗议。  相似文献   

11.
经过对近三年网络热点事件的分析发现,社会危机及负面事件是网民关注度最高的事件类型。究其原因,一方面,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秩序、效率及可控性的追求易与个人价值形成冲突;另一方面,互联网突破了大众传媒中心控制边缘的传播结构,促使民间话语系统与官方话语系统之间形成张力。网络文化思潮在此基础上形成,它深植于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之中,不能被简单地归结为个人主义思潮或后现代主义思潮,它的价值取向是通过批判以取得民族复兴与实现个人价值之间的平衡,并以推崇创新、追逐娱乐作为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结构的影响与我们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劳动力的社会分布也将重新分配,它一方面对传统就业方式提出挑战,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另一方面又创造新的就业领域,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历次技术革命对就业都有影响,观察科技进步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找到制约科技进步推动我国就业水平提高的因素,从而提出在科技进步环境下促进我国实现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4—2018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讨论农业机械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步对中国农村内部信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农业机械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步均显著增加了农村内部信任。农业机械技术进步削弱了农户间的生产协作,但提供了同一地区农户统一机械耕作的协调机会,总体上增强了农村的受限制信任及一般性信任。互联网技术进步缩短了乡村与城市间的心理距离,打破了传统乡村的封闭性,通过拓宽村民的社会交往及社会网络,增强农村的一般性信任。  相似文献   

14.
论马尔库塞技术概念的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尔库塞的技术概念的本质是社会批判.宏观上来看,这一结论来自于以下两位技术哲学家的论述:卡尔·米切姆和E.舒尔曼.米切姆把技术哲学分为工程学的技术哲学和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他把马尔库塞作为与他们不同的一种类别,归为技术的社会批判传统的一部分;舒尔曼把技术研究分为超越论者和实证论者两个类别,马尔库塞并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种,他也是把马尔库塞看成是社会批判的技术类型.微观上看,马尔库塞技术概念的"社会批判"本质的具体体现是人道主义或人文主义特征.马尔库塞技术本质的定性对当今的技术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企业社会责任可纳入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进行考察。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与后现代几乎同步,并且在理论上与后现代有渊源关系。在方法上,企业社会责任运用了后现代的解构论,对传统企业的主体性进行解构,由此呈现出开放式、无中心、内容协调性差的结构。反思后现代主义思潮,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美国当代著名学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1934一)因其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而扬名学术界。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批判,体现出了某种反后现代的立场;又赞同并采用后现代观点把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理论化为一种形象的、类像的、片断化的、拼凑式的、精神分裂式的文化,体现出了某种亲后现代的立场。在这种“亲”和“反”的辩证统一中,詹姆逊艰难而努力地调和着后现代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可是有些后现代立场并不相容于甚或有损于他的马克思主义观点,彼此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因此说詹姆逊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是对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艰难的调和,是游弋于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一种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中后期,基于现代性在自身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国内外学界对后现代主义日益关注,并就其源起、特征、本质等进行了深入探索。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后现代主义一方面具有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另一方面又因其有别于西方的现实境界而具有极强的本土特质。从发生语境来看,俄罗斯后现代主义诞生于苏联时期,且大量继承了20世纪初现代主义的精神文化遗产;从文化本源来看,俄罗斯民族性中的后现代主义特质使其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西方国家更靠近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内核。这些独具特色的地域性特征使俄罗斯后现代主义获得了独立于西方的合法性地位,成长为一种蕴含民族本土气质的思想文化景观。尽管俄罗斯后现代主义被宣布“终结”已近二十载,但其理论遗产是我们常想常新的宝贵财富,对其独特性的不断回顾与反思,将为我们对俄罗斯思想文化的研究开辟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阈下,生态文明的社会内涵引领生态文明的自然内涵。厘清了这层关系,就具备了发挥生态文明社会内涵在公共政策导向中的制度性势能的基础。在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呈现倒丁字形分布的社会背景下,对于优化社会管理而言,发挥生态文明社会内涵在公共政策导向中的制度性势能的必要性尤为明显。而要将其诉诸实践,一方面,要在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上,破除对新自由主义的盲从,革除对"唯GDP论"的迷信;另一方面,要在实体制度建构层面上,将社会维度融入公共政策,并在法制层面完善相关监督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自工业社会以来,科技进步引发深刻的社会阶层结构变动,改变着原有的社会分层体系。伴随着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北京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迁。研究表明,这一变迁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了劳动力投入,直接导致体力劳动者阶层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规模不断减小,而脑力劳动者阶层规模不断壮大;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深刻影响着社会阶层结构中的资源配置,改变着原有的社会分层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纺织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存在着许多蝴蝶效应,一方面纺织技术的某些微小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另一方面,文化、社会需要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变迁也会深刻地影响纺织技术的发展。基于古今中外的一些实例,文章试图勾勒出一幅纺织技术社会史的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