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北史续世说>是南宋李垕所撰的一部"世说体"小说,其内容均取材于唐代李延寿的<南史>、<北史>.李垕病逝后,此书可能被刊印,同时又以抄本的形式存在,但流传均不广.这种局面直至俞本出现后才得以改观.此书现存有茶梦斋抄本、明万历三十七年俞安期翏翏阁重修本、日本天保三年刻本、竹书堂抄本共四个版本.其中,俞本与荼本分属不同的版本系统,竹本则可能是根据源于荼本的抄本抄写的,日本天保三年刻本则是据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所藏俞安期翏翏阁重印本翻刻而来.  相似文献   

2.
元祝尧所编之《古赋辩体》10卷,是中国赋学史上的一部巨著.该书现今可见的版本有6种:明成化二年刻本;明嘉靖间3种刻本(熊子修刻本、康河刻本、苏祐印本);清乾隆间四库全书本(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本文对这6种版本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文字比勘,认为成化本是现存诸版本之祖本,该本据祝氏家藏稿本刻印,文字准确,内容完整,可以校正此后诸版本之错讹,并且能够全面反映祝尧的赋学观念与赋学成就.四库全书本对祝尧原书有所删削,十分可惜,但其中文渊阁本文字可靠,书法隽秀,使用颇为方便;而文津阁本则错误较多,其价值远在文渊阁本之下.  相似文献   

3.
吴师道乃元代颇有成就的大学者,在学术史、思想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且于文学亦有造诣.可惜历来很少有人涉及,其文集后世流传不广,影响了吴师道的学术价值.本文对<吴礼部文集>的版本源流作出考述,釐清其系统,认为<吴礼部文集>有四个版本系统.是书元刻本,乃世间仅存者,本有脱叶,今入藏日本静嘉堂文库.乃后世诸多钞本之祖本.流传颇广者,乃王士稹写本.明棉纸蓝格写本,与元刻本不同,出自原稿,竟体完整,又以吴氏所藏家稿校定,又经傅增湘校勘,不独在各钞本之上,抑更在元刻之上,今收藏于台湾中央图书馆.<全元文>第三四册收录吴师道文十七卷,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礼部集>为底本,未能吸收前人的校勘成果,并不完善.  相似文献   

4.
谈南宋绍兴辛巳建阳陈八郎刻本五臣注《文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台湾中央图书馆藏南宋绍兴辛巳建阳陈八郎刻本五臣注<文选>作了新探讨,揭示了此书是五代蜀相毋昭裔刻五臣本的较忠实翻刻本,具有唐写本及日本古抄本的一些特征,文献价值至高.并揭示了书中抄配部分当出于清末蒋凤藻收藏时以六臣注赣州本系统之本抄配,实无价值,未可与原刻等观.  相似文献   

5.
明代梅鷟<尚书谱>五卷,迄今未有刊本.阎若璩称此书"殊武断也.然当创辟弋获时,亦足惊作伪者之魄."其"武断"之处表现在:断定孔壁<古文尚书>十六篇为孔安国伪造;断定东晋<古文尚书>二十五篇为皇甫谧伪造;否定<百篇之目>,断定<尚书>全经七十七篇;臆造"刘向<别录>古文尚书五十八篇"篇目,等等.其"创获"主要表现在:考辨<尚书序>(大序)之伪;考证郑冲未见<古文尚书>;考辨晋人<武成>篇之伪,等等.  相似文献   

6.
朝鲜学者丁若镛所撰<梅氏书平>一书是专门考辨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真伪问题的一部力作,在古文<尚书>考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丁若镛书中首先确立了考辨古文<尚书>的逻辑基点,即重新考证历史上的孔壁古文<尚书>,然后以此逻辑基点来平议东晋梅赜所献二十五篇古文<尚书>的真伪.通过二者的对比研究,丁若镛发现梅赜所献古文<尚书>与孔壁古文<尚书>不仅篇数、篇名不符,而且与之相关的诸多问题亦有出入.丁若镛由此推论,梅赜所献古文<尚书>并非孔壁古文<尚书>.这是丁若镛考辨古文<尚书>的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7.
台胞吴乾华先生向我校图书馆捐赠《四库全书》(影印本)一套,为方便广大师生查阅,现将其检索方法介绍如下: 一、四库全书成书及收藏情况简介 1773年,即乾隆38年,乾隆皇帝命令设立四库全书馆,开始修四库全书。1782年,第一部全书修成,历时十年。参加全书的编制人员多达3800人。四库全书共收录我国乾隆以前各学科珍贵图书资料3460种。全书修成以后,先后抄写7部。先抄写的四部分别藏于北京故宫文渊阁、沈阳故宫文溯阁、北京园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文津阁,以上四阁俗称北四阁。为了解决江南学者使用全书的不便,后又相续抄写了三部藏于扬州大观堂文汇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杭州圣因寺文澜阁,上述三阁称南三阁。全书的底本藏在故  相似文献   

8.
周必大(1126-1204),字子充,江西庐陵(今吉安)人.宋绍兴二十一年进士,淳熙七年任参知政事,十四年为右相,十六年迁左相.他曾一度获得孝宗信任,被朱熹等人寄予厚望,以图通过他实现得君行道的理想,因此,庆元党禁中他被列为党魁之一.周必大著有<省斋文稿>、<平园续稿>、<二老堂诗话>等,身后由其子校刻成<周文忠公大全集>二百卷.全集卷帙浩繁,至明代已鲜有完帙.现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和欧阳NCF4B刊本<庐陵周文忠公全集>最为通行,此外还有明祁氏淡生堂抄本和其他明清抄本.  相似文献   

9.
<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书籍万余种,清乾隆前中国古代重要书籍多已囊括其中,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学术极具价值.其所著录江西人著作甚多,然其讹误疏失亦在所不少,如<尚书纂传>、<江南野史>、<正思斋杂记>、<自堂存稿>诸书,于著者籍贯、字号、生平,或言之有误,或言之不详,或有疑问;以为宋刻本<集古录>篇目已无从核定;分析<洞麓堂集>、<华阳馆文集>之源流,或结论失误,或存有疑问.本文摭拾史志文献,略为考辨,凡七则.  相似文献   

10.
现有文献证明,张光启刊刻的<剪灯余话>并未收录<贾云华还魂记>,其篇目当为四卷二十一篇.除去张光启刻本之外,明初还流传着<剪灯余话>的抄本.而后代书商在张刻本的基础上,结合抄本内容,续增了李昌祺自序和<贾云华还魂记>.  相似文献   

11.
学界对《四库全书》库本提要的价值讨论不多,估价不足。笔者以金毓黼先生所编《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易类》为例,参以文渊阁、文津阁库本提要,与浙本、殿本《四库全书总目》进行比勘后认为,库本提要自有其独特价值,一是可证《总目》等诸本提要之误,二是可补诸本提要之缺失。   相似文献   

12.
赵谦著述考     
赵谦一生著述丰富,其著作多涉及文字、音韵,属浙江道学学系,学术影响很大。以前认为赵氏的著作多已散失,只存《六书本义》《声音文字通》《学范》三种,研究发现其存世著作多达七种,其中《考古续集》藏于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均不记载。该馆在记录赵氏著作时,混淆了实为一人的赵谦和赵古则。文章对赵氏存的这七种著作进行了考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梦窗词提要》的得失辨正,发现《四库全书总目》词集提要的编纂思想自成体系,涵容了汉学考证与宋学思辨之长,即以汉学实证方法考评词集版本与作家身世,以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统观词人的交游网络与人格气节,以历史观念来观照词集的艺术价值与词史定位。在考量词人的人品与文品时,《总目》词集提要秉持“未以其人掩其文”的价值尺度,表现出超迈时代的开明通达的批评立场。   相似文献   

14.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由东汉班固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汉书·艺文志》将《易》置于群经之首,《六艺略》置于十志之首,又将"儒家"置于《诸子略》之首,可见班固对儒家的重视,也充分体现出他的尊儒思想。本文从《汉书·艺文志》的诞生背景、所列儒家著作的编排次序逐一分析其中的尊儒思想。  相似文献   

15.
古籍电子化对中国古代文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出现了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等多家古籍电子化工程及数据库 ,涉及了中国大陆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多家专业网站 ,中国大陆的全文检索版《四库全书》和《四部丛刊》乃是当今世界中国古籍电子化的制高点 ,代表了古籍电子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6.
除《全唐文》所录《罔两赋》《公卿朝拜诸陵奏》,《唐文拾遗》所辑《请详定开元时令奏》《明立私钱赏罚奏》《社稷改用太牢奏》五篇外,包佶还曾作《道瑾文》《杜佑去思碑》《山谷寺三祖大师偈》。还曾为道一碑纪述,为窦叔向集制序,曾以书荐灵澈于李纾。《御定全唐诗》中所录包佶诗中《寄杨侍御》《再过金陵》非包佶所作,除孙望《全唐诗补逸》包佶诗《翻经台》外,他还曾作《奉送刘侍御赴上都》诗。  相似文献   

17.
编著《宁波中医药文化志》中,于慈溪市博物馆发现一新出土墓志铭,作者为宋著名诗人舒亶,核诸《舒懒堂诗文存》及《全宋文》,均无此文,当系舒亶之轶文。  相似文献   

18.
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总集类古诗文选本为主,旁及经、史、子部,通过勾稽梳理和深入研读,勾勒出了明代选本的发展脉络,并分类汇总,概括了不同选本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明代选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摘 要:黄虞稷《千倾堂书目》认为《农田余话》一书为张翼所作,现代学者多承其说;《四库全书总目》、周中孚《郑堂读书志》曾对《农田余话》的作者提出质疑,但并未确定其人;实际上,《农田余话》的作者确非张翼,而是元明之际的邵亨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