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体的残缺——浅析西方传统文论中的主体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是人学,对文学中的主体性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但无论是从内容,即文学的真实性问题,还是从形式,即传统的文学语言观的角度来探析这一问题,我们将发现,在西方传统文学理论中,主体的存在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系统研究,从上个世纪初以来,已有百年历史,研究队伍可谓庞大,研究著作可谓层出不穷,但同时也不断彰显出其面临的困境.这一困境的核心问题就是古代文论研究长期以来被定位为"古代文学理论"的研究,学者们大都以西方学术界所界定的纯文学范畴作为参照,致力于从中国古代文论的思想材料中,清理出一条古人对文学从缺乏自觉到产生自觉,从实用功利主义的文学观念到审美中心主义的文学观念的发展线索.但是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上述问题的研究并不符合中国传统文论的实际,古代文论的创造者们往往不是单纯地探讨西方文学理论意义上的文学问题,而是将其与文化、生活、个人等结合在一起予以论述.既然如此,倘若坚持所谓的纯文学理论的立场来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特别是早期文论,就必然会把许多资料排除在研究视野之外,也就不利于发掘"中国文论"区别于"西方文学理论"的独特之处,反映不出我们民族文化的特色,当然也就谈不上对真正传统的继承.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论中"发愤著书"、"不平则鸣"、"忧时讬志"、"独抒性灵"这四种创作思想,与儒家诗教传统的"圆和"精神相对,呈现出强烈的抑郁激愤的伦理情感倾向。抑郁激愤的创作思想缘起于作家自我诉求的强烈表现欲、对社会发展的深刻认知、对文学本质的审美把握,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学精神自觉的伦理高度上,实现了文学伦理的现实价值,并最终归宗于传统和谐包容的思想文化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中西两个重要文化传统的比较,着重探讨了中国古代文论中“重德轻文”传统的内容、表现和影响。作者指出:中国古代文论重视文学的政治伦理功利价值,在客观上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又由于它把政治伦理实用功能推向极端,使文学论为封建政治和礼教的工具或传声筒,这又给古代文学的发展设置了障碍。  相似文献   

5.
《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对立统一精神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批评标准。班固以"易道"的中庸世界观,追溯先秦原儒的"致学"精神,对汉代儒学向政治意识形态的片面转向给以批评。班固既追求儒学学术的"真",又关注它对历史现实之"善"的作用发挥。他在"乾坤合德"的世界观与历史观的原则下,以真与善、学术与政治、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作为儒学乃至文化创造的最高理想。班固从易学精神出发的儒学史观念表现了他全面、开放、独立的文化规律认识。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学批评一向热衷于文学真实性的讨论,并将其发展成一种重要的文学观念。但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这一观念受到挑战。英国当代小说家巴恩斯在其小说《101/2章人的历史》中以独特的实验手法,探讨了历史、艺术与真实的关系。这部形式新奇的小说告诉读者:在后现代条件下,历史不再是对真实的记录,艺术所再现的并非本真的真实,真实和虚构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而真实性的存在主要取决于话语权力的操作者和话语的阐释者。  相似文献   

7.
跨文明的中西文论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外来文艺理论如潮水般涌来的时候 ,我们难免眼花缭乱 ,或简单移植之 ;或一概拒斥之。但当冷静下来以后 ,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应该建立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而创建新的中国文学理论 ,既非单纯地继承中国古代传统文论 ,也非一味地移植西方文论 ,而是在结合当代中外文学的实践 ,整合中国古代传统文论与西方文论中产生。这就面临着跨文明异质文化的语境问题 ,不能只求其“同” ,更重要的是求其“异” ,因为“异”是整合的前提。中国古代传统文论与西方文论存在着大的文化差异 ,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只有运用对话的方式才能实现整合  相似文献   

8.
由于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模式的转变,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从先秦时代就传承而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先进观念——现实观、平等观和大同观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将指导中国文学走出文化转型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学批评一向热衷于文学真实性的讨论,并将其发展成一种重要的文学观念.但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这一观念受到挑战.英国当代小说家巴恩斯在其小说<10½章人的历史>中以独特的实验手法,探讨了历史、艺术与真实的关系.这部形式新奇的小说告诉读者在后现代条件下,历史不再是对真实的记录,艺术所再现的并非本真的真实,真实和虚构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而真实性的存在主要取决于话语权力的操作者和话语的阐释者.  相似文献   

10.
从平行研究视角出发,中国先锋小说在接受存在主义文学思想影响下产生明显变异,具体表现为:存在主义文学和现实政治密切相关,持"介入观",是置身于真实中的虚构。先锋小说远离现实政治,从虚构中假想真实,"边缘性"特征突出;存在主义文学更多的是在"荒诞"中体现悲剧精神和人道情怀,先锋小说是通过"悲剧"来体现荒诞意识和死亡意识;存在主义文学因与现实的亲缘性关系而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对话性特征,影响"跨世纪"。中国先锋小说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个人性、独白性特征明显,只有"阶段性"影响,文学渐渐失去了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11.
儒家民族观思想基础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儒家民族观为切入点,展开对传统民族观的相关研究.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儒学长期居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因而儒家民族观也得以一脉相承地延续下来.儒家政治思想中的"天下观念"和"大一统"思想,以及儒家"仁"与"礼"的核心思想,不仅为儒家民族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而且为儒家民族观得以世代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主要从贬义和中性层面理解"意识形态"概念,他们虽然并不否认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但是将更大的精力放在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上,强调文学的审美特性。相对而言,中国马克思文论把出发点放在另一极,即从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出发,论证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和政治意识形态的距离,以此确立文学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13.
欧美早期中国文学史以独特的域外立场、新颖的研究视角呈现出与国内文学史书写截然不同的编纂理念、理论分析,为中国文学史书写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在资料采择上,欧美早期中国文学史重视对源文献的摘录与译介,尊崇并大量纳入儒学经典文献,具有泛文化的文献采择视野;在文学观上,既遵从中国古代固有的文学观念,又受到西方现代文学观念的影响,整体秉持折中式的中国大文学观,认为其以儒学为主体、以政治功利为导向;在文学史观上,注重社会历史、王朝政治等外部因素对文学发展的深刻影响,认为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致使中国文学的发展带有稽古守旧、作伪深重的特点,同时重视发掘其中的文化因素,并十分推崇民间文学;在编纂方式上,采用时代、主题、文类兼而并行的组织构架,从中国语言文字谈起,将背景知识、作家生平、作品内容简介作为编纂的主体,体现了含混通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家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占据着天然的优势地位,传统的中国家族伦理文化见证了中国社会变迁的演变;20世纪中国文学的百年变迁,在一定程度上正好是中国家族文化精神特质的折射,作家们的创作心理、思维方式和艺术观念等主体素养均受到家族文化的影响,"家"无处不在的辐射力和永恒性更是规约着创作者们的价值取向与艺术传达方式--二者之间微妙而深刻的关联构成了整整一个世纪中国文学富于叙事张力的特点,家族文化"在整整一个世纪的动荡里能够相对不受政治社会、经济条件、文艺运动等影响的文化潜在性,又提示了这一切外力背后的中国传统内质的坚硬和它对文学强韧的渗透力量".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的肯定性运用,是中国左翼文学思潮的问题框架。在它的规引下,政治标准成为左翼文人知识分子判断文学实践的价值坐标。这造成了左翼文学运动实践过程中政治与文艺两种职能的失衡,展现了理想化的意识形态观念系统和现实的文学实践系统的巨大差异与历史悖论。  相似文献   

16.
对比俄国形式主义与中国古代文论关于文学发展论的相关概念,本文阐述了"陌生化"诗学以形式的演进为基础的文学发展观,并梳理了中国古代通变观的思想传统,及其影响下形成的以刘勰的"通变"、"奇正"论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观的内涵,发现二者不乏相似之处.但由于产生于异质的文化土壤,二者仍然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在比较文学视域下,承认文化的异质性,对于我们更好的认识中西文论的异同与互补,促进中西文论的融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非虚构是当下文坛的一个热词。非虚构作为文学观念的倡导,是对20世纪虚构文学的反拨,也是传统文学的一种精神回归。非虚构创作重新强调文学对社会现实的介入,目的是治疗文学的形式虚浮症,提升文学的思想质地。而从人类书写历史的发展而言,虚构文学与非虚构文类经过长期的分野后重新走向合一,这是新世纪书写文化的一道标志性景观。由文学到历史再到新闻,非虚构写作的盛行,可视为对当下虚构社会的一种反动。在现实远远超出艺术家的虚构能力时,文学只能返朴归真,寻找一种非虚构的表达方式,这是非虚构重新获得文学意义的社会学解释。不过,需要警惕的是,非虚构如果过分张扬,文学有可能滑入死亡一端。毕竟,文学仅有真实性是远远不够的,与生活保持某种间离是文学审美的内在要求。写得好看(而不是多真),是文学之为文学的生命底线,也是衡量平庸之作与优秀之作的基本尺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把曾氏文论本身作为一个有机的学科体系,且从全部中国古代文论的历时态与晚清文学思潮共时态的比较研究中,探寻到其文论的总纲─—文道一统、明体达用,分目─—兼收并蓄、博大圆通,和本质─—实事求是、识时达变,从而为之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逻辑理论体系。曾氏古文观既适应了文学观念自身演进的需要,又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他为挽回传统文化日趋衰落的败势而采取的开放宏阔的眼光、圆滑通变的态度和文以致用的方略、既是对封建文化与文学所进行的一种自觉总结的表现,更是他在中国社会面临变革的历史关头,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言人与文化代言人自觉为本阶级政治与文化利益寻求出路和发展机会的产物,显示出深刻的现实基础与深远的历史渊源.不可一概加以否定。  相似文献   

19.
"和"与"同"这一对哲学范畴是中国古代辩证思想和政治智慧的体现."和而不同"蕴含一种政治宽容精神.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或内隐的行为模式;文化的基本核心应系经由历史生成与淘汰而凝结的传统观念,其最本质者乃价值观念.文化传统不仅在确定外交目标中起重要作用,且对外交手段、方式和风格均会产生巨大影响.中华文化唯求实用,不尚玄虚,有极大的包容性,具有一体多元和多元一体特征.其核心价值观念是以人为本、"和合"思想等.中国文化特点自深处塑造着中国的外交观念和行为模式,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渊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择巴金的文学真实观念作为考察对象,将巴金琐屑的经验性表述与20世纪的文学史进程比照参证,勾勒巴金文学真实观念的基本形态和演变过程。巴金的文学真实观念处于“经验之真-真理之真”的结构中,但主要落脚于经验性的真实。巴金的文学真实观念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来考察,即三四十年代关于经验之真的表白、五六十年代对“主义”之真的接纳、七八十年代向经验之真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