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不断走向成熟必然会引起社会伦理的嬗变,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也需要社会伦理精神的人文力支持,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伦理精神,已成为现实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单位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基本社会组织和伦理实体,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伦理关系和伦理秩序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单位”伦理实体中的伦理关系和伦理精神有它特有的涵义,也有它于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社会伦理秩序建立之根据;在现今的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的社会趋势下,单位伦理实体显出某些不适应性,应作出相应的扬弃。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的制度伦理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制度具有伦理意义,制度伦理在社会意义上提供了秩序最大化的可能性,在实践意义上提供了平等最大化的可能性。制度伦理提出的本身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制度伦理是社会大伦理—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市场经济的制度伦理──这一源于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求利意识能够体现市场经济的本质,本身寓意有伦理价值,并能够作为社会伦理精神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推动社会主义伦理精神的形成。社会主义伦理精神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以功利伦理为基础 ,以奉献伦理为主导 ,以生态伦理为扩展 ,以文化伦理为升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5.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向现代市场经济时代过渡,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精神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亦得以提升,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发展正是人们精神意识的升华,现阶段伦理精神民主的塑造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广大农村,农民伦理精神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推动基层公务人员行政伦理建设的步伐,加大了基层社会中伦理精神民主塑造的力度。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现代伦理精神是互相促进的 ,然而法治理想的内在精神与当代中国伦理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和冲突。现代伦理精神的建构必须以传统与现代的契合为起点 ,以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民主政治的高度完善、科学理性精神的培育为条件。为此 ,在加强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同时又要强化法治理念、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7.
资本并不是非道德的,而是与伦理密切相连的。它具有不容忽视的伦理正负效应。伦理正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发展生产力,为道德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2)发展社会关系,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可能;(3)创造高一级的道德形态并为其提供新的精神特质。伦理负效应则表现在四个方面:(1)腐蚀公共善;(2)加剧人的异化;(3)有碍社会和谐;(4)造成自然的异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不能忽视资本的伦理效应,必须通过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定位资本、明晰所有权、以制度约束资本并发展经济伦理和环境伦理、提倡高尚道德等措施,才能使资本的伦理效应得以抑负扬正,从而服务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如何建构市场经济伦理体系,学术界主流观点之一认为要大力开发传统伦理。但传统伦理与市场经济伦理二者本质上存在着原则性的差异。在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体系时,必须对传统伦理和市场经济伦理加以精密的甄别,以更好的利用传统伦理中的积极成果,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次重大的社会变迁都伴随着新的伦理精神的产生。马克斯.韦伯在分析近代资本主义起源时就认为,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的催生剂。同样,当代中国社会也需要新的伦理精神来支撑社会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这种新的伦理精神就是责任伦理精神。其中,新的道德思维是责任伦理精神中最深层次的东西,是决定一切社会道德现象的"底色"。责任伦理所具有的他者思维、复杂思维和境遇思维等特点,使其能够突破传统道德思维的局限,有可能解决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道德难题。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总是与道德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从而呈示出特定的伦理精神。就其最直接的根源而言,文学的伦理精神决定于作家的伦理态度。此外,文学反映对象特定的伦理内涵以及不同时代读者特有的伦理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文学的伦理精神。不仅如此,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精神现象,文学又总是以特殊的力量反作用于社会道德,具有特殊的伦理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从伦理政治架构这个视点可以看出,传统社会、近代社会、当代社会具有不同的公共生活伦理形态.传统社会,伦理政治架构同一,国家伦理支配和覆盖社会伦理,公共生活的组织与安排建立在信念伦理基础上.近代社会,伦理政治架构分化,国家伦理用宪法价值来建立,公共生活的组织和安排建立在规则伦理基础上.当代社会,伦理政治架构形成双向互动结构,国家伦理与社会伦理的相关联方式变化,不是政治对伦理自上而下的道德控制模式,而是伦理对政治自下而上的道德渗透模式.公共生活伦理的良序实现不能寄希望于国家意志和政治权力,需要重建公民精神和公共价值伦理的道德基础,而公共价值的确立需要以政府和个人共同承诺的公共责任为保障.  相似文献   

12.
非政府组织及其伦理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政府组织作为公共管理主体之一,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非政府组织是一种富有伦理精神的社会组织,在促进行政伦理、社会伦理、国际伦理、经济伦理以及个人伦理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论生产和消费领域中的经济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定的生产伦理和消费伦理精神都是在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并与特定时期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由于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济伦理观。考察中西方生产伦理和消费伦理的形成发展及其精神内涵,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经济伦理遗产,借鉴西方经济伦理中的积极成分,有助于形成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伦理观。  相似文献   

14.
自市场经济产生至今,西方经济伦理道德反映并维护了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经济伦理的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体系,倡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原则,要求既要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发展要求,又要超越一般市场经济的局限性,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实现人民利益和社会公正的价值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15.
伦理信任,既是行为自由方式,也是社会精神结构。作为前者,其具体形式是“己-他互利”的道德信任或“纯粹利他”的美德信任;作为后者,它是社会秩序的深层结构,并构成制度、法律、规程建构的本质规范及实践指南。伦理信任的精神本质是“平等-共生”,它遭遇解构的表现形式是道德沉沦和美德消隐,但实质却是“平等-共生”精神结构解构。解构伦理信任的社会方式有两种,即前结构性解构和结构性解构,前者是政治以颠倒伦理的僭越方式设计和创建无伦理信任精神结构支撑的制度、法律、规程,使社会只有刚性的形式秩序;后者是指以伦理信任精神为指南构建起来的社会秩序,在运作进程中遭遇畸形变化的世界力量解构了其深层社会精神结构。两种方式都源于“财富-权力”结构的垄断。因而,改变伦理信任消解状况,重建伦理信任精神结构和伦理信任方式,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财富-权力”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姓名作为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姓名反映了个体与家庭伦理实体的伦理关系,是家庭伦理精神的体现。近年来,人们对姓名的随意使用和更改,表现出对姓名伦理认同的缺失和道德自由的彰显,其深层原因是家庭伦理精神之式微、伦理——道德生态链的断裂。通过家庭的伦理回归、建立伦理与道德的价值生态,才能实现对姓名的伦理认同和回归。  相似文献   

17.
在朱熹的伦理精神范畴中,仁义为先、义中生利、忠信为本及敬事而信、节用爱人等伦理精神原则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涵,它所倡导的公平正义、义利兼顾、诚实信用、取信于民、执政为民、公正廉洁等价值取向和政治理念,契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政治国家走向市民社会的需求,对于建构当代诚信社会具有重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伦理实体的诸形态及其内在的伦理—道德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伦理实体是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和《法哲学原理》中提出并充分阐发的重要概念。在黑格尔道德哲学体系中,伦理实体是由家庭———市民社会———国家诸形态构成的辩证发展的体系。家庭是直接的或自然的伦理实体;市民社会是过渡的和否定性的伦理实体;国家是复归的和否定之否定的伦理实体。在伦理实体的这三个结构中,都存在着由“伦理的实体”蜕变为“不道德的个体”的可能与危险。伦理实体的概念与现实中存在的伦理—道德悖论,要求进行道德哲学的转向,由对个体伦理、个体道德的关注,进展到对实体伦理、实体道德的追究,建立以个体伦理—实体伦理为二维坐标的道德哲学体系和伦理精神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论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秩序建设要求和谐互动的伦理建构,伦理建构的内容由产权、信用、市场主体的权责利等几部分构成,市场经济秩序的伦理建构需要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加强伦理约束以及社会协调。  相似文献   

20.
伦理效力是伦理思想、伦理价值转化为伦理生活、伦理现实的能力。伦理效力的实现,一是通过确立基本道德价值观念、体现伦理精神、制定道德规范、培育道德主体来建构和完善经济伦理;二是通过生产高度发展、市场经济充分成熟、法制建设、政德建设来优化经济伦理运行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