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少数意见的产生是合议庭论辩特质的逻辑结果。在我国,合议庭少数意见公开具有作为法官自我表演的媒介、培养法官职业尊荣感、提升司法裁判的准确性、促进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的提升等诸多制度利益,而当前的司法改革也为少数意见公开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支持。因此,在推动裁判文书实质公开的过程中,应推行合议庭少数意见的公开,但为保障法官自由独立地发表评议意见,不宜通过公开合议庭评议笔录的方式公开少数意见。  相似文献   

2.
刑事评议表决规则主要包括迅速集中评议、秘密评议和有序评议等。迅速集中评议规则要求合议庭应当在庭审结束之后迅速、及时且不间断地进行案件的评议工作。秘密评议和有序评议规则旨在保证合议庭成员独立自由地根据理性和良心依法评议与表决。  相似文献   

3.
审判者之辨     
对于审委会参与的案件,从合议庭审理,经院庭长监督、审委会决定、合议庭制作裁判文书,再回到院庭长签发,审判权的运行形成了一个复合性圆环.案件审判的多主体参与和主体间的等级关系是造成审判权行政化和审判责任悬置的主要原因.审判权运行的这一圆环模式具有典型性,各类案件审判中的行政化现象都可以由之得到说明.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应以抽象审判权和具体审判权的区分为基础,以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相似文献   

4.
不同地区法院刑事裁判文书审判质效评估均注重合法与和谐而忽视合理性,文书质量评查只注重激励性评优而忽视惩戒性纠错,审判权运行注重院长、庭长对案件的审批权而忽视主审法官、合议庭对案件之决定权,上述做法是制约刑事裁判文书法律说理的三大体制机制性障碍。未来可考虑将审判质效评估定位于公正、效率、效果与合理等目标,将"依据有关说理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纳入案件质量评查指标,将合理界定主审法官、合议庭独立裁决案件的范围作为健全审判权运行机制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新刑事诉讼法,强化了合议庭的职能作用,较之原刑事诉讼法在合议庭的职责、权限等方面规定得更加明确、具体。本文从案件的受理、庭审、评议三个阶段阐述了新刑诉法合议庭在审理案件中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6.
刑事评议程序的合理建构,对于保障刑事裁判的公正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刑事诉讼立法没有对刑 事评议程序作出详尽的规定,导致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程序适用的随意性极大。因此,刑事评议程序的建构和完 善势在必行,而其路径主要在于明确刑事裁判的一系列具体规则。  相似文献   

7.
合议庭是我国刑事审判的基本组织形式,与独任制相比,合议制能最大限度地克服法官个人认识能力的缺陷,抑制个人主观偏见,在案件审理和裁判中发挥民主决策的优势。然而长久以来我国刑事审判中的合议制运行效果并不理想,合议庭对案件的审理权和裁判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当前司法改革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理顺合议庭、审判长、院庭长之间的职权分工和责任承担,建立专业化的监督、指导机制,细化合议庭运行规则,完善绩效考评机制是促使合议制在刑事审判中发挥实质作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宪法》及相关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法官个体的独立地位,法院内部对审判权行使的行政化干预时有发生。独任法官或合议庭应当执行审判委员会的决定,法院行政管理者也可以假借裁判文书审批的权力左右裁判结果。司法实践中产生了审判权限分离以及附带的责任主体模糊的问题。主审法官责任制改革旨在打造"让审理者裁判"的权力运行架构以及"由裁判者负责"的责任承担机制。主审法官责任制的构建可以从赋权与明责两个维度加以展开:其一是赋予主审法官行使从主持庭审、作出裁判直至签发裁判文书的完整的裁判权力。主审法官与审判委员会、合议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面临重塑。其二是明确主审法官违法审判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形式以及追责主体。法官惩戒免职权的配置应遵循司法规律、司法原理的要求,重点解决权限内部化问题。在法官群体中选拔精英担任主审法官只是特定时期的权宜之计,最终目标应该定位于法官走向精英化并赋予所有法官相同而完整的审判权。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陆裁判文书说理不充分的四个关键原因是规则理性缺失、法官素质限制、案件数量压力和缺乏激励机制。裁判文书说理的三个基本法理立场提倡为规范性立场、适度性立场和程序性立场。运用三个立场,就“公开合议庭不同意见”,认为可以技术性地公开不同意见;就“法官寄语”,认为仅限于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婚姻家事纠纷且应与裁判文书明显隔分;就“指导性案例援引”,认为应在说理部分中参照和借鉴,不能直接作为裁判依据,且应从司法管理、社会监督、学者评论等角度提高指导性案例运用率。  相似文献   

10.
姚炎中  张鑫 《21世纪》2014,(2):12-1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明确各级法院职能定位,规范上下级法院审级监督关系。  相似文献   

11.
审判委员会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判组织形式 ,它并不直接审判案件 ,只对经合议庭审理的重大或疑难案件进行讨论或作出决定 ,所以它是人民法院内部对审判工作进行集体领导的组织。近年来 ,随着人民法院审判改革的不断深化 ,合议庭及独任审判员的审判职权越来越大 ,司法界特别是人民法院内部要求废除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 ,他们认为审判委员会制度已不适应审判改革的需要 ,应废除审判委员会制度。现行的审判委员会中固然存在一定的弊端 ,但审判委员会的作用还是不可或缺的 ,只要对现行的审判委员会制度加以完善 ,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存在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别阐述了美国陪审合议庭和德国混合合议庭的四个主要特点以及评价,对两国的职业合议庭制度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对我国合议庭制度改革的启示主要在于,我国的混合合议庭制度应避免内在的矛盾,吸收陪审合议庭制度中的陪审团只决定事实问题和独立裁决等有效的因素;我国职业合议庭制度应大力提高法官的任职资格以及加强职权,确保其依法、民主、独立审判。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司法在法院审判组织方面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以确立现代司法为目的和根本要求,将法院内部与现代司法原则相悖的审判组织关系结构变革为以保障审判组织和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为目标的审判组织关系结构。应该按照审判独立的要求建构合议庭内部与外部的合理关系结构,以真正有效发挥合议庭的审判功能;应该在法院审判组织改革的整体性框架下,选择更宽阔的视野讨论审判委员会的职能和作用,以符合现代司法的建构与运作要求实现审判委员会自身的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14.
审判制度改革是关系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重点,其中审判组织形式的转变又成为重要的环节。在分析审判独任制和合议制的内涵及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状况,从司法权的性质和监督以及司法独立等方面着手,提出了我国由审判合议制向独任制转变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校贪腐成为高官贪腐之外人们关注的另一焦点,腐败行为从官场蔓延至高校。如何规制高校贪腐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问题。高校贪腐既有贪腐犯罪既有的特征,也有高校贪腐自身的特点;从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犯罪着手,分析其构成要件特征及现行司法解释,展开论述贪污贿赂犯罪目前存在的司法实践问题以及对于打击高校贪腐的作用及可能面临的现实困境;最后,从法律层面、制度层面提出打击高校贪腐的应对之道。鉴于高校贪腐行为的行业特殊性,在注重刑罚惩罚和预防的同时,应当强化对高校贪腐行为的制度约束和道德教化,此种路径可能更为可行和有效。  相似文献   

16.
刘涌案引起公众大量非议的重要原因是二审判决书论证不足和公开性不够.加强判决书的说理和论证并向公众公开是树立司法权威、建立为人民服务司法和实现理论界与实务界良性互动所必要的.判决书的论证应从证据能力、证明力、证据的综合认定及法律适用几方面进行.公开判决书可通过网上公布及公共场合展示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论陪审团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现司法民主化和审判公正的陪审制度普遍存在于当代世界各国的立法与司法中,根据其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以英美法系国家为代表的陪审团制和以大陆法系国家为代表的参审制两种。通过对两大法系陪审制的利弊权衡,我国应废弃现有的人民陪审员制,在保留法官合议的基础上重构适合我国国情的陪审团制度。  相似文献   

18.
论合议庭评议案件制度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合议庭评议案件制度从理论和实践上作了一定的探讨 ,分析了这一制度的功能 ,再结合作者的专项调查 ,揭示出该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功能缺位表现及原因 ,在此基础上 ,就如何改革与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期引起学界必要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作为上层建筑的司法制度也必然会进行变革。信息社会为司法的变革提供了物质基础,已经相对成熟的远程视频通讯技术使法官身处异地审判成为可能。我们设想由随机产生的不同地域的法官组成合议庭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审理案件,并当庭作出判决,将法官从熟人社会中彻底解脱出来,完全不受人情、金钱和权力的影响,只凭证据和法律作出判断。但远程视频审判的实现有赖于一个比较充分的庭前准备,只有双方在庭审前充分的交流,包括证据和意见的展示,才可以使庭审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