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旷达是中国古代的诗歌的艺术风格之一。旷达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一种超然世外,不以世间烦忧挂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趣,具有超脱放逸、从容恰然的美学特征。“旷达”本指中国古代一种放任达观的人生态度。《晋书·张翰传》:“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时。或谓之曰:‘卿乃可纵欲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太贵其旷达。”这种放任达观的人生态度经过诗歌创造的审美传达,使得诗歌作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唐代著名诗论家司空图,最早用“旷达”一词朱概括这种艺术风格。其诗论著作《二十…  相似文献   

2.
"出游"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旅游的精神,而"游"的传统精神理念也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国古代的优游槃乐、远游求道、周游适志,以及比德而游、逍遥而游、旷达风流之玄游等等形态,构成了中国传统旅游精神丰富的内核和理念,辉映出传统文化精神的深邃内涵.  相似文献   

3.
读书与旅行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是一种旷达的人生态度,有着超然物外的洒脱。读书与旅行,既是乐事,也是雅事,都是追求精神层面的愉悦,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修养与素质。旅行就是读书,读山山水水、读人生百态、读风土人情;而读书就是心灵的旅行,在文字中旅行、在飘香的书页里游走、在先哲的思想里行吟。  相似文献   

4.
少年成名、初入官场的苏轼对世事的认识是感性的;直言不讳、旷达率真的苏轼,历经仕途的坎坷、面对变化无常的人生,仍然保持一颗超然自适的心。他的潇洒幽默是可爱的;他的诗词创作是可赞的:他达观的态度、超然的内心、济世安民的情怀是可敬的。他非凡的人生境界对宋以后中国文人的人生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艺术化生存     
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说到底是一种艺术化的生存,一种审美式的人生态度。本文旨在探讨古代文人的审美人生境界之源流特质及其对现代人艺术化生存之启示。  相似文献   

6.
“五四”以来现代中国学者的人生哲学思想,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联系宇宙思考人生;综合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人生态度;崇尚自然,反对科学主义;强调意志自由和人生的自觉;既追求崇高精神境界,又重视当下的情感。他们对人生问题思考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突破了中国传统儒家的社会本位的人生态度,也预防了西方个人主义所可能带来的危害;竭力避免陷入工具理性的泥坑,既具有远见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极力提倡人的意志自由,重视当下情感,对今天依然具有解放思想和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高洁的人格品质、旷达的人生态度和恬淡自然的诗歌风格,历来为人所赏。在当今追问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人性根源,吁求人类的生态情怀和生态意识的背景下,从生态关学的视角重新审视陶作,可以发现其回归自然,追求本真的精神还乡、融入自然,追求人与境谐的和美境界、感悟自然,升华人生的诗意情怀等生存智慧,对人类改变当下“非美的”生存状态启示多多。  相似文献   

8.
崇陶现象与古代文人的自由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晋诗人陶渊明是沟通道家自由观与后代追求自由的文人们之间的一座桥梁,他弃官归隐、洁身自好的现实行为和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特征使他成为众多文人仰慕和效法的对象。古代文人崇陶既具有反抗黑暗现实的正面价值,又具有逃避现实的消极意义.从根本上讲,崇陶现象的存在是中国古代文人人生悲剧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观点认为苏轼是豪放派词人,但从苏轼的全部词作来看,属于豪放风格的并不多,苏词的主要风格应该是"旷达".苏轼仕途坎坷、命运多舛,但通过深层次的哲理思考以及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他做到了随遇而安、从容不迫,始终保持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康德对人生自由和人类尊严的确证,并分析了康德道德学的自律特征,同时指出了康德的人生理论的刻板的形式主义特点,认为这一特点使得康德的道德学只是一些无欢乐无情感的命令。进而详细分析比较了康德人生理论的特,点与中国古代儒家道德的特点和“乐感精神”之间的实质差异,并着力寻求它们之间可以相得益彰、互为补充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11.
略论中国传统无讼法律文化对建设当代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和谐是传统中国人关于人生、社会、自然乃至宇宙的最高理想,传统中国人将无讼视为和谐运用到社会关系方面的结果,创造了独特的无讼法律文化。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大业,作为传统社会达至和谐的手段的无讼法律文化能为之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美好理想的社会状态,从古到今,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中国古代就有"和为贵"、"兼相爱"、"天下大同"等社会理想.空想社会主义也曾提出过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是古今中外的先进人物所孜孜以求的伟大事业。我国政党制度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4.
人生价值观实质上就是怎样对待自己以及与自己构成相互作用的其他基本关系。中国历代思想家对此作了非常深刻的论述 :人格乃安身立命之最贵 ,仁信乃为人处世之根本 ,公忠乃善待社稷之核心 ,知天乃持续生存之前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创造了长期悠久的光辉历史文化,是和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和谐、稳定、凝聚、统一的条件分不开的。宗法制度和宗族伦理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文章论述传统宗族的孝友礼义、亲亲尊尊等伦理在构建古代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特点和影响,并探讨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以生命体验性与诗意性为特质的文化,生命被视为宇宙万物的本质,艺术则被视为对宇宙生命精神的诗性呈现,倡导从生命精神的维度去弘扬艺术精神。而建基于艺术活动之上的中国古代诗学范畴就必然折射着古人对宇宙生命和自身生命精神的诗意性及多维度的认知、体验、表达和升华,具有泛生命化的特征。研究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生命精神,能够深刻阐明古代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如何以生命体验作为自身活动的出发点,以理性的提升和审美境界性升华凸显文艺的精神价值与天地之生命精神的深切契合。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古代,文论家们对文气理论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文与气的理论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对文与气的研究可知,"文气论"是中国古代独异于西方文论的一个重要理论.文以气为根基,作家内在的生命之气,精神之气灌注于作品之中,便形成作品永恒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柳树的栽培及柳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是中国古代认识较早的一类树,因其具有独特个性,在农业、园林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柳不但与古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在漫长的中华文明进程中,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柳文化”。该文对我国历史上关于柳树的利用和博物学知识积累进行了研究,这对我们全方位理解古代生物学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植物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小说文本:中国文化的另一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明代拟话本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为个案,解读中国男女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历史真相,并由此质疑以经典文本与精英思想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性,指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层次结构,以及正统道德观念与社会生活之间实际存在的距离。文中强调传统通俗小说的纪实特点及其认识功能,主张“小说可以观”,观世态知人情,在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心理方面具有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20.
儒家文化与和谐图书馆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关于和谐、融合、和睦的思想和观念。文章就构建和谐图书馆过程中,如何借鉴儒家传统文化包含的"以民为本"、"修身正己"、"和而不同"和"举贤任能"思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儒家文化对构建和谐图书馆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