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19世纪到20世纪,文学理论的母题经历了从“文学与社会”到“文学与语言”的蜕变,并且正在朝向21世纪的“文学与图像”渐行渐近.后者作为新世纪之“新学”,参照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图像论”,可将其命名为“文学图像论”.“文学图像论”认为应当回到亚里士多德“文学是语言艺术”的文学观;文学语象如何外化和延宕为视觉图像,视觉图像在何种意义上可以被言说,以及语言和图像作为人类符号体系之两翼的比较研究,构成了它的基本范畴和方法.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新学”作为跨学科之原创,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因此,并非所有的构想都可能转化为现实,即使它是合乎逻辑的、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杜书瀛 《南都学坛》2006,26(1):55-62
“电信技术王国时代”,由于“全球化”、“电子社区”的出现以及人的感受方式和情感方式的变化,传统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条件也随之改变,文学艺术和文艺理论遭受巨大冲击。由此,国内外一些理论家认为文学将走向终结,文学的时代将不复存在,有人干脆说文学将消亡。目前国内学界就此展开激烈争论。我认为文学不会消亡。文学不死的理由在于它固有的人文本性和人文价值。文学是关于人类生存本质的艺术。文学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点是其“内视性”,它为我们创造出一个内视化的世界———阅读会逼迫我们去建构起内视的对象,使心灵“观看”到的一切充分内化于我们的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从而使我们更为积极主动地同时也更为深入地领悟文学意象的内涵和意义。因此,文学总是能使我们达到更为深刻的历史深度和人性深度。无论图像社会怎样扩张,也不能取代文学、取消文学。文学超越了感性空间的束缚,在纯时间性的内视世界中开拓着完全属于它自己的审美疆域。  相似文献   

3.
图像时代来了,文学不会终结。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文学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历史,塑造人类的灵魂,表达政治的意愿并作用于政治;文学还是重要的社会财富资源,是人类创造力的孵化器。正是从我国文学的实践现状和文学理论原理看,文学不可能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4.
文学中的解构不仅仅是对传统的艺术观念的颠覆,同时也是对现实生活与传统文化价值的拆解。这种趋势的出现是时代在进入到工业文化与后工业文化时代的一种必然,同时在文学传统内部也是一个一脉相承的结果。解构的原因在于新的时代工具理性的片面性所带来的生存危机,同时也在于处于边缘位置的生存者寻求合法化生存的一种策略需要。但这种解构的趋向最终会导致整个人类文化的消亡,因此文学与文化都需要从解构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新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文学之所以让人感动,是因为当一个世界不复存在的时候,文学可以帮助我们结识不复存在的世界,在人的想象中,它能引起共鸣。好的文学作品不仅提示我们自我意识的存在,还可以彰显一种道德的力量,所以读书也有这样一种诠释自我意识的力量。一部文学作品应该立足现实,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我们的历史息息相关;但是任何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也必定都有未来,都有梦想。文学给人们带来力量,文学会以一种精神继续存在。作家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对语言的贡献,没有语言,就没有那份新的体验、新的力量和那份细腻,不可能带来更为真实的表达。文学的方法可能是教育最基本的方法或者最基本的教育方法,文学也是重要的教育内容。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人类的语言不会消亡,因此文学会永远存在。  相似文献   

6.
媒介载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对文学的影响都具有根本意义。在没有媒介就不存在文学的当下,研究媒介在社会情境的营构上,创作身份转换上,传播的途径、渠道、方式上和修辞效果等方面对传统文学及文学性冲击作用的意义明显,文学从表现形式多元化、传统功能的现代化、文本的开放化和思维方式的立体化等方面采取适应性策略更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媒介造就了不同的权力形态.在印刷时代,文学作为主要的文化载体,通过建立超乎身体的宏大思想,通过各种制造“深度”的技术,通过某种制造“相信”的实践来实现权力功能,所有这些都依靠“阐释”来实现.到了图像时代,通过身体的苏醒,通过技术特有的“深度”,通过怀疑的力量来实现权力功能,所有这些都依靠快感来实现.权力实现的实践经历了从阐释到快感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文学边缘化近年来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图像时代和物质欲望膨胀的时代,文学将何去何从呢?从大众媒介的影响和文学观念的变迁来看,研究结果认为:大众传媒对文学而言就如同双刃剑,文学市场的边缘化之争背后隐含的是不同文学观念的较量;对比文学中心化与边缘化地位的不同景象,可知意识形态让文学"中心化",而文学边缘化昭示的正是文学的正常化;在不同时期,边缘化与被边缘化体现了大众不同的文学追求,当前文学尽管被边缘化,但是文学的各种元素仍然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许那正是文学的常态,人类还需要文学,文学依然长存。  相似文献   

9.
试析消费时代文学理论及批评的尴尬处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当今消费时代文学表现样态,各种文学理论及批评应运而生,特别是有关文学的生存和死亡的争论此起彼伏.考察了产生文学消亡论的三个原因,着重分析了当前文学理论及批评的尴尬处境,认为只有理性冷静考察当前文学表现的内质因素,才能真正感知文学本身的内在丰富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在人们关于文学的"传统认识”里,文学似乎就从来未与神学发生过什么"往来”.然而确定无疑的是在人类文学史上和现下的文学生活中,人们又常常对文学保持着一种宗教化的心理敬畏和神学崇拜.正是在这种神圣的敬畏和崇拜的"先决条件”下,才有了人类今天的文学生活.针对文学中始终存在的这种"前文学”的"神学现象”,本文首次对其进行了发生学与历史学的研究.作者认为尽管文学只是一种世俗现象,但是人类却一直对其保持着神学情怀.人类的这种神学本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学神圣论的发生,而且事实上成为了文学发展的基本文化动力.作者在本文中第一次对文学神圣论理论及其两种主要观点进行了批判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范畴概念.  相似文献   

11.
自由是普世价值.从无限自由与有限自由的区分中可以界定出适用于本文的最低底限的自由,即消极自由.朱光潜、沈从文等人对自由的诉求退居精神想象的层面,1945.8-1949.10间部分文艺作者的创作取向、生存状态暗合消极自由.<大公报><星期文艺>、<文学杂志>、<观察>(文艺副刊)、<中国新诗>等独立报刊为自由主义文学理想提供了物质载体.理念反映到文学上.即变成时艺术趣味的保守与对良心体系的追问.自由主义文学关注人的复杂性.注重作品的艺术性.自由主义文学有自己的艺术趣味,但不具传承优势.<文学杂志>、<大公报>等报刊先后停刊,自由主义文学载体消亡,1949年以后,自由主义文学人士或留或去.大同世界鸟托邦理想的诱惑、单一哲学前提的确立、文艺志趣的严重分歧、文艺及其他计划制度的强力介入、作者内心的犹疑恐惧等因素,共同促成了自由主义文学前提的消失.这种消失,导致自由主义文学良心体系中的自我承担成为不可能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文学经典是对宗教一政治语境中的"经典"的一种移用,但文学经典因移用而来的神圣化之原初语义遭遇了当代祛魅,由此嬗生的"经典消亡"论,其实质在于对文学价值的怀疑或搁置.祛魅的文学经典不再神圣,但却将作为价值基准而持续在场,因此经典并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13.
基督教与中世纪文学观念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现代意义上的宗教和文学,都属于人类意识形态文化的范畴,二者都是人精神领域发展到强盛时期的产物.欧洲中世纪神学宗教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具有了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思维再造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精神世界的强大能力.而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的出现,则表明人类具有了通过自己的大脑用形象和情感再造一个物象世界的能力.从文化学的意义上说,中世纪的西方文学的观念和基督教的观念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而言,基督教的思维结构与文学的思维结构、基督教目的与文学的目的以及基督教对文学的内在艺术要素之间的关系等等都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文艺学研究方向,应该走向自身,走向对人类文学的内在审美规律的存在性检讨和生态学探索.以此,文艺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应该是构建文艺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似该是文学话语形态.文学话语形态是由文学话语的文体形态、文本形态、时空形态、语词书写形态和生存修辞形态的网络构成.以此构成文学话语形态的网络生存的整体状态就是文学形态语义场.文学形态语义场是历史化的时代文学话语行为生成演变的动力场源.  相似文献   

15.
日本核文学是日本涉核题材的作品总称,以原爆文学为发端的日本核文学随着时代语境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文本内涵和主题意蕴。纵观国内外对日本核文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我国研究工作在时间上显然相对滞后,从数量上来看其成果可谓凤毛麟角,从质量上来看多属于介绍导读性研究,作为一块近乎空白的"处女地",尚有待发掘。在全球核时代语境下深入展开核文学研究,不仅可以使人了解其文学本体特质与本体意义,其现实意义也至关重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世界文学语境的角度,论证了各文化区域文学审美特质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人类尽管在语言、文化与文学传统存在着差异,但是人类在情感上存在着相通性,这种相通性奠定了不同文学表述融合的基础,而这一基础的不断延伸又在于文学审美的独特性。这一关系是一种横向互动的和互补的关系。由于文学是人的审美创造,是人在审美意义上对于自身和世界的再现,所以,世界文学的基本模式就绝不是一体化的单一构成,而是以人的审美活动方式个体化为基础的、由无数样式为基本方式的文学形式。这种基础和样式并非是个体审美活动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而是人类突破时空界限所构成的新的精神生存和发展模式。人在更高形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上将不断获得更高意义上的精神解放。由此,人的审美能力、审美选择和审美情趣等审美个性将得到空前的尊重和实现。换言之世界文学提供了结构性的一体化,但在审美方式上则是极具个性化的时代。而具有世界眼光、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把握审美特质对于文学研究而言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走到了十字路口, 随着以网络为主的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 新诗的发展举步维艰,有人甚而断言新诗将成为我国最先消亡的文学种类.笔者以为,新诗"消亡"论者未意识到,新电子媒介的兴起也给中国新诗带来了新的机遇,使得新诗的发展发生了新的变化.新媒体诗歌--网络诗歌、短信诗歌在新兴的电子媒介(网络和短信)上繁盛的事实,电子媒介时代语境下诗歌与图像之间"和而不同"的共生互补关系,都说明了新诗不仅不会消亡,而且面临新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从文化视角去研究重庆抗战文学,是一个很有前途和意义的学术路子.其理论前提有二:一是辨清文化与文学的关系,并从人类社会的整体层面去建构文化的一套概念系统,使之与文学和诸学科既相区别又有联系;二是处理好重庆抗战文学的区域性与全国性定位问题,主张在全国性意义上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历史上 ,女性经历女神时代———女奴时代———女人时代———人的时代。在文学领域中 ,女性形象经历被歌颂———被书写———自我表现。中国女性文学经历寻找迷失了的自我———觉醒女性生命意识———醒女性主体意识。到了人的时代 ,会发现女性和文学都在拯救人类  相似文献   

20.
"施为性"作为语言中以言行事的现象被语言哲学家提出,解构批评家们在文学研究中对其进行了开拓性的解释。随着施为性概念的扩展,图像作为一种符号无疑也具有施为的特性。在历史上图像就在人类社会中产生着崇拜信仰行为,成为显示权力塑造意识形态的一种方式。在图像化时代,图像更是通过其机械复制的特性刺激着大众的物欲,带来消费行为。作为不同类型的符号语言施为和图像施为之间既有共通之处又存在着差异,这一事实为我们在"图像化时代"审视文学与图像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