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二重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对内开放水平具有不同效应: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则该国内部地区间产业规模的差距先扩大后缩小,故较低或较高的对外开放水平都有利于地区间平衡发展;提高对内开放水平,则该国的产业规模始终增加,但地区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从福利角度看,如果一国逐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则该国内部不同地区消费者的福利变化方向是一致的,都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外国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则不断提高;如果一国逐步提高对内开放水平,则该国内部不同地区消费者的福利始终增大,而外国消费者的福利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2.
[摘要]文章在一个简单的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讨论了中央政府支持不发达地区发展的各种政策可能产生的效应。主要结论是:第一,单纯的旨在增加不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转移支付政策虽然会使区域间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会影响整体经济的增长率,而如果转移支付被用于增加不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活动或R&D活动,那么不仅会缩小区域收入差距,而且会使总体经济的增长率提升。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几乎所有国家支持不发达地区发展采用的政策。第二,投资于不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如果单纯改善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交易成本,实际上提高了发达地区的产业集聚度,而不利于不发达地区。相反,投资于降低不发达地区内部的交易成本的基础设施,实现不发达地区内部经济一体化,显著有利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第三,支持不发达地区的区域政策的目标若在于提升不发达地区的创新能力,不仅会缩小区域差距,而且整体经济的增长率会得到提升。第四,向不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政策对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和缩小区域差距是有用的,但对总体经济增长的效应取决于不发达地区经济的相对权重。  相似文献   

3.
李嘉图首创的比较成本原理一直为西方学者所推崇。该原理的基本要义在于,一国的国民都将因贸易而得到福利的改善,其得自贸易利益的大小将依贸易条件为转移。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历史变迁、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统治,造成了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严重不平衡.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有所缩小.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地区间经济水平相差仍很悬殊,客观上我国还存在着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东北部沿海地区,经济落后地区主要分布在边疆  相似文献   

5.
随着体现农业贸易自由化思想的 WTO农业协议新规则的推行,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将大大加快。而这种新的国际农产品贸易背景也将极大地降低世界农产品贸易扭曲程度,从而有利于世界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提高世界范围内的总福利水平。但我们知道,世界总福利水平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具体一国或地区福利水平的提高。为了在竞争更趋激烈的国际农产品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福利份额,我们必须在对某一地区的主要农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的具体分析基础上,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下面我们以湖北省为例,应用理论界比较认同的国…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城乡公民社会保障水平的显著提高,农村地区开始兴起了村级福利现象。村级福利可以使村民得到真正实惠、缩小村民间生活水平差距,有强化村民权利平等意识、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缩小城乡差距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可能会带来福利病、村级债务等消极作用。所以,对村级福利的前景应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以中国2008-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文化消费、区域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研究显示:(1)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显著缩小了我国各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而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出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但作用效果相对薄弱;(2)东、中部地区文化消费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较为显著,而西部地区则尚未发挥出来;(3)经济干预程度和文化产业人力资本水平则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其中,东部地区文化产业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中、西部地区这一效应并不显著,而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干预程度均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一国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能降低其信息要素成本,提升其信息要素禀赋。基于1995-2011年39国信息化和附加值贸易数据的实证研究可知,信息要素的丰富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直接促进制造业出口,即要素禀赋效应;也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间接促进制造业出口,即技术创新效应。制造业中,高技术产业的信息要素投入比中、低技术产业更密集,信息化水平提升对前者的出口促进作用大于后者,因此,信息化能增进一国高技术产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基于此,我国应把握信息时代赋予的“弯道超车”机遇,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信息化促进技术创新作用的充分发挥,同时加强适应信息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缩小地区间科技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政府适当运用关税、补贴等贸易措施将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发达国家通过"利润转移"理论和"技术外溢"理论,从而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使战略贸易政策得到切实的实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必须具备相关条件,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中国都有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扩大进口将导致跨国环境污染.如何在扩大进口与保护环境间维持平衡以实现一国经济福利最大化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对进口关税与经济福利间内在关系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一国因保护环境实施进口关税时,其国内福利的变化取决于贸易条件的改善、出口国同类竞争产品出口减少给进口国带来的收益及进口价格上升引致的生产损失与消费损失.由于贸易大国比贸易小国在实施进口限制时获得的福利改善更大,因而作为进口大国的中国应将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作为扩大进口的首要指导思想,并在WTO框架下提高出口产品环保标准及适当选择对发达国家实施环境壁垒以保护环境,最终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1.
贸易自由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的总体贸易政策选择。但中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具有明显的区域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源于中央政府实行的区域倾斜政策和贸易政策本身的区域效应。贸易政策区域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沿海与内陆区域在外贸成本、产业结构方面的差异和区域间利益传递机制的缺失。倾斜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区域效应都会导致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加剧。因此,政策落差的消除和贸易政策区域效应的弱化都是减小贸易自由化进程区域不对称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环境政策的地区差异往往导致高污染行业实际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进而对区域产业转移和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工业部门整体的地区分布对环境政策差异并不敏感,欠发达地区降低环境政策门槛难以扩大自身的工业生产份额;另一方面,各地区工业产业结构对环境政策差异非常敏感,欠发达地区通过降低环境门槛以吸引工业企业的政策只会强烈地驱逐低污染的“清洁”行业,吸引大量高污染的“肮脏”行业,却无助于扩大当地的工业生产,也使当地承受了大部分由环境污染导致的福利损失。多产业新经济地理学(NEG)模型为当前我国出现的“污染西迁,高技术产业东移,工业产值向东部集聚”现象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3.
理论分析表明,产业集聚能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采用广东省承接产业转移的15个欠发达城市的相关统计数据,对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据此,提出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新兴古典经济学研究框架为基础,分析了产业集聚与扩散背景下的区域分工形成及演变.由于最初区域间的资源禀赋及比较优势存在差异,不同产业会向不同地区集聚,从而形成区域分工,进而可以通过区际贸易实现区域分工均衡;由于比较优势的转变,原先适合该产业形成集聚的区域会变得不再适合,从而会引发产业向其他地区扩散与再集聚,这会引起区域分工的进一步演变.以产业集聚与扩散为基础,通过建立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可以实现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比较优势是实现有竞争力产业聚集的越要条件,但比较优势要转化为有竞争力的产业聚集,则取决于历史偶然性和预期等因素,并需要社会制度条件的配合。欠发达地区可以在分析比较优势和现有产业优势的基础上,招商引资,增加宣传,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有竞争力的产业聚集。  相似文献   

16.
北美自由贸易区协调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工作是开创性的,文章根据"压力状态反应框架",从企业、基础设施、NAFTA机构以及政府政策四个方面,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环境效应,得出的结论是:北美自由贸易促进北美环境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财政分权改革主要发生在中央与省关系层面,省以下分权由地方政府参照"中央—省"的制度安排自行调整。对中国县级数进行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双重援助依赖"引起了省以下政府的过度集权;与县级政府相比,省级政府的权力和资源更容易被地方精英所觊觎,并产生更大的"横财效应"和"贪婪效应";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省内的流动性比省际间要高,分权条件下县级政府为增长而竞争的激励更强;省直管县制度难以孕育县级经济发展动力,对根本解决县乡财政困难作用有限,借鉴"命令模式"建立省以下分权制度可能找到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8.
中国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在现实中面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质量和水平不高、维护社会稳定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气候环境问题对建设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构成双重掣肘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此,中国要牢牢把握统筹协调各种利益矛盾这个抓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通过持续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和谐发展,通过开展绿色工业革命推动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建设。  相似文献   

19.
采用2000-2013年间面板数据,以江淮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测度其14年间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城市效应和时间效应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江淮城市群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制度因素、人文环境、基础设施要素对江淮城市群发展有正向驱动作用,而产业结构、企业因素、阶段性政府决策、人才培养要素对江淮城市群发展的贡献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据此提出对策建议:提高科技创新驱动能力,促进产业集约式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拓宽民营资本发展领域,优化中小企业投融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城乡人文环境,提升区域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漠视了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中国政府不断调整经济政策,以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增长维持着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忽视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通过对31个省市的外国直接投资、出口贸易额、农林水支出、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医疗卫生、教育支出、科学支出、文体支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差)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构建了反映政策有效性的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1999—2010年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有效性分析.结果显示,这12年来,中国持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