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我国在马克思主义本国化这一命题上并不是先驱者,我们只能算是一个探索者,而苏联东欧国家先于我们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虽然现在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已经不复存在,但它们过去的成功对我们在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上有着启示与借鉴作用。同样我们也应该反思他们的失败与教训,来告诫自己。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实现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新中国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第二次结合”思想。毛泽东总结历史经验,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命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始终坚持一个前提,即坚持马克思主义;营造一种氛围,即营造一种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良环境氛围;坚持三个结合,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世情相结合、与国情相结合、与传统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保持一种精神,即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坚定一条道路,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4.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中兴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起点。它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再度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它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这一思想主导下,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它奠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深厚根基。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动力,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推进,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契机;一方面,市场经济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挑战。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辨证关系出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需要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紧密结合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方向;坚持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脉相承的,它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产物,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存在差异性和价值追求存在多样性,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才能统一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坚定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和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寓于全球化大潮中。近代中国初识全球化这一"双刃剑"。建国初期,中国应对全球化带有明显的苏联痕迹,这也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现曲折。邓小平积极回应全球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现转机。江泽民理性审视全球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呈现活力。只有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实践,应对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互动关系的研究才能够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东方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东方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东方落后国家或民族的革命、建设的实际问题,形成适合东方各国实际情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赋予其东方区域的特色,使之成为东方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文章重点从革命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东方化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探索中马克思主义东方化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东方化的理论与实践以及社会主义改革中马克思主义东方化的理论与实践四个方面论述马克思主义东方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东方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东方区域的运用和发展,又是其运用与发展的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与世界历史理论,具有较为重要的时代意义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社会思潮之争,其中马克思主义儒学化是较为突出的思潮之一,这显然涉及如何正确对待与科学地分析儒学在现代中国社会的地位问题。马克思主义儒学化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被儒学所化。从文化的角度来说,这种思想强调了儒家文化的重要性,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正视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社会现实;由于过于强调了儒学的积极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两种现象:夸大儒学文化的正面积极的作用,而导致忽视了儒学本身的局限性与消极方面。将来的问题关键是如何面对中国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社会的现实问题,而不是纠缠于"儒家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义这样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大命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站在世纪发展的新起点,我们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丰富内涵,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强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论延安时期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时期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和科学的分析。他在党内首先同时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概念并科学地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他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他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作出了总结,强调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强调党的自身建设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高度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性问题的研究存在着观点不够全面、论证不够系统的理论局限,即理性缺失。经全面系统研究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性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现在二者对无产阶级立场的共同坚守上——坚持共同的阶级属性、精神指向、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二是体现在二者都具有的与时俱进的实践品格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本质层面上的同向建构和在逻辑层级上的经验升华;三是体现在其内部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统一上——坚持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的创新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性表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立场和主导方向,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性引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中,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提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理论指导,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其核心:“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坚持马克思主义,首先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根本价值和最高命题。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通过艰难探索,丰富和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践行这一最高命题上都作出了贡献,尤其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再度进行理论创新,在践行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上开辟了新道路。  相似文献   

14.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日渐退潮,不到四十年时间就经历了赫鲁晓夫“修正”时期、勃列日涅夫“大讨论”时期黄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时期,其间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曲折中发展嬗变,最终导致世界上第一个社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分析研究苏联这一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状况,对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鉴戒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早在延安时期,张闻天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他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泛认同奠定了思想基础;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理论前提;要求把共产国际指示和别国经验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可操作性;提出"组织工作中国化"等具体主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容;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环节是立足中国国情、分析中国实际,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了实现途径。这些观点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提出及其被广泛认同乃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运动在全党范围的兴起都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中国自身具体实践的要求和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僵化等原因外,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重释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既有合理性,又有曲解之处。其合理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借鉴作用,而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则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向全党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在毛泽东著作和党的文献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有一个发展过程。在系统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一度不使用这一命题的原因,并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实质,以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大命题,这对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结合中国现实和时代发展的新态势,我们认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主要有着四重使命,即解读时代、把握时代、顺应时代和引领时代。  相似文献   

19.
要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内在规律,就必须要寻求到这一理论活动的逻辑主线。从实践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主线就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从理论层面上看,中国现代性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因此,现代性建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视角。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提供了不同的现代化方案。革命时期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一种革命式的现代化方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案。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逐渐构建出超越传统社会主义现代性和西方现代性的中国特色现代性。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现代性构建还在生成中。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迫切主题就是着眼于中国道路,从各个维度尤其是价值维度,建构独特的现代性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践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正确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一方面源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所遇到问题和挫折的反思和总结。通过回顾和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节点,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西方化"和"苏联化"的危险性,分析了党和国家在"哪个是正宗的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等问题上出现的失误和挫折,为进一步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