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は’和‘が’在日语中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助词,副助词‘は’标示主题,格助词‘が’标示主语。单句中的‘は“が’的区别在于:(1)是一般性陈述还是一次性陈述;(2)是表示事物的状态、性质还是表示事态的发生;(3)是否眼前发生的;(4)是已知信息还是未知信息;(5)是否表示对比含义。副助词‘は’的主要用法是:(1)提示主题(2)表示限定否定范围。格助词‘が’的主要用法为:(1)表示存现句的主语(2)表示新信息(3)表示从句中的主语。  相似文献   

2.
关于[主题]和[主语]这两个词,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很多讲授者在回答这两个词的区分问题时,都会以「は」和「が」的区分作为分析的论点。「は」是表示主题,而「が」则表示主语。表面上看已经解决了关于主题和主语的区分,但实不则然。本文将从汉日互译的角度出发,基于「は」和「が」的基本含义之上,分析[主题]和[主语]的汉日对照。  相似文献   

3.
“被‘的’化”是指结构助词“地”“得”在使用中被“的”挤占和替代的现象。我们随机选取《齐鲁晚报》和《山东商报》各一期,量化统计了“地”“得”“被‘的’化”的表现,探讨了原因,主张高校“现代汉语”课应强化结构助词教学。  相似文献   

4.
对国内非日语专业学习者“ほ”与“が”的习得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学习者在引用从句、转位判断句、主题/主语的用法、“~へ代替~ヲ”的用法、新信息/旧信息的用法、依赖性弱的理由从句、“-へ、-が”特殊句式、现象句及排他的用法中,“ほ”与“が”的误用率比较高。造成“ほ”与“が”误用的主要原因是《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教材中缺乏对一些基本概念的阐述与说明,对“ほ”与“が”的区别使用也缺少适当的介绍。因而在《新版标日》教材修订中,应加入对判断句和现象句、主题和主语、新信息和旧信息等概念的介绍,以及“ほ”与“が”功能用法介绍,加强“ほ”与“が”使用差异的对比,使学习者对“ほ”与“が”的功能用法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理解,减少“ほ”与“が”的误用。  相似文献   

5.
数(量)名无定主语句是现代汉语无定主语句的典型形式,在功能语法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大量汉语事实的分析显示了这类无定主语句以下几个语义语用特点:(1)它作为一个现实事件句,无论是动词性谓语句还是形容词性谓语句,其主谓语均统一于有界这一语义特征之下;(2)它作为一个有标记的焦点表达式,它的整个句子就是一个焦点,而且这个焦点所传递的正好是一个新信息,不过这种信息的新旧和是否成为焦点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逻辑层次,乃由多样的“二元对待”为基础,经“移位与转位”之过程与“‘多’、‘二’、‘一(0)’ 螺旋结构”之终极统合,而形成其完整系统;这不但可由《周易》与《老子》等哲学典籍中找出它的理论根 源,也可从辞章章法结构中寻得它的具体呈现。因此本文即从“二元对待”(含“对比与调和”)、“移位与 转位”与“‘多’、‘二’、‘一(0)’螺旋结构”等层面切入,作对应之探讨,以凸显出层次逻辑系统在哲学与章 法学中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7.
声音     
“我们还是主张不争论,还是用实践和历史来回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三届二次会议前不久在北京召开,专程前来作主题发言的刘延东表示:“目前社会对‘原罪’问题、‘第一桶金’讨论得很多,我在这里也给大家吃一个定心丸,中央(发展非公经济的政策)绝对不会变化的。这个决心是坚定的。”刘延东还表示,“我们还是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作状语的用法时 ,我们始终提醒使用者注意分词短语的逻辑主语必须与主句的主语一致。例 :( 1)Singingandlaughing ,thepupilswentoutoftheclassroomandrantotheplayground .(现在分词短语的逻辑主语是Thepupils ,表示伴随动作。)( 2 )Standinginthemiddleofthefloor ,holdingherbathrobearoundherandtrailingadamptowelinonehand ,she…  相似文献   

9.
闽、吴方言持续貌形式的共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0.1 王力先生《中国语法理论》下册二九七页(中华书局,一九五五年版)说:“中国语里的情貌不能说是为动词或叙述词而设,只能说是为整个叙述语而设,因为情貌成分不一定紧跟着叙述词的后面,例如近过去貌的‘来着’就居于句末,开始貌‘起来’二字的中间可以由目的位隔开。”本文所讨论的持续貌形式不限于动态助词,它包括表示下述语法意义的各种形式:(1)动作行为本身的持续,即通常所谓“进行貌”,例如普通话“她在哭”、“大家一路上唱着歌”中由“在”、“着”所表示的语法意义;(2)动作行为等所形成的状态的持续,例如普通话“门开着”、“他站着”中由“着”表示的语法意义;(3)整个谓语部所述情况的持续,例如普通话“他在屋里睡  相似文献   

10.
"嗒"在苍溪方言里是一个用得较普遍的动态助词,它有两种用法(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完成.(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相似文献   

11.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的“着、了、过”,是词、词缀、形尾,还是动词的“体”?如果是词,是动态助词,还是时态助词?这些都不属本文要讨论的问题。为了行文方便,本文概以动态助词称说;但引述时则直录原文,不作改动。扬州话有动态助词“过”,读音为ko,轻声。“过”的用法和普通话同,不赘述。关于动态助词“了”和“着”,袁家骅先生在《汉语方言概要》中就一些方言点作了比较,扬州也在其内: 动词的“体”,表示完成的“了”(吃“了”饭)和表示持续  相似文献   

12.
一、一种未引起注意的上古汉语被动句式所谓被动句式是指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的被动性质的句子格式。一般的古代汉语教材或著作,谈到上古的被动句式时,都只举到“在动词后面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用介词‘为’放在动词之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用助同‘见’放在动词前边”这样三种表示被动的基本格式。而对“有(无) 动词( 于 主动者)”这一被动句格式,却全未提及。  相似文献   

13.
一、方位词的引申用法关于方位词,大多数语法论著除提及“方位词可分为单纯方位词和合成方位词,方位词的特点是经常附在别的词或词组(短语)后边,组成表示时间或处所的名词或方位词组(短语)”外,很少涉及其他。黄汉生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则不同,除上面的论述外,还指出:“‘上’‘中’‘下’这几个方位词有时并不指实在的处所或时间,这是它们的引申用法,……”其实,不仅“上、中、下”这几个方位词有引申用法,别的方位词像“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也都有引申用法。如:  相似文献   

14.
补助惯用型是我的导师周炎辉教授首先提出来的。周先生在其专著《日语惯用型》中对补助惯用型作过详细精辟的论述。所谓补助惯用型就是指与谓词(谓语里的主要部分)结合以后能对谓词起补助作用的惯用型。~[1]在关于陈述问题的研究结果中,周先生明确指出补助惯用型是有陈述作用的,但未详细谈及其范围。本文拟就使用频率很高的补助惯用型“ ”的陈述范围进行一下探讨,以求教于各位同仁。 补助惯用型陈述作用的范围问题,就是指一个句子中补助惯用型与补助惯用型前面各因素的关系问题。这些因素包括提示助词、格助词、陈述副词、接续助词等。补助惯用型能作用的因素越多,其陈述作用便越大,反之其陈述作用范围便越小。例如:  相似文献   

15.
结构助词"的"与"地"可以统一写作"的",因为(1)二者在句法和语义上具有同一性;(2)二者的划分是人为的,而且一直有混用现象;统一写作"的"在语境中不会出现歧义,不会影响阅读和理解速度;(3)有方言和历史的印证;(4)结构助词"的"、"地"与标记所释外语单词的词性时所用的"的外"、"地外"不是一回事,后者用法不能进入汉语结构系统.  相似文献   

16.
本刊总第四期《报刊病句选析》一文,总的来说对读者是颇有教益的,但对其中一个例句的分析是值得商榷的.那个例句是:“他们的嘴就是法律,随心所欲,在教育战线为非作歹,干尽坏事.”(《人民教育》1978年第一期)作者说:“这句话主语应为‘他们’,原句的主语却成了‘嘴’,后半句成了‘嘴’“为非作歹”,‘嘴’‘干尽坏事’,显然是不通的.多了一个‘的’字,致使应该作为原句主语的‘他们’成了定语.原句应去掉‘的’字,让‘他们’作主语.”这样分析是不能令人接受的.汉语的使用原则是经济好懂.这种句式比较简练,给人有一气呵成的感觉,而且读者一看就明白,我们就应该大齐“绿灯”.吕叔湘、朱德熙两同志合著的《语法  相似文献   

17.
“述语+体词宾语”这一结构中,述语(以下记为V)和体词宾语(以下记为Np)之间存在着特定的抽象关系,但是,个别的,具体的V和Np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很复杂的。这种关系对第一语言教学来说好象不太重要,因为人们可以在这样或那样的逻辑关系中去领会所传达出的信息。比如“写汉字”是写出来后成为汉字;“写黑板”是写出来的东西在黑板上;“写粉笔”是用粉笔来写,等等。而有格助词的语言却用不同的格助词来表示不同的逻辑关系,比如在日语里把上述的例子,用不同的格助词来表示不同的逻辑关  相似文献   

18.
一、智子: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智,做动词用,是意动用法.意动,又叫意谓性动词,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名词、形容词可做意动词,它与后边名词的关系是动宾关系而不是修饰关系,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是前面的名词、形容词的性质、样式或状态.如智子,不是以“智”修饰“子”,而是认为儿子是智慧的.名词、形容词做修饰语(定语)还是做意动词,从形式上看没有区别,主要是从上下文意和词语结构上来分析.智子疑邻,“疑邻”是动宾词组,而在这种结构中,“智子”与  相似文献   

19.
"‘子曰’类文献"即包括《论语》在内的先秦两汉等记载孔子言论的文献。"‘子曰’类文献"的研究一直没有提上日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真伪问题限制了研究工作的开展。另外,语言问题、中西问题、古今问题等也制约着研究工作的开展。不同"子曰"文献间往往有互补性,这使得合起来进行研究显得很必要。以范畴为纲,对不同文献中的"子曰"进行对比分析,突出特定的主题是可行的研究进路。研究"‘子曰’类文献"对于比较全面地勾勒孔子的哲学思想,研究孔子弟子的哲学思想,进一步明确先秦儒家和其他相关各家的关系问题,回答秦汉尤其是先秦主流文化及其流变的相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语法学界对"S+VP+的(+NP)"结构中"的"字的词性有四种意见:(1)结构助词;(2)语气词和结构助词;(3)时体助词;(4)语气词。这四种看法各有局限。"S+VP+的(+NP)"实际上是一个同形结构,其中的"的"不是同一个"的",而是三个不同的"的"。当"S+VP+的(+NP)"为偏正结构(包括"的"字结构)时,其中的"的"是结构助词;当为主谓结构时,有两种情况:常处动宾之间且不可省去的"的"是时体助词;处于句末且可省去的"的"是语气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