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汶川地震报道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检视传播学理论与本土化媒介语境如何契合的机会。研究和思考传播学理论在中国突发灾难报道这一特殊的“媒介语境”下的呈现与表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理意义。在地震报道中,媒介的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传播免疫理论以及传统的受众理论等都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从事实层面来看,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以及受众理论等较之历史语境及西方社会语境,都有一定的“变异性呈现”,体现了传播理论进入中国媒介语境后显示的本土化特征。从规范层面来看,单一的媒介议程、单一而强势的舆论场、单一的媒介强效果论和消极受众理论等,都不利于打造一个健康的媒介生态。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保持议程设置的多样性,保持声音的多元性才有利于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2.
将框架型媒介置于城市的空间信息传播的场域之中,从城市空间与框架媒介的关系、框架媒介的传播模式与传播形态、框架媒介的影响力三个方面进行传播学的解读。探讨了在城市空间信息传播中框架媒介的定位、属性及核心功能,表明了其作为城市空间的传播载体所体现出的“分众传播”的延伸建构;重点分析了框架媒介“固定-强调”的传播模式及其“强链接”复合动力系统的传播优势,即两者均体现出了框架媒介灵活化的拓展应用功能;解读了框架媒介对受众、社会及传播效果方面的影响力,即促进了媒介空间化与空间媒介化现象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自媒体舆论场定义、特点、功能与自媒体的社会舆论场等的梳理,以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群体影响与社会认同、媒介构造与真实的社会结构、“把关人”等大众传播学理论切入,分析自媒体在社会舆论、社会思潮中的影响,以及自媒体在舆论引导、社会思潮引导等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价值与作用.  相似文献   

4.
媒介环境学派自开创以来,历经三代传播学者的开拓和创新,诞生了许多经典的观点。而“媒介即环境”的隐喻经过度解读后,却被扣上了“媒介决定论”的帽子。爬梳媒介环境学派发展的脉络,建构以伊尼斯的“时空偏倚观”、麦克卢汉的“感官偏向”思想以及马克·波斯特、尼尔·波兹曼的“技术偏向”思想为坐标,以“偏向性”为轴的“媒介偏向论”体系,则相较于“媒介决定论”更为符合该学派的逻辑阐释。在当前新媒介环境下,探讨传播的偏向性仍具有现实意义。媒介的偏向不仅可以反映出社会文明和媒介技术的变迁,也对两者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且媒介偏向性可在社会文明和媒介技术的进步中得以延伸。  相似文献   

5.
书籍传播是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娱乐是传播媒介的重要功能。然而,在传播学的历史上,由于新闻学作为传播学形成的最主要的宗源,因而在媒介的研究方面,中外学人对书籍传播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娱乐虽然是传播媒介的重要功能,但除了上世纪60年代的斯蒂芬森的有关媒介的娱乐研究外,传播学的功能研究多集中在媒介对社会的实用传播领域方面。传播媒介在研究领域更多地作为一种社会改造的工具而存在,从而忽略了传播媒介作为娱乐的“玩具”的存在意义。本文是从书籍传播的历史角度,考察书籍传播中的娱乐因素存在现象,从而总结娱乐在传播媒介中的一般规律,进而,可以对现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娱乐功能的认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来自实践的"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惯例"构成了媒介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思想基础和社会生活基础,它是决定大众传播媒介传播活动进行的基础因素和根本因素."社会基础"的显性表现是"一种状况、两种素质、三种关系"的综合指标.由此入手为中国传播学在发展传播学领域的研究中建立一个分析的框架,寻找到研究中国农村和其他经济社会落后地区传播事业发展规律的新的、有用的分析工具,则可能有效推动传播学本土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基层乡土社会加速向城乡社会转型,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民日常生活在城乡之间展开。不同于媒介中心主义和城市中心主义的解释路径,将“家”引入城乡传播关系的研究视野,家与新媒介的互嵌,使家庭成为连接城乡的传播主体和媒介。连接城乡的“家”具有实体性和意义性的统一,以“家”为媒建构起城乡日常生活之间双向互动和社会交往的桥梁,克服了媒介中心主义路径下城乡之间传播的主体性缺位。城乡社会和网络社会背景下,传统乡村日常生活秩序逐渐解体,铺展在城乡之间的家以及新媒介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重构了媒介化的城乡日常生活秩序,促进城乡生活共同体的形成,为建构转型期城乡融合的新型城乡关系格局提供了传播学的主张和视野启示。  相似文献   

8.
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来说 ,影视故事内容为受众“使用”所得到的“满足”主要可归结为“生理满足”、“心理满足”和“精神陶冶”这三个层次。同时 ,这种“使用与满足”又受到社会心理、个人心理和媒介力量等方面的影响 ,相互间具有较为复杂的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   

9.
中国媒介批评学体系的原创与建设,作为近30年来传播学中国化追求的一个突破口,其意义极为重大。而中国媒介批评学体系的建设,不仅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土壤,面向中国的媒介传播实践,更要努力追求这一颇具探索性的批评体系具有更加开阔的世界眼光,更加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和价值。那么,这种价值的理论基点和核心性构成是什么?我们从对东西方两大文明的历史回溯中发现,以人为本不仅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世界文明的基本精神,而且实际上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相对稳定的价值观。本文将重点探讨“人文精神”何以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并详细阐述其对中国媒介批评学体系以及对整个世界传播学发展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之所以把新媒体、文学书写、文学人类学三者在题目中并列,乃旨在寻求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我们可以借助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从“文学生产机制”来进行探讨。麦氏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不是决定于经济基础,也不是决定于上层建筑,而是决定于传播技术即媒介。与他的传播史观相配合,麦克卢汉提出了独特的社会史观。他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部落化、非部落化和重新部落化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11.
释爨及西爨白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古籍文献及碑碣资料,对历史上南中大姓的主要代表爨氏家族的历史源流作了全新的考证,并对云南地方史和民族史中颇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新的看法,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对“隘、狭、窄”三个词,从西周到元明清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和原因进行考察,并结合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区中的分布,讨论了这三个词的历时替换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前""后"对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有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时间词“后”不能指过去,因此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不对称的。其实,“后”可以指过去,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对称的。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前”“后”对称的语义基础,以指导我们的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   

15.
"日"是《周易》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周易》卦象中乾、离、震、艮为日。"日"、"实"同义,乾、坤、艮为实。"实"、"是"同义,"是"象征"帝"与"王命"。  相似文献   

16.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思辨等方法,对体育概念、体育功能以及体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论述与判别.通过转变视角,得出体育价值由"显"入"微"的价值演变与体育"供给"对"需求"的本质超越.虽说体育"供给"在逻辑思辨与历史实践中完成了对体育"需求"的超越,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有效避免或减少不可控因素的发生,不仅需要掌握较为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也需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体育、参与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17.
面对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过度弘扬所陷入的理论困境,以及主体性原则在实践中的无度发挥所招致的灾难性后果,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体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致力于解构作为现代主义深层本质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解构现代主体性的同时,又努力在现代主义的"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后现代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文化研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而备受青睐的"意识形态"研究好像退出了文学研究的历史舞台。本文试图在阐明"文化研究"、"意识形态"概念内涵,辨析二者差异、互补关系的基础上揭橥"意识形态"在现时语境下的"改头换面"。  相似文献   

19.
趋向动词“起来”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南朝宋开始,经过唐宋元明清逐渐成为现代汉语中表示动词或形容词时体的重要标记。“起来”语法化的过程是一个实词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起来”与其它语言单位的组合不断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势"是一个重要的中国古代哲学与美学范畴,人们对它的解释多种多样.势的主要含义可以理解为"力",即艺术感染力."势"具体表现为体势、气势、理势等.体势指结构之力,气势指生命之力,理势指逻辑之力,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