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中国股票市场部分股票的日内逐笔报价与成交价作为资料来源,验证价格集聚现象是否存 在于中国股票市场。实证结果发现,约有28%的报价和成交价的尾数集聚在0和5,显著拒绝 等概率分布假设;且价格集聚程度还具有显著的日内效应,即开盘时段的价格集聚程度明显 高于其它时段;价格集聚程度与价格波动性、买卖价差、成交笔数、价格水平都呈正向相关 关系。  相似文献   

2.
透明度提高对股市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2月8日,中国股市信息披露规则发生变化,即限价订单簿的买卖盘揭示范围由原来 的3个最优报价扩大为5个,市场透明度显著提高。论文较为细致地分析了透明度的这种变化 对市场流动性带来的影响,发现透明度提高之后,市场的流动性显著提高,并且呈现出先升 后降的变化趋势,表明透明度的变化对市场流动性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沪市指令交易成本与下单积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指令交易成本由执行成本和机会成本构成,指令越积极,则指令的执行成本越高,但是机会成本却越低。通过实证发现沪市存在最优的下单区间:买一和卖一报价区域内的总成本最低,所以成本最优的下单策略是:如果买卖价差大于0.01元,那么应该将指令置于买一和卖一价位之间;如果买卖价差等于0.01元,那么应该将指令相机置于买一或者卖一价位上。另外还发现积极的买入和卖出动机是不一致的:积极的买入交易者是出于知情动机;而积极的卖出交易者只是出于流动性动机。  相似文献   

4.
基于异质交易者假设,讨论了知情交易者和非知情交易者在集合竞价过程中的策略行为;分析了集合竞价过程中引入指示性价格揭示和公开限价指令簿信息对于集合竞价定价效率的影响;最后给出了该文结论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为基础,运用高频数据对我国上海股票市场中买卖报价价差成分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海股市买卖报价价差可以分解为三种成分:信息不对称成分、指令处理成分和指令持续成分,其中指令处理成分所占比例最大,信息不对称成分和指令持续成分次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买卖报价价差成分与流动性和交易活跃程度的关系,从而揭示了我国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特征,为完善股票市场运行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关于限价指令簿和指令驱动市场的研究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由于在指令驱动市场中投资者的行动空间、状态空间以及决策时点的维度都大大增加,研究难度也大大提高,该领域的研究在国外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内则几近空白.早期的静态均衡模型研究的重点主要在于描绘加总的LOB形状,以及不同市场机制的比较.近年来很多学者将外生决定的指令选择这一假设修改为内生决定的指令选择,从而将LOB的理论研究从静态均衡模型推向了动态均衡模型.LOB的实证研究则主要包括指令簿和指令流的特征分析、指令的激进性、指令的不平衡、指令簿的信息内涵以及指令簿透明度与市场质量等方面.但相对于指令驱动市场目前在全球证券交易中所占的绝对重要地位而言,关于指令簿和指令驱动市场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拓展.  相似文献   

7.
选取上证50指数成份股半年的高频分笔数据,实证研究了上海股市的价格聚集现象。结果显示,上海股市存在显著的价格聚集现象,且开盘阶段价格聚集程度显著高于其余时间的日内效应。同时对价格聚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股价大小、股价波动性和每笔交易额对价格聚集有显著的正影响,而股票的流通市值和每天交易笔数的影响显著为负。最后,对限价指令薄的价格聚集现象进行研究,并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订单流不平衡对股票价格的冲击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并利用订单流不平衡作为衡量中国股票市场供求关系的指标,考察限价订单簿所包含的信息与价格行为的关系,并利用高频交易数据对订单簿的日间、日内特征以及订单流不平衡与股票价格运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上订单流不平衡存在显著的自相关性,而且订单流不平衡对股票价格有着显著的冲击效应。  相似文献   

9.
以持仓量最大作为判断股指期货主力合约的标准,分析主力合约转换与价格发现能力变化的内在规律.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主力合约转换前后新旧主力合约之间的价格引导关系,采用永久短暂模型和信息份额模型测度主力合约转换前后新旧主力合约的价格发现贡献度,从而研究主力合约转换对价格发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主力合约转换后,新旧主力合约的价格引导关系的方向发生明显逆转,新主力合约的价格引导能力明显增强;新旧主力合约的价格发现贡献度显著变化,新主力合约的价格发现贡献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下考察了事先存在税收“扭曲”的“次优环境”中,环境税改革对小型开放经济的效应,并利用重庆市的宏观经济数据对模型结论进行模拟。结果发现:环境税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但同时也加重了原本的经济扭曲,环境与经济效率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从而表明“双重红利”假说不成立;“次优环境”下的最优环境税低于“最优环境”下的最优环境税率(庇古税率);对重庆市宏观经济数据的模拟却表明环境税对家庭和企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对以往研究中股票价格发现仅发生在单支股票内的假设提出质疑,从知情交易入手,以公司季报为事件,运用沪深股市高频数据,对股票间的收益率和净成交额之间的日内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即使在控制了公告的影响后,中国市场上同行业中两竞争者的股票相互之间仍然有信息流动,具有价格发现功能,但这种现象在公告附近的一两天内却未表现出比平常更为显著。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知情交易者基于行业共同信息交易同行业竞争者股票的动机更强烈以外,还与中国市场本身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国债期货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债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风险规避和套期保值等功能是否充分发挥其作用尚不明确,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国债期货的再次推出,不仅是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更是为现货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为探究国债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选取国债期货交易真实数据并构建VAR模型和ECM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国债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都较多依赖旧的自身信息,而对同期的新信息反应比较弱,两种价格之间联系并不紧密,各自对对方信息变化反应强烈程度与反应缓慢程度不同,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影响缓慢表现出来且影响较小。因此从长期来看,扩大国债规模、增加国债现货交易和加强期货交易制度的建设,才能使国债期货与现货市场紧密联系,互相引导。  相似文献   

13.
我国书价虚高问题的RPM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图书的定价方式实际上是一种转卖价格持平(resale price maintenance,简称RPM),它有利于图书市场上的出版、批发、零售等环节达成默契合谋,共同抬高书价,谋取垄断利润,而且它还使得书价在以下情况下被抬高:发行的中间环节增多;中间环节具有垄断势力;出版社面临不确定性和风险。最后提出了应对书价虚高问题的管理政策措施:尽量减少图书发行的中间环节;尽快制定相应的图书价格管理办法;促进图书发行市场的竞争,防止利用RPM达成的各种合谋垄断。  相似文献   

14.
民用技术转军用定价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民用技术转军用时如何定价的问题,基于讨价还价模型分析框架,建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线性报价模型。在模型设立时将预期成本和预期价值的分布拓展为一般的均匀分布,得出均衡价格和成交条件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分析均衡价格的影响因素和不完全信息对均衡价格和成交效率的影响,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除剩余分配率、技术对军方价值、技术转移成本外,预期成本下限和预期价值上限也是均衡价格的重要决定因素;不完全信息会降低市场成交效率并对均衡价格产生不确定性影响;预期成本下限的提高会提高成交效率,预期价值上限的提高会降低成交效率。打破了不完全信息必将造成均衡价格下降的传统看法,也为加强军民信息沟通的政策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文章建立了房地产开发商在土地交易中的基本报价模型,并通过对该模型的研究认为,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会影响投标者对土地价值的估计,相应地影响投标者的报价行为。通过对不同效率的开发商分别以高报价和低报价中标的三种情形的分析认为,当将来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水平或者其开发成本水平存在较大程度的不确定性时,市场交易机制有可能会失灵,形成所谓的“赢者诅咒”或者“输者诅咒”现象,从而降低土地交易机制的效率。为进一步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配置中的作用,建议应该维护房地产市场价格的稳定和可预期性,并针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变化情况考虑采取不同的土地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北京市2002-2012年的蔬菜价格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解和H-P滤波技术,将蔬菜价格分解为季节性波动、随机性波动、周期性波动和长期趋势4部分,并测算各波动成分对蔬菜价格波动的贡献率。结果发现,季节性因子特征显著,是影响蔬菜价格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平均贡献率为62.3%;2002-2012年划分为6个周期,周期的时间跨度和波动幅度均有变大的趋势,周期性波动对蔬菜价格变化的贡献率为23.6%;突发和异常事件是引起蔬菜价格随机性波动的主要诱因,随机性波动对蔬菜价格变化的贡献率为14.1%;蔬菜价格长期趋势由持续上行转为波动上行,可分为升幅较缓、升速加快和波动上行3个阶段。〖JP2〗基于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完善蔬菜产业链条监测,强化信息流对物流引导作用的发挥;开展蔬菜市场预警建设,降低突发事件引起的随机性波动对市场的影响;自产蔬菜供应采取“见缝插针”的策略,在突发事件时起到平抑市场价格波动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7.
公司公开披露信息的质量、投资者的信息解释能力和市场价格发现机制三者之间存在着重要关系。研究发现,提高披露信息质量,投资者的平均信息解释精度将提高,但专业投资者和非专业投资者之间信息解释精度的差距将变小;投资者信息解释能力对价格变动有影响,所有投资者的平均信息解释精度越高,价格变动越小;披露的信息越接近公司的真实价值,价格反映公开披露信息的效率越高;提高信息质量,专业投资者源自信息解释能力的信息优势将减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波动溢出假说、价格滞后发现假说和交易阻碍假说的实证分析,可以回答涨跌幅限制究竟是促进了市场的效率,还是降低了市场的效率这样一个问题。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涨跌幅限制对市场效率产生了负作用,降低了市场的信息效率。涨跌停限制加剧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推迟了价格的发现,并阻碍了交易的进行。而且,由于我国没有卖空机制的存在,证券市场对涨停限制有过度的反应,在对市场效率的阻碍上,涨停限制比跌停限制产生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不对称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中国期铜数据,借助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研究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研究发现,铜的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中起到主要作用。实证结果还发现市场在上涨和下跌时,价格发现功能的不对称性:铜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在上涨时存在相互引导关系,但在下跌过程中期货对现货价格没有引导关系,在市场下跌过程中,现货价格对信息反映很弱。结果表明,在中国的铜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表现为不对称性,在下跌时,市场有效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